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 科學普及齣版社

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 科學普及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緒綸 著
圖書標籤:
  • 郵票
  • 航空史
  • 中國航空
  • 科普讀物
  • 曆史
  • 集郵
  • 科學普及
  • 圖文並茂
  • 航空文化
  • 中國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科學普及齣版社
ISBN:9787110080658
商品編碼:29737338095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

定價:55.00元

作者:宋緒綸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110080658

字數:

頁碼:21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翻開中國航空的曆史畫捲,是一部由燦若星辰的古代航空、艱難坎坷的近代航空和突飛猛進的現代航空組成的壯麗篇章。中國有著幾韆年的古代文明史,在多個領域、多個方麵做齣瞭世界的輝煌成就,風箏、竹蜻蜓、孔明燈……《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是一部通過航空郵品“圖說”中國航空曆史的科普讀物。作為從事航空事業40餘年,又以集郵作為業餘愛好的筆者,能夠以郵票圖說的形式,解說中國航空發展的曆史是多年夙願。

目錄


一 古代航空源遠流長
1.嫦娥奔月——升天的傳說
2.飛天壁畫——飛天的遐想
3.鬆脂燈——早的熱氣球
4.風箏——飛機的始祖
5.“竹蜻蜓”——直升機的原型
6.“木鳥”——飛行器的嘗試
7.鬥笠——原始的降落傘
8.“二踢腳”——現代火箭的始祖
9.箭羽——空氣動力的早期應用
10.萬嚮支架——原始的航空陀螺平颱
11.指南針——航嚮儀錶的始祖

二 清末民初航空萌芽
1.近代航空知識的傳人
2.中國飛艇人——謝纘泰
3.中國航空之父——馮如
4.中國水上飛機先驅——譚根
5.南苑——中國近代航空發源地

三 軍閥混戰畸形發展
1.孫中山倡導航空救國
2.北京開辦航空
3.南苑航空學校
4.中國民用航空起步
5.中國民族航空工業的開端
6.軍閥培植航空力量

四 民國航空舉步維艱
1.廣東空軍改組“北飛”
2.東北空軍全軍覆沒
3.南京國民的空軍
4.中日空軍空戰
5.筧橋中央航空學校
6.紅軍根據地遭“圍剿”
7.中國工農紅軍的2架飛機
8.海軍航空兵的雛形
9.自辦滬蓉航空綫管理處
10.早期的中國航空公司
11.中美閤營中國航空公司
12.中德閤辦歐亞航空公司
13.起步中的航空工業
14.中國飛行員的長途飛行

五 抗戰烽火藍天搏擊
1.敵強我弱的空中力量
2.“八一四”首戰告捷
3.蘇聯誌願航空隊
4.南京空戰
5.支援徐州、颱兒莊戰役
6.武漢空戰
7.日軍空襲延安
8.港澳同胞、海外華僑支援抗戰
9.人道遠徵“紙片轟炸”
10.桂林空戰
11.抗擊日軍重慶“大轟炸”
12.美國誌願航空隊助戰
13.“駝峰”空運
14.中美協同奪迴製空權
15.抗戰時期的民用航空
16.戰亂中的航空工業
17.調兵遣將搶占地盤
18.大批飛機投入內戰
19.畸形發展的戰後民用航空

六 浴火重生創建空軍
1.早期航空人纔培養
2.紅軍乾部在新疆學習航空
3.陝北根據地的軍事航空
4.創辦“東北老航校”
5.人民空軍領導機構成立
6.創辦新中國批航空學校
7.迅速組建空軍部隊

七 抗美援朝雛鷹展翅
1.確立作戰方針組織實戰練習
2.突擊訓練輪番作戰
3.空3師捷報頻傳
4.轟炸大和島、小和島
5.擊斃美軍“空中英雄”戴維斯
6.擊落美軍“雙料”費席爾
7.保衛重要戰略目標

八 航空工業龍騰東方
1.修理起步艱難創業
2.從航空修理走嚮航空製造
3.從“”到穩步發展
4.從仿製到自行研製
5.經受“”衝擊“三綫”建設坎坷發展
6.改革開放航空工業跨越發展

九 民用航空展翅飛翔
1.組建民用航空機構
2.“兩航”起義飛嚮光明
3.中蘇民用航空公司
4.打基礎穩妥起步
5.“”畸形發展乾擾中麯摺前進
6.改革開放民航大發展
7.通用航空異彩紛呈

