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上、下卷)
定价:115.00元
售价:84.0元,便宜31.0元,折扣73
作者:李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0101433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上下)》一书,作者李德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新中国金融沿革的时间顺序,采用史论结合、图文并茂的方法,精心编排了金融业在各个时期演进的框架,通过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全面反映了新金融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关键问题、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等。相信该书的出版,对经济金融界的学者和金融领域以及其他部门的从业人员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助一臂之力。
序 刘鸿儒
前言
章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1921~1952)
节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萌芽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业的稳步发展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金融业(1953~1977)
节 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金融业(1953~
第二节 “”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金融业(1958~1965)
第三节 “”对金融工作的冲击和以后的整顿(1966~1977)
第三章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迈出历史性步伐(1978~2000)
节 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创建外汇市场
第三节 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第五节 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第四章 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2001~2011)
节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逐步完善
第二节 加快金融法制和金融基础制度与设施建设
第三节 银行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第四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规范发展
第五节 稳步推进和支持农村金融改革
第六节 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和发展
第七节 金融市场在规范和创新中加快发展
中国金融大事记(1948~2011)
后记
这套《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厚重感”和“权威性”。拿到书本,就觉得它不是一本轻易能读完的“快餐式”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史料。作者的笔触,在我初步翻阅中,展现出一种扎实的学术功底,无论是对早期计划经济时期金融运作的描述,还是对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的剖析,都显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建设的内容。在我看来,任何一个国家金融业的稳健发展,都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金融业肯定也经历过挑战和考验,书中是否能深入剖析这些风险的来源、应对策略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是我非常期待的。此外,书中对金融机构的演变,比如国有银行的转型、股份制银行的兴起、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等,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这些金融“细胞”是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生长、分化、融合,最终形成今天多元化的金融生态。
评分一拿到《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这套书,我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作为一名对中国经济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金融业是理解一个国家经济走向的“晴雨表”和“驱动器”。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的金融业经历了怎样波澜壮阔的变革?这本书的题目就直接切中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别想了解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如何运作的?它又是如何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而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金融业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书中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革、股份制银行的兴起、以及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孕育与发展,是否会有详细的梳理?我期待能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金融业如何从单一的、以服务计划经济为主要功能的体系,逐渐转变为一个功能多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金融的专业史,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大历史。
评分这套《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一直认为,金融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腾飞中,金融业功不可没,但也一定伴随着无数的探索与挑战。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书中找到答案,比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是如何通过金融政策来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又是如何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并应对外部冲击的?书中对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海啸时期,中国金融业的表现和应对策略,是否有详尽的论述,这对我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希望作者能用生动的事例,带领我走进那个时代,去理解那些政策背后的考量,以及金融从业者们所经历的艰难抉择。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金融的专业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深刻的启发。
评分刚拿到这套《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就被厚重的纸质和精心设计的封面吸引了。我平时对历史性的题材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而金融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其发展轨迹无疑是理解那个时代的关键切入点。翻开书页,那种严谨而不失生动的叙述风格立刻抓住了我。作者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数字和政策,而是将一个个历史时期的金融政策、制度变革、重大事件,融入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中,比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金融业如何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蹒跚起步,如何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如何在摸索中前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银行体系的改革、证券市场的诞生与发展、外汇管理的演变等章节感到好奇。我相信,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不仅能了解金融业本身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更能从中窥见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型,以及中国人民在建设国家过程中所付出的智慧与努力。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波澜壮阔的历程。
评分这套《新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实”和“全面”。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运行逻辑,金融业的发展脉络是绕不开的关键。中国在过去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金融业无疑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我非常好奇,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国家是如何一步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金融体系的?从最初的单一国有银行模式,到后来出现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再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这个演变过程必然充满了故事。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例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独特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如何应对金融风险,是否有深入的论述。我相信,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不仅能获得关于中国金融业发展历程的系统知识,更能从中窥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刻内涵,以及国家在发展金融事业过程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