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D.施密特著郭汝海、郑长彬、曹立华译的 《光波传输数值仿真(精)》这本专著系统介绍了光波 传输的基础理论、离散采样方法、基于MATLAB平台的 编码实例以及具体的应用场合,对于从事光学系统设 计,特别是激光系统设计的科研人员具有**的参考 价值。
第1章 标量衍射理论基本原理
1.1 经典电动力学基础
1.1.1 电场和磁场的源
1.1.2 电和磁场
1.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简单行波解
1.2.1 获得波动方程
1.2.2 简单行波场
1.3 标量衍射理论
1.4 习题
第2章 数字傅里叶变换
2.1 数字傅里叶变换基本原理
2.1.1 傅里叶变换:从解析到数值
2.1.2 傅里叶逆变换:从解析到数值
2.1.3 在软件中运行分立傅里叶变换
2.2 采样纯频率函数
2.3 分立和连续傅里叶变换的对比
2.4 分立化的混淆效应
2.5 信号变换的3个研究实例
2.5.1 sinec信号
2.5.2 高斯信号
2.5.3 带二次方相位的高斯信号
2.6 二维分立傅里叶变换
2.7 习题
第3章 使用傅里叶变换的简单运算
3.1 卷积
3.2 相关
3.3 结构函数
3.4 微分
3.5 习题
第4章 夫琅和费衍射与透镜
4.1 夫琅和费衍射
4.2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属性
4.2.1 紧靠透镜物体
4.2.2 镜前物体
4.2.3 镜后物体
4.3 习题
第5章 成像系统和像差
5.1 像差
5.1.1 赛德尔像差
5.1.2 泽尔尼克圆多项式
5.2 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和传递函数
5.2.1 相干成像
5.2.2 非相干成像
5.2.3 斯特列尔比
5.3 习题
第6章 真空菲涅耳衍射
6.1 不同形式的菲涅耳衍射积分
6.2 算子符号
6.3 菲涅耳积分运算
6.3.1 一步传播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沉稳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让人爱不释手。内页纸张的质量上乘,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那些密集的图表和代码示例,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逻辑链条环环相扣,从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逐步推导出适用于仿真环境的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方法,每一步的推导都详略得当,注释清晰。这不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要么为了追求深度而牺牲了可读性,要么为了简化而导致关键步骤缺失。这本书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教材,适合作为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因为它既能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教会读者如何使用强大的计算工具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和抽象的概念。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复杂的物理现象转化为清晰易懂的图景,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抓住问题的核心。书中对于光学原理的阐述,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微观层面,结合现代数值仿真的工具,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尤其是那些关于光纤通信和波导结构优化的章节,简直是为工程实践者量身定做,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立即尝试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手头的一个项目上,效果立竿见影。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写作风格,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它对读者的前期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对傅里叶变换、矢量微积分以及基础的矩阵运算感到陌生,那么在某些章节可能会感到吃力。然而,正是这种略带挑战性的深度,才使得这本书的价值凸显出来。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网络文章合集,而是一部需要坐下来、拿出笔和草稿纸认真研读的经典。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先给出直观的物理图像,再辅以严谨的数学表达。这种“先感性认识,后理性把握”的教学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我在攻克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数学难关时,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评分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够将“光波”这一宏大概念,通过“数值仿真”这一具体手段进行有效衔接的书籍。市面上的很多教材要么偏重于纯理论推导,仿真部分只是蜻蜓点水;要么就是单纯的代码手册,缺乏对背后物理本质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则成功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它详尽地介绍了如何构建一个稳定且高效的仿真模型,包括网格划分的策略、边界条件的设定,以及如何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其中关于非线性光学效应仿真的部分,处理得极其细腻和深入,这通常是其他入门或进阶书籍会略过的高级内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系统的“软硬件结合”的训练,不仅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更学会了“如何”去实现它。
评分从宏观角度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对现代光学工程领域前沿研究方法的宣言。它所涵盖的仿真技术,例如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束传播法(BPM)在处理不同尺度和复杂结构时的优劣比较,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工程实践经验。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极具说服力,每一个仿真结果的展示都配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参数说明,这对于希望从事光波器件设计与优化工作的研究人员来说,是无价的财富。它教会我们如何系统性地思考问题,如何利用计算工具去指导实验设计,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试错。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我桌面上常备的一本工具书,相信在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中,我会不断地从中汲取新的知识和方法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