十 現代空軍藍天鑄劍
1.上海防空保衛戰
2.東南沿海反空襲、反偵察
3.建立空防閤一體製
4.協同作戰解放一江山島
5.爭奪海峽西岸製空權
6.反空中偵察襲擾作戰
7.援越抗美南國殲敵
8.屢建奇功——地麵防空兵-
9.神兵天降——空軍空降兵
10.海空雄鷹——海軍航空兵
11.空中輕騎——陸軍航空兵
12.搶險救災空軍馳援
13.飛行錶演勁舞藍天
14.裝備更新換代管理科學規範
15.推進戰略轉型鑄造藍天利劍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宋緒綸,小學時,因為喜歡畫畫而喜歡郵票,從此與集郵結下不解之緣;中學時,因為喜歡航模而嚮往航空、大學學習航空專業,從此開始空軍軍旅之路。50年,集郵時起時落,業餘愛好興趣漸增,不離不棄;40年,以航空裝備為業,與航空器為伴,鍾愛有加。航空專業知識與集郵興趣的結閤,促使我開始撰寫文章,編組郵集。編組的《“齊伯林伯爵號”飛艇》一框專題郵集,先後獲:2006年全國集郵展覽(太原)一等奬2007年全國首屆網絡集郵展覽金奬:2008年全國集郵展覽(南昌)金奬:2009年世界集郵展覽鍍金奬。編著的《郵票圖說世界航空史話》由科學普及齣版社齣版,獲2010年全國集郵展覽大銀奬。

文摘


序言



翱翔天際的夢想與徵程:中國現代航空發展史話 一部跨越百年風雲的航空史詩,深入解讀中國航空事業從萌芽到騰飛的壯闊畫捲。 本書以宏大的敘事視角和嚴謹的史料考證,係統梳理瞭中國現代航空事業自清末萌芽至新中國成立後快速發展的曆史脈絡。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航空器技術演變記錄,更是一部融閤瞭國傢命運、科技探索、民族精神的時代編年史。 第一部分:遲到的曙光與夢想的萌芽(清末至民國初年) 在西方列強已邁入“飛行時代”的背景下,晚清的中國如何感知到天空的召喚?本書將從介紹西方早期航空技術傳入中國伊始講起。 1. 異域之音與最初的嘗試: 重點剖析瞭二十世紀初,西方報刊和展覽中關於萊特兄弟飛行的報道如何點燃中國知識分子的想象力。記錄瞭第一批接觸航空知識的留學生,他們如何帶著“航空救國”的理想迴國。早期的航空活動往往伴隨著政治動蕩,資金匱乏,以及技術人纔的極度短缺。 2. 軍閥混戰中的航空雛形: 軍閥割據時期,航空被視為重要的軍事戰略資源。本書將詳細介紹袁世凱政府嘗試購買和仿製飛機的努力,以及各路軍閥如何通過購買二手飛機建立最早的“空軍”隊伍。這一時期的“航空史話”充滿瞭傳奇色彩,但也暴露瞭國傢工業基礎的薄弱。例如,對早期飛行員的選拔和訓練過程的描述,展現瞭他們在簡陋條件下進行飛行的勇氣和智慧。 3. 粵桂鴻雁與民國航空的麯摺發展: 聚焦於孫中山先生推動的廣州航空事業。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華僑捐贈的資金,購入第一批正規飛機,並嘗試建立國內最早的航空學校。分析瞭這一階段中國航空人纔的培養模式,他們大多依賴歐美國傢的培訓體係,這使得中國航空事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依附性”發展狀態。 第二部分:風雨飄搖中的堅守與抗爭(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是塑造中國現代航空麵貌的關鍵轉摺點。本書將深入探討在極端民族危亡時刻,中國航空界所展現齣的不屈精神。 1. 孱弱的空中力量與“血肉長城”: 全麵分析淞滬會戰前後,中國空軍(主要為國民政府空軍)的實力對比——從飛機數量、質量到飛行員經驗上的巨大差距。著重記述瞭最早一批中美歐籍誌願飛行員加入中國空戰的故事,以及中國空軍在以寡敵眾的情況下,如何通過“人命換時間”的戰術,遲滯日軍的空中優勢。 2. 駝峰航綫的史詩: 這是一個被曆史銘記的壯舉。本書將詳盡描述駝峰航綫(Hump Route)的地理環境、後勤挑戰以及中美兩國飛行員付齣的巨大犧牲。不僅僅描述空難數據,更側重於描述保障這條生命綫的後勤人員、地麵站點的艱辛,以及航綫開闢對國際援助物資輸送的關鍵作用。 3. “飛虎隊”的傳奇與中美閤作: 詳細解讀陳納德將軍和“飛虎隊”(美國誌願航空隊)的組建背景、戰術特點及其對中國抗戰的重大影響。探討“飛虎隊”如何從民間力量轉變為正式的軍事力量,以及他們在中國民眾中建立起的深厚情感聯係。 第三部分:內戰的硝煙與新生力量的崛起(解放戰爭至建國初期) 抗戰勝利後,航空資源被重新分配,內戰的爆發使得這批寶貴的資産再次麵臨分裂和消耗。 1. 資源的爭奪與人纔的流失與聚閤: 描述瞭國民政府遷颱前後,大量飛機、技術資料和人纔的去嚮問題。本書將著重筆墨放在解放區如何從零開始,乃至接收和修復繳獲的飛機,為建立人民空軍進行準備。 2. “人民空軍”的創建與奠基: 這是本書敘述的重點之一。詳細記錄瞭解放軍如何通過地麵部隊的技術人員,結閤少量投誠或起義的飛行員,在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從無到有建立起自己的飛行訓練體係。介紹瞭早期飛行員選拔的特殊標準——政治覺悟與身體素質並重。 3. 建國初期:飛嚮新中國的藍天: 聚焦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麵臨的嚴峻空中安全問題。介紹蘇聯援助的最初型號飛機如何成為人民空軍的主力,以及中國如何開始進行“仿製”和“引進”並舉的初步工業化嘗試。例如,首次閱兵式上空軍的亮相,象徵著新中國真正擁有瞭保護自己領空的力量。 本書特色: 注重人物群像: 不僅關注宏觀決策,更側重於描繪早期航空先驅、飛行員、機械師以及幕後支持人員的個人奮鬥史。 史料的挖掘與交叉印證: 結閤瞭國內外的檔案記錄、軍事報告以及親曆者的口述迴憶,力求還原曆史的復雜性和細節的真實性。 超越軍事範疇: 探討瞭早期航空在民用領域(如郵政、勘測)的嘗試與受阻,體現瞭中國航空事業發展的多維性。 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將全麵瞭解中國航空事業是如何在內憂外患中掙紮求存,最終實現“站起來”的偉大跨越,為後續的自主研發和騰飛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是一部關於科技、勇氣和國傢意誌的精彩敘事。

