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故論衡/清末民初文獻叢刊
定價:55.00元
售價:35.8元,便宜19.2元,摺扣65
作者:章炳麟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5441026
字數:
頁碼:22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故論衡/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係《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中的一冊,是章炳麟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小學、文學、諸子學三捲,係統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學及佛道之學等,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是研究章炳麟學術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的齣版意義及曆史研究價值。
目錄
原刊本(一九二二年四月上海大共和日報館刊本)扉頁
國故論衡贊
國故論衡目錄
上捲小學十篇
中捲文學七篇
下捲諸子學九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五段評價 拿到這本書時,我其實是抱著一種“瞻仰”的心態去翻閱的,期待能從中窺見一些現代研究中已經失傳的獨特視角。閱讀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種磅礴的“時代氣息”。文字的每一個跳動,似乎都帶著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特有的焦慮與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是一種行動的宣言,字裏行間彌漫著一股改造舊世界的決心。盡管有些錶達方式在今天看來已經顯得過時或不閤時宜,但這恰恰是它最寶貴的地方——它忠實地記錄瞭一代人是如何思考和行動的。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展示瞭提問的方式和探索的過程。對於曆史愛好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瞭理解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心路曆程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側麵證據,讀完後,對那個曆史階段的理解又深瞭一層。
評分第一段評價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說實話,挺有年代感的,那種泛黃的書頁和老舊的字體,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沉甸甸的,不僅僅是紙張的重量,更是裏麵蘊含的曆史厚度。隨便翻開一頁,映入眼簾的都是那個時期知識分子們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對國傢命運深沉的思考。那種文字的密度和邏輯的嚴謹,放在今天來看,都讓人不禁要放慢速度,仔細揣摩作者的每一句話。它不是那種輕鬆的讀物,更像是一次深度的田野考察,讓你去觸摸曆史的肌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想象著作者伏案疾書時的情景,那種在舊時代夾縫中尋求真理的艱難與執著,非常動人。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本值得反復咀嚼、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硬通貨”,對於想深入瞭解特定曆史階段的讀者來說,絕對是寶藏。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的結構布局極其嚴謹,看得齣作者在下筆之前,已經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梳理和謀篇。它不是那種東拉西扯的隨筆集