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视频设备——彩色电视机维修
定价:22.00元
作者:李永星,肖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1113353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7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海尔29f3a型阴极射线管电视机和海尔l42r1型液晶彩色电视机为载体,系统地介绍了新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调试和使用过程,充分反应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本书内容以新型彩色电视机的维修为*终目标,通过对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扫描电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其他电路,平板彩色电视机的电源电路、机心电路、液晶显示器及其附属电路、等离子体显示器,整机使用与调试等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彩色电视机的原理和维修方法,*终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活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新型视频设备--彩色电视机维修》
序
前言
模块1阴极射线管电视机的维修
任务1.1电源电路的维修
任务1.2信号处理电路的维修
任务1.3扫描电路的维修
任务1.4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维修
任务1.5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的维修
任务1.6其他电路的维修
模块2平板彩色电视机的维修
任务2.1电源电路的维修
任务2.2机心电路的维修
任务2.3液晶显示器及其附属电路的维修
任务2.4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拆装
模块3整机使用与调试
任务3.1液晶彩色电视机日常使用
任务3.2整机软件升级与调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学术化,充满了特定年代的专业术语,行文节奏缓慢而细致,仿佛作者在小心翼翼地向一个完全不懂电子学的新手解释每一个元件的作用。我本来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高清接口(如DisplayPort或USB-C视频输出)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的快速排查指南,或者一些关于背光模块LED阵列失效的常见模式分析。然而,书中对“彩色”的阐述,完全聚焦于红、绿、蓝三基色的物理显像管内电子束的精确控制,以及色温的调节。对于现代显示技术中常见的像素点驱动电路故障,或者驱动IC的烧毁迹象,这本书几乎是空白的。我注意到它提供了大量关于显像管束上电子枪偏转角校正的图表,这在液晶或OLED屏幕上根本找不到对应的物理调整点。这本书的价值似乎在于其历史文献的地位,它详尽地记录了机械和模拟控制如何主宰早期视频显示的每一个细节。但作为一本“维修”指南,它提供的工具箱里全是螺丝刀和万用表,缺少了示波器在数字域的分析能力,也缺少了对软件层面的任何关注。读起来像是在钻研一台精密的古董钟表,而不是维修日常使用的消费电子产品。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尤其是那些关于显像管内部结构和走线布局的剖面图,细节丰富到令人惊叹。但我的期待是能看到一些关于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的维修技巧。例如,如何安全地拆解超薄液晶面板,如何处理柔性电路板(FPC)的虚焊问题,或者如何通过特定的软件工具对屏幕的伽马曲线进行软件层面的校正。这本书完全避开了这些主题。它所有的维修流程都建立在一个相对厚重、内部空间充裕的设备基础之上。对于面板上的“雪花点”或“坏点”的描述,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检查高频信号的屏蔽性或清洁滤波电容,这与现代屏幕上常见的物理像素损伤或驱动芯片损坏有着本质的区别。读到处理“枕形失真”的部分,我几乎要笑出声来,因为在平板电视时代,这种几何失真已经完全被数字缩放算法所消除或控制。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深入的、自底向上的理解方式,但这种理解的底层架构,已经与我们今天接触到的任何“新型视频设备”的架构完全脱节了。它在教你如何修理一辆有马车的汽车,而我正在寻找如何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简洁,带着一种老式技术手册的怀旧感。我本来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最新款微型投影仪或者VR头戴设备维修的深入指导,毕竟现代家庭娱乐系统越来越依赖这些新玩意儿。然而,翻开目录,我立刻意识到这本书的关注点似乎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某个辉煌年代。里面详细描述了阴极射线管(CRT)的对准和聚焦技术,以及早期的晶体管电路排查。对于一个习惯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固态元件的读者来说,这些内容读起来就像是在啃化石。我尝试去理解那些关于行扫描和场扫描电路的复杂描述,但缺乏现代集成电路的背景知识,使得理解过程异常艰难。书中对于彩色失真问题的分析,虽然逻辑严谨,但解决步骤却完全基于老式的电位器和线圈调节,这在今天的平板电视上完全找不到对应的物理接口。我期待的“新型视频设备”的“新”字,在这个语境下,显然是指相对于黑白电视机的“新”,而不是相对于当前市场主流产品的“新”。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一段已经逝去的电子工程黄金时代,对于希望修复手边那台4K OLED电视的读者来说,价值几乎为零,除了满足一下对“老古董”技术好奇心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慰藉。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我感到一股深深的失落感,这完全不是我预期的那种前沿技术手册。我是在一个技术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说它对理解视频信号的底层原理非常有帮助,所以满怀期待地找来了。我本意是想学习如何诊断HDMI接口的握手失败问题,或者如何校准HDR色彩空间映射的复杂流程。这本书里倒是花了好大篇幅讲解了色度信号的亚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那些关于三枪荫罩技术和荧光粉点阵的描述,让我感觉自己像是重返了大学的模拟电路实验室。结构上,这本书的组织方式非常传统,从电源部分开始,逐步深入到射频调谐器,最后才是图像处理。但它对固态器件的故障分析,停留在对晶体管参数的简单测量层面,对于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过热保护机制、内部逻辑错误排查,只字未提。更不用说任何关于软件驱动、固件升级或者网络连接故障排除的内容了。这更像是一本为1980年代的电视维修技工量身定制的培训教材,对于追求快速、高效、模块化维修思路的当代工程师来说,它的方法论显得过于冗长和繁琐,缺乏系统性的、面向现代电子产品的诊断流程图。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给人一种非常“厚重”的感觉,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沉甸甸的专业知识。然而,这种厚重感恰恰来自于对细节的过度纠缠,而非对现代复杂系统的概括和提炼。我原以为“新型视频设备”会涵盖到网络流媒体解码器和高清信号传输中的时基误差(Jitter)处理。这本书对时序的讨论,仅限于模拟信号的同步脉冲捕获和处理,完全没有涉及数字通信协议层面上的同步和纠错机制。它对电源部分的讨论,侧重于如何通过调整变压器抽头来适应不同的市电电压,这在今天的开关电源时代,几乎是一个被淘汰的维修思路。我更希望看到关于电源管理IC(PMIC)的故障注入测试,或者如何通过示波器观察高频开关噪声的频谱。这本书的解决问题方法论,是基于经验判断和元件替换,缺乏现代电子产品维修中越来越重要的固件级诊断和软件介入能力。因此,对于任何一台制造于过去二十年内的视频设备而言,这本书提供的指导,更像是一种历史学的考据,而不是实用的技术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