用戶評價

評分

天呐,我得說,《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簡直是為我這種“圖文並茂控”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曆史類的書籍情有獨鍾,但有時候文字太多會讓我覺得有些乏味,而純粹的圖片又缺乏深度。這本書就像一座完美的橋梁,它用那些精美的郵票作為引子,帶我進入瞭中國航空波瀾壯闊的發展史。我尤其欣賞作者處理史料的方式,不是簡單地堆砌事實,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讀者逐一欣賞沿途的風景,並適時地進行講解。比如,關於“空中絲綢之路”的章節,作者就通過幾枚描繪當時運輸場景的郵票,生動地展現瞭航空運輸在促進國際交流和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而提到一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飛機型號時,作者又會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比如某架飛機的設計靈感來源,或者某次試飛時的驚險瞬間。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閱讀興趣,讓我覺得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新的發現。書中的一些郵票本身就極具收藏價值,而通過作者的解讀,這些郵票的文化和曆史意義更是得到瞭升華。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航空曆史的好奇心,也讓我領略到瞭方寸郵票所蘊含的巨大信息量和藝術魅力。它是一本能夠讓你在輕鬆閱讀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到知識的書。

評分

怎麼說呢,《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這本書,真的讓我刷新瞭對“曆史普及”的認知。我一直覺得曆史書讀起來會有點沉重,但這本書的打開方式太新穎瞭!用郵票串聯起中國航空發展的足跡,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意和智慧的構思。我特彆喜歡書中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不像是在上課,更像是在聽一位長者講述傢族的輝煌故事。比如,關於“兩彈一星”元勛們的章節,作者並沒有過多地糾纏於具體的科學技術細節,而是通過描繪一些相關題材的郵票,著重展現瞭那個年代科研人員的奉獻精神和國傢對航空航天事業的高度重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及瞭某枚描繪“運十”飛機試飛成功的郵票,作者藉此講述瞭中國大飛機夢想的艱難起步,以及當時技術上的種種挑戰,讀來讓人感嘆萬韆。書中的插圖精美,尤其是那些年代久遠的郵票,在高清的印刷下,仿佛能看到郵票上的斑駁痕跡,也看到瞭曆史的厚重。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曆史並非隻有宏大的敘事,也可以是藏在細微之處的動人故事,而郵票,正是承載這些故事的絕佳載體。

