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
定价:298.00元
作者:上海市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20087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历经两年的辛劳,凝聚了原闸北、原静安两区几代党史工作者(2015年11月4日,闸北区、静安区“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区)的努力和心血。本书编排体例总体按革命遗址的性质和职能划分类别,同时兼顾抗日救亡、上海工人群众运动等具有鲜明特征的版块。每一类革命遗址内,原则上按照遗址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对其历史、现状等进行简洁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静安区内现存革命遗址有一个迅速而清晰的了解。
内容提要
本书总计92篇,涵盖了静安区内重要革命遗址99处,并按遗址性质、职能,分为中央机关、重要会议会址、上海领导机关、人物旧居、工人群众运动遗址、抗日救亡遗址、宣传机构、教育机构、蒙难牺牲地等十大类。每篇1000字左右的简介,并辅以大量历史、现状图片,力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具象化地生动再现其丰富内蕴,为波澜壮阔的中国党历史再添新的光彩。
目录
前 言
中央机关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机关遗址
三大后中央局机关三曾里遗址
四大后中央局机关遗址
中央阅文处旧址
中央政治局联络点遗址
中央联络点遗址
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
中央组织部遗址
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中央军委机关旧址(彭湃在沪革命活动地)
中央与国际代表联络点遗址
中央座秘密电台遗址
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密机关遗址
中央常委会议机关遗址
中央文库遗址
中央上海局秘密联络点旧址
重要会议会址
中国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会址
六届四中全会会址
上海领导机关
上海区委(江浙区委)办公地点遗址
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活动地点旧址
江苏省委机关旧址
人物旧居
1920年毛寓所旧址
上海茂名路毛旧居
大通里毛旧居遗址
刘晓故居
刘长胜故居
恒德里聂耳旧居
蔡元培故居
史量才公馆旧址
工人群众运动遗址
上海南洋烟厂遗址
英商上海电车公司遗址
上海总工会筹备大会遗址
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遗址
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遗址
上海总工会办公场所遗址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州会馆指挥部遗址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东方图书馆指挥部遗址
武装起义胜利后市民大集会遗址
宝山路惨案遗址
六二三运动集会地
抗日救亡遗址
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总部遗址
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义勇军总部遗址
八路军、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
夏令配克难民收容所遗址
抗战童子军四烈士纪念地
八一三事变爆发地
“八百壮士”抗日纪念地
“孤军营”遗址
威海路党的秘密电台遗址
晓钟剧团遗址
宣传机构
人民出版社旧址
商务印书馆遗址
三德里革命文化进步人士活动地
《向导》发行所遗址
《中国青年》出版领导机构遗址
《公理日报》编辑部和发行所遗址
《热血日报》编辑委员会遗址
华兴坊革命报刊发行所遗址
国华印刷所(崇文堂印务局)遗址
文明印刷所遗址
《平民日报》发行所遗址
长江书店遗址
《布尔塞维克》印刷所遗址
协盛印刷所遗址
教育机构
寰球中国学生会遗址
上海大学遗址
平民女校旧址
南洋女子中学遗址
三和里女工夜校旧址
大同幼稚园遗址
培明中学
爱国中学
中教联谊社遗址
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民立中学
上海市立实验民众学校旧址
余姚路棚户民校遗址
华东模范中学
建承中学
蒙难、牺牲地
黄仁烈士殉难地
四十三烈士牺牲地
附:“76号”汪伪特工总部遗址
国党中统特务机关遗址
副编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遗址
宋教仁陵园
中国济难会全国总会临时委员会遗址
邓演达在沪从事革命活动地点旧址
中国福利会儿童福利站遗址
上海儿童福利促进会闸北第二儿童福利站遗址
参考文献
后记作者介绍
静安区党史办曾获全国党史部门先进集体称号。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党的建设和区委决策提供历史借鉴;征集、整理编撰静安区的重要党史资料;收集、整理重要口述历史资料、重要党史人物回忆录;搜集、整理和研究其他有关党史信息资料;推动党史成果的转化,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党史、革命史的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有关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
文摘
序言
“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这本书,拿到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暗红色的背景搭配书名,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我一直对上海的近代史,尤其是革命斗争史很感兴趣,而静安区作为上海的核心区域,无疑承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这本书的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它承诺要“通览”静安区的重要革命遗址,这对于像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这座城市脉搏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指南。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介绍那些曾经孕育了伟大思想、见证了无数艰难抉择的地点,它们或许隐藏在寻常巷陌,或许是如今繁华商业区中被遗忘的角落。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史料,包括真实的事件记载、人物故事,甚至是当时的照片和文献资料,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氛围,理解革命者们为了理想付出的艰辛与牺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遗址的册子,更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我希望能通过它,更清晰地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革命基因是如何在这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
评分这本书,《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地方的特色。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城市的革命历史,就是了解它的灵魂所在,而静安区作为上海的中心地带,其间的革命遗址必然承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奋斗与牺牲。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新颖的角度,或许是通过对比今昔的变迁,来展现这些革命遗址的历史价值。我希望书中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在哪里”,更能深入地挖掘“为什么在这里发生革命”,以及“发生了什么”。如果书中能引用一些当年的文献、信件,或者描绘出当时场景的绘画,那将极大地增强阅读的代入感。我设想,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优秀的“红色旅游”指南,让我有机会跟随历史的足线,去静安区寻找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的角落,去感受那份不屈的精神。它不应该只是教科书式的罗列,而更应该是一次充满情感的对话,与历史对话,与先辈对话。
评分‘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铭记的奋斗与奉献。我一直觉得,那些革命遗址不仅仅是冰冷的建筑,它们是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叙述者,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将如何带领我走进静安区那些曾经风云激荡的地点。是会有细致的地理信息,帮助我定位?还是会有生动的人物传记,让我了解那些在遗址中活动过的革命先驱?我期待它能提供更深层次的解读,例如,某个事件是如何在此地酝酿,又是如何影响了整个革命的进程。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批判性的视角,比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遗址是如何被保护和利用的,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这本书对我而言,不应该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导览,更应该是一次深刻的体验,让我能够通过触摸历史的温度,去理解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革命气质,以及它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红色印记——上海市静安区重要革命遗址通览’,这个书名本身就非常有吸引力,它点出了一个区域——静安区,和一个主题——革命遗址,并且用‘通览’二字表明了其内容的广泛性。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不仅仅在于了解具体的遗址,更在于理解这些遗址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用生动、引人入胜的语言,将那些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为鲜活的故事,让我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担当。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革命遗址的思考,以及它们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毕竟,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地图、路线建议,或者与参观相关的实用信息,那将对我计划的一次实地考察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不仅‘看’到遗址,更能‘听’到它们在诉说的故事,‘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脉动,最终将这些‘红色印记’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红色印记’,听起来就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使命感。我非常好奇,在这本‘通览’中,作者是如何将静安区这片充满现代气息的土地,与那些早已远去的革命岁月连接起来的。我设想书中会以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或许是按照遗址的重要程度,或许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是以某个标志性事件为线索,带领读者一一探访。我特别希望能够看到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某次秘密会议的发生地,某位革命先烈的曾经住所,甚至是他们留下的微小痕迹。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访谈内容,采访那些亲历者或者他们的后代,那就更具价值了。而且,作为一本‘通览’,我期望它不仅仅是罗列遗址的名称和地址,更应该深入挖掘每个遗址背后的故事,解释它为何重要,它在整个革命进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实地探访的兴趣,让我能够带着书中的知识,去静安区的大街小巷里寻找那些‘红色印记’,去触摸历史的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