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玉台书史:玉台画史 | 作者 | (清)厉鹗,(清)汤漱玉,(清)汪远孙 |
| 定价 | 80.00元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033186 | 出版日期 | 2012-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840Kg |
| 内容简介 | |
《玉台书史玉台画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收录女性书画家的汇编体书画史著作,具有开创之功和积极的社会意义。经粗略统计,《玉台书史玉台画史》共收录中国历代女性书家213人,《玉台画史》共收录中国历代女性画家233人。时代则跨越上古到清代数千年之久,包括官廷、闺秀、姬侍、名妓、释道等各个社会阶层的女性。由于很多女性书画兼能,所以二书收录的女性有一部分是重复的,但二书采录数据有所不同,可说是各有优长。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典雅而富有韵味,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遣词造句之间透露出一种老练的文人气质,但又并未矫揉造作,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克制与张力。我特别喜欢那种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的节奏感,如同音乐的起承转合,让阅读的体验充满了变化和惊喜。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严肃性的同时,避免了文风的板结,使得即便是在探讨一些较为晦涩的文化现象时,也能保持一种阅读的愉悦性。这种文字的美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读再读,去细细品味那些措辞的妙处。它证明了学术著作同样可以拥有文学作品般的美学价值。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传统文化的演变路径。它不仅仅是对既有历史的梳理和记录,更是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即如何以一种更具批判性和整体性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流变。许多我过去视为理所当然的文化现象,在经过作者的层层剥离和深入剖析后,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侧面和成因。这种“拨云见日”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它促使我跳出固有的框架,去思考那些看似微小的事件是如何汇集成改变历史进程的巨大洪流的。这是一本真正能够引导读者思考,而不是仅仅提供答案的书籍,其对思维的激发作用,远超乎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不像某些历史著作那样堆砌枯燥的史实和年表,而是像一位经验老到的说书人,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那些复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即便是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也能轻松跟上节奏。我尤其欣赏它在人物刻画上的细腻之处,那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不再是扁平的符号,而是有了血有肉的鲜活个体,他们的抉择、他们的挣扎,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某个精彩的转折或某个深刻的见解而停下来反复琢磨,那种被深刻触动的感觉,是久违的阅读体验。它真正做到了将历史“活”了起来,让人在阅读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评分这本书在资料的广度和深度上,展现了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我惊喜地发现其中引用了许多我此前未曾见过的原始文献或地方志中的记载,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可靠性和独特性。每一次翻阅,都像是进行一次知识的考古挖掘,总能从中淘出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发现。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绝非泛泛而谈的通俗读物可比。但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繁复的考据变成阅读的障碍,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流畅的叙事之中,使得知识的增量过程变得润物细无声。对于任何一个对历史研究有严肃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目,其参考价值之高,不言而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那种墨香与古韵交织的感觉,透过纸张仿佛都能扑面而来。初翻开时,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就让人心生敬畏。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那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老气横秋,又保留了书籍应有的庄重。特别是那种内页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简直是匠心独运,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感到一种莫名的舒适和享受。我特别喜欢它在留白上的处理,那种疏密有致的布局,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历史叙述变得灵动起来,仿佛在引导着读者的目光,一步步深入探索。光是捧着这本书,就已经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文化气息,这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历史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