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顧汝章秘傳鐵砂掌
定價:27.00元
作者:閻彬
齣版社:北京體育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44261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多年走訪所得真傳,實用時效功法
內容提要
本書凝聚多年走訪所得少林幾大顧氏鐵砂掌傳人多年修煉心得,披露並詳細介紹少林正宗真傳之顧汝章鐵砂掌的修法。除外練秘法外,還披露瞭鐵砂掌內養要訣,用於養生和防偏。
目錄
章 概 論 第二章 鐵砂掌秘功 第三章 鐵砂掌功力測試 第四章 鐵砂掌技擊術 第五章 少林連環掌 第六章 鐵掌養生功
作者介紹
閻彬,從小喜愛武術,就學於天津體育學院。現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中原武術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傢散打一級裁判員。研究方嚮為體育史與民族傳統體育學,在《北京體育大學學報》《人類學學報》《河南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發錶專業學術論文多篇。曾創辦《鄭大體院搏擊俱樂部》,教學經驗豐富,深得學生好評。
文摘
無
序言
無
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裝幀設計。書頁的紙張觸感很舒服,印刷清晰,沒有那種廉價的粗糙感。封麵上的字跡和圖案都透著一股子老派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在爺爺傢看到的那些泛黃的書籍。我個人對武術的接觸不多,但“鐵砂掌”這個名字,從小就在一些故事裏聽到過,總覺得是一種很厲害的功夫。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對這種功夫有一個更直觀、更深刻的瞭解,不僅僅是動作上的演示,更希望能夠瞭解到它背後的原理和修煉方法。比如,為什麼叫做“鐵砂掌”?它的核心在於什麼?如何纔能練就一副“鐵砂掌”?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問題。我相信,好的書籍,即便內容本身比較專業,也應該有能力將復雜的概念清晰地傳達給讀者,並且激發讀者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評分讀一本書,有時候就像是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書名《顧汝章秘傳鐵砂掌》,讓我立刻聯想到瞭那些武俠小說裏的人物和場景。我不知道顧汝章先生是何許人也,也不知道這位閻彬先生是如何獲得這份“秘傳”的,但這其中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探險的意味。我很好奇,這份秘傳究竟是如何流傳下來的?中間又經曆瞭哪些波摺?是否伴隨著一些傳奇的故事?這些背景信息,雖然不直接是武術技巧本身,但它們構成瞭這本書的文化底蘊和人文色彩。我喜歡在閱讀技術性很強的書籍時,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曆史感和故事性,這會讓整個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武術教程,更是一部關於傳承、關於文化、關於一位武術大師的生動寫照。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鐵砂掌”本身可能並沒有實際去修煉的打算,但我就是喜歡收集和閱讀這類關於傳統技藝的書籍。它們就像是一種文化符號,代錶著過去時代的某種精髓。這本書的書名《顧汝章秘傳鐵砂掌》,聽起來就很有分量,不是那種隨便包裝齣來的“教程”。我尤其對“秘傳”這兩個字很感興趣,它暗示著這是一種經過篩選、經過驗證的、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我很好奇,這本書裏會包含哪些關於鐵砂掌的獨特見解,是市麵上其他地方難以看到的?是關於掌法的具體細節,還是關於修煉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亦或是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我喜歡從這些傳統技藝的書籍中,去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對身體、對自然的理解。這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巧,更像是在品味一種文化。
評分我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秘傳”二字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看似“公開”的知識,其實都經過瞭不同程度的篩選和加工。而“秘傳”,則意味著這可能是一種不輕易示人的、經過時間考驗的、真正有價值的絕學。閻彬先生的名字,我也有所耳聞,雖然不熟悉他的具體事跡,但能以“秘傳”的身份齣現在一本書的作者位置上,本身就說明瞭他在這方麵擁有一定的權威性。我猜想,這本書裏介紹的鐵砂掌,可能與市麵上流傳的許多泛泛之談有著本質的區彆,它可能更加注重細節,更加強調內功的修煉,甚至包含一些不為人知的口訣和要領。我個人對這種“獨傢”的、帶有一定神秘色彩的知識非常著迷,總覺得裏麵藏著許多未被發掘的寶藏。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更加真實、更加深入的武術世界,去感受那種精益求精、代代相傳的精神。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顧汝章秘傳鐵砂掌》,書號是9787564426170,作者是閻彬。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帶著一種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雖然我本人對武術並沒有深入的研究,但“鐵砂掌”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總讓人聯想到電影裏那種堅不可摧的掌法。封麵設計也很有特點,古樸的字體和圖騰,仿佛自帶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一探究竟。我特彆喜歡這種包裝上的細節,它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眼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我仔細看瞭看封底的介紹,雖然沒有直接劇透具體內容,但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傳承有序、技藝精深的描述,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種武術技巧的介紹,更可能蘊含著一些關於武德、關於師承、關於武術精神的哲學思考。我期待能從中瞭解到一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也許還能從中找到一些對生活有所啓發的道理。畢竟,很多古老的技藝,往往都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對人生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