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余嘉锡国学发微 | 作者 | 余嘉锡 |
| 定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011614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余嘉锡是卓有成就的目录学家,对中国目录学的研究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余嘉锡:国学发微》收入其《太史公书亡篇考》等名世佳著及《四库提要辩证序》等论文。《版本通义》是继叶著后,版本学的又一部力作。 |
| 作者简介 | |
| 余嘉锡(1883-1955),目录学家、语言文字专家,常德人。清末举人,任吏部文选司主事。1927年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民国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主讲目录学。1931年任辅仁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1942年兼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委员。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不如说是在“品”。余嘉锡先生的文字,自带一种沉静而厚重的质感,仿佛带着历史的风霜,又饱含着智慧的光芒。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那么细致入微,又不失宏观的视野。我特别欣赏他在对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客观。他不会轻易褒贬,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判断。这本书并非是要告诉你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些曾经模糊的影像,在余先生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那些被遗忘的智慧,也重新闪耀出动人的光彩。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其中蕴含的无穷魅力。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某些国学概念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甚至是人云亦云。然而,《国学发微》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彻底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余嘉锡先生的分析,极其精准,鞭辟入里,他善于从宏观的文化背景入手,再结合微观的文献考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读者能够轻松地掌握其核心要义。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完成一次思想的“考古”,挖出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真相,看到那些被忽略的关联。特别是书中对某些被误读的典籍、被曲解的学说的纠正,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对知识的重塑。读完之后,你会发现,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充满了敬畏与好奇。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身处现代社会,却依然对中华传统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余嘉锡先生的学识,毋庸置疑,而《国学发微》这本书,恰恰是将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用一种最适合普通读者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艰涩的术语,没有复杂的理论,只有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证,以及对中国古代智慧的深切体悟。我喜欢作者在阐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温文尔雅的风格,不急不躁,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国学并非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可以融入生活,启迪人生的智慧源泉。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是那些堆砌辞藻、故作高深的学术专著,而是用一种异常清晰、逻辑严密的语言,引导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历代学术争议时所展现出的客观与公正。他不会轻易站队,而是将各家之说一一呈现,然后用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推理,给出自己最审慎的判断。这种治学态度,不仅是对前人的尊重,更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学术图书馆,而余嘉锡先生就是我的向导,他指引我穿梭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之间,辨别真伪,分辨优劣,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包含的具体知识点,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对传统文化那份深沉而理性的热爱。
评分初翻开这本《国学发微》,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种久违的、沉浸于传统文化洪流中的感觉。余嘉锡先生的名字,早已是治学严谨、考据精深的代名词,而这本《发微》,正如其名,仿佛一把钥匙,轻轻拨开了历史的迷雾,让那些潜藏在古籍深处的智慧与光辉,重新熠熠生辉。书中对许多历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学说、典籍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梳理,提出了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观点。读来并非枯燥的学术论证,而是如同与一位博古通今的长者围炉夜话,他娓娓道来,引经据典,却又不失鲜活的洞察力。那些曾经难以理解的文献细节,在余先生的笔下变得清晰明了,那些被忽视的文化脉络,也被重新连接和展现。整体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对国学经典的重新审视,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刻挖掘与阐释,让人在阅读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涤荡了心灵,对中国古代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