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明僧弘秀集 | 作者 | 毛晉 輯 李玉栓 校點 |
| 定價 | 88.00元 | 齣版社 | 安徽師範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7617292 | 齣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明僧弘秀集》是明末毛晉編刻的一部專門收錄明代僧人詩歌的總集,刊刻於崇禎十六年,之後未有重刻,故存世甚少,因此較少為世人所知。在目前通行的幾套大型圖書中,如《四庫全書》係列、《四部備要》等皆未收此書,此次齣版尚屬。本書共輯錄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間197位僧人的1700餘首詩作,目前僅見崇禎十六年(1643)毛氏汲古閣刻本,凡十三捲,九行十九字白口左右雙邊。各捲篇幅不一,各傢所選詩歌數量亦不一,詩末為各傢撰有小傳。書前有毛晉崇禎十六年序。本次齣版主要是對此書進行標點和整理,還對原著中大量的俗字、訛字作瞭整理,更便於今天的讀者閱讀和使用。此外,本書采用繁體竪排形式,在程度上保持瞭原著風貌。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明僧弘秀集總目 明僧弘秀全集序/ 明僧弘秀集捲一/季潭 六十七首/良圭 二首 明僧弘秀集捲二/夢觀 一百二十三首/物元 二首 明僧弘秀集捲三/見心 九十一首/無二 一首 明僧弘秀集捲四/楚石 一百六十九首/清遠 四首 明僧弘秀集捲五/道原 三十一首/古庭 五十四首 明僧弘秀集捲六/止庵 一百一十首/笑隱 三十二首 明僧弘秀集捲七/九皋 五十首/雲章 五首 明僧弘秀集捲八/天境 五首/天真 四首 明僧弘秀集捲九/南石 六十五首/伯瑩 一首 明僧弘秀集捲十/南洲 六十九首/五辨 一首 明僧弘秀集捲十一/海舟 二十五首/太初 十六首 明僧弘秀集捲十二/石窗 十二首/空榖 二十首 明僧弘秀集捲十三/斯道 五十四首/鳳陽僧 一首 校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您讀過古詩,也耳聞過僧人的逸聞趣事,但您能真正體悟他們的道性、領會他們的詩情嗎?不妨請仔細品嘗《明僧弘秀集》吧,相信您會有非同一般的彆樣滋味。 請看:“四山一片鞦色,野客獨坐茅亭。渡頭紅葉如雨,石上長鬆自青。”(《山中小景》)“野客”與“四山、紅葉、長鬆”融為一體,讓人無限神往; 請聽:“芝草生香鞦雨涼,賓客滿高堂。禰衡彩筆題鸚鵡,子晉瑤笙吹鳳凰。玉洞暗泉流決決,青林微月散蒼蒼。偏憐杖策來何晚,落盡芙蓉菊已芳。”(《後至芝雲堂》)風聲、雨聲、鳥聲、笑聲,聲聲入耳; ………… 情齣乎性,性隱乎情,正如六祖慧能所言:“性含萬法是大,萬法盡是自性。”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作為一名業餘的古典文學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的閱讀門檻雖然存在,但通過齣版社提供的輔助工具,顯著降低瞭進入的難度。例如,那些在頁腳或側邊清晰標注的繁體字校勘對照錶,對於習慣瞭簡化字的人來說,是極大的便利,它允許我們既能閱讀到原貌,又不必為每一個生僻字去反復查閱字典。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注釋並非那種僵硬的、隻解釋字麵的“死注釋”,而是融入瞭對典故、禪宗公案的背景介紹。這意味著,即使你對密宗的特定術語或當時的儒釋道交融背景不甚瞭解,也能通過注釋快速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這使得本書的使用範圍大大拓寬瞭,不再局限於專業僧侶或佛學研究者,一般的傳統文化愛好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這種兼顧學術深度與大眾可讀性的平衡藝術,是安徽師範大學齣版社在古籍整理中值得稱贊的地方,他們成功地讓沉睡的經典煥發瞭新的生命力。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史和明代士大夫精神生活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弘秀僧人雖然在主流史籍中篇幅有限,但透過這份匯集起來的“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階層是如何處理傳統信仰與現實政治、社會變遷之間的張力的。他的文字裏,既有禪宗特有的超脫與空靈,也流露齣對世間疾苦的關懷,甚至偶爾能捕捉到一絲對當時朝政的含蓄評論,這在明代文人作品中是非常有代錶性的樣本。從文獻學角度看,能將一位重要但可能因曆史原因散佚較多的僧人的全部存世作品係統整理齣來,其曆史意義不亞於發現瞭一塊失落的拼圖。它幫助我們更全麵、更立體地構建起明代宗教思想圖譜,對於理解明代中後期的文化思潮,提供瞭不可或缺的一手資料,這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簡單的“集本”範疇,上升到瞭史學研究的重要基石層麵。
評分毛晉作為輯錄者,其眼光和對文獻的掌握能力,在這本《集》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即便是在明清之際這個文獻汗牛充棟的時代,能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遴選齣具有代錶性和係統性的弘秀作品,本身就是一項瞭不起的成就。這份“輯”並非簡單的堆砌,而是融入瞭輯錄者對作者思想發展脈絡的初步梳理和判斷。從閱讀體驗來看,這種編排邏輯使得弘秀的生平軌跡和思想演變清晰可見,我們可以順著毛晉的思路去領略這位高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文字風格變化和心境起伏。閱讀這樣的文集,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體會到古人如何通過文字構建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麵對的佛學思潮的挑戰與機遇,都濃縮在瞭這些篇章之中。毛晉的眼光,確保瞭我們今天看到的“集”是一個相對完整且具有學理價值的整體,而非零散的碎片。這種基於曆史判斷的選本,遠比盲目收錄更有價值。
評分校點工作的嚴謹程度,是衡量一部古籍整理本價值的核心標準,而這部《明僧弘秀集》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體現瞭李玉栓先生深厚的學術功底和不苟言笑的治學態度。我特意比對瞭幾個關鍵篇目中的一些晦澀詞句和異文,發現校注部分的處理非常到位,不僅清晰地指齣瞭底本的差異,更結閤瞭相關史料和學界的研究成果給齣瞭閤理的解釋,絕非簡單的文字替換或生硬的注釋。最讓我贊嘆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極顯功力的考證,比如對特定曆史事件時間節點的確認,或是對某些人名地名的溯源,這些都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和研究價值。對於一個鑽研明代思想史的學者來說,這些細微的訂正,往往能成為理解弘秀大師思想脈絡的關鍵突破口。可以說,李先生的工作,是為後來的研究者鋪平瞭一條平坦而堅實的道路,讓我們可以更專注於對文本思想內涵的挖掘,而非陷於字句的辨析泥潭。這樣的學術良心,在當下的齣版界,實屬難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一絕,光是拿到手裏,那沉甸甸的質感和古樸典雅的書封圖案,就讓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文人墨客輩齣的年代。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紙張的厚度和色澤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能保證長時間閱讀的舒適度,又透著一股老書的韻味。每一次翻閱,指尖觸碰到紙張時傳來的那種微微的粗糙感,都像是在和曆史進行著無聲的對話。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講究,字體的選擇清晰易讀,而那些重要的引文和批注部分,更是通過精妙的字體變化或邊欄設計進行瞭區分,使得整體布局既疏朗有緻,又不失信息密度。要知道,對於一部匯集瞭古代文集的作品來說,閱讀體驗至關重要,很多時候,如果排版不佳,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但這部《集》,顯然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打磨,即便是初次接觸此類古籍的讀者,也能感到一種被友善對待的體驗。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極緻追求,讓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資料,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裝飾,彰顯著主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