評分

我得說,《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於“科普讀物”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科普書要麼就是晦澀難懂的科學原理,要麼就是乾巴巴的事件羅列,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科普的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將曆史、藝術與科學巧妙地融閤在一起。作者以中國航空發展史為經,以郵票為緯,織就瞭一幅立體而生動的曆史長捲。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早期航空人物的描繪,那些照片和郵票上的形象,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仿佛他們就站在我麵前,講述著他們的夢想與奮鬥。有一段關於中國第一架自主研發飛機的介紹,作者不僅僅說瞭它是什麼,做瞭什麼,更挖掘瞭那個時代背景下,設計師們所麵臨的巨大壓力和他們的創新精神,讀來令人熱血沸騰。而且,書中對郵票的設計元素的分析也相當到位,比如某枚描繪轟炸機的郵票,作者會分析其配色、構圖如何體現時代特徵,甚至是如何嚮世界展示中國空軍的力量。這種多角度的解讀,讓郵票不再是單純的紀念品,而是成為瞭解曆史的鑰匙。整本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圖文並茂,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閱讀體驗非常棒。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能夠激發人對國傢航空事業自豪感的優質讀物。

評分

這本《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絕對是我最近讀到的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科普讀物!一開始隻是被“郵票”和“航空史”這兩個詞吸引,總覺得它們可能有點遙遠,但翻開書纔發現,這簡直是一個寶藏!作者巧妙地將方寸之間的郵票化作瞭串聯中國航空發展脈絡的絕佳載體。每一枚郵票背後,都不僅僅是精美的圖案,更承載著一段沉甸甸的曆史。從早期中國自行製造飛機的艱難起步,到新中國成立後航空工業的蓬勃發展,再到如今的航天科技取得的輝煌成就,每一頁都像是在展開一幅生動的曆史畫捲。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每一枚郵票的解讀,不隻是簡單介紹設計者和發行時間,而是深入挖掘郵票所反映的那個時代背景、技術突破,甚至是當時人們對航空的憧憬和夢想。比如,有一張描繪早期教練機的郵票,作者就詳細講述瞭那個年代飛行員訓練的艱辛,以及中國航空人纔培養的初衷。再比如,提到某枚紀念航天飛機的郵票時,又會引申齣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跨越。書中的插圖高清且細節豐富,讓人仿佛能觸摸到那些曆史的痕跡。作為一名對航空曆史略知一二的普通讀者,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非常係統且富有溫度的認知,讓我對中國航空從無到有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它不是枯燥的技術講解,而是用一種充滿故事感的方式,將冷冰冰的曆史事件變得鮮活起來,非常適閤對曆史和科技感興趣的讀者。

評分

不得不說,《郵票圖說中國航空史話》這本書,簡直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我本身就對中國近代史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又將“航空”這個充滿科技感和時代感的元素與“郵票”這個充滿藝術感和曆史感的載體巧妙地結閤起來,實在太吸引人瞭。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不是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講述,而是通過每一枚郵票的主題,來切入相關的曆史事件、技術突破,甚至是重要的曆史人物。我尤其喜歡關於“空軍的搖籃”那一章,通過幾枚描繪早期航空學校和飛行員的郵票,作者生動地展現瞭中國空軍的早期建設,以及飛行員們訓練的艱辛與不易。而且,書中對郵票的設計解讀也非常深入,不僅僅是色彩和構圖,還包括瞭郵票圖案所傳達的時代精神和國傢意願。比如,有一枚紀念中國第一架自主生産的戰鬥機的郵票,作者就詳細分析瞭這枚郵票如何象徵著中國航空工業的獨立自主,以及當時人們對國傢軍事力量發展的自豪感。整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精美,圖文並茂,每一頁都充滿瞭閱讀的樂趣,讓人愛不釋手。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書,更是一部關於中國航空精神的生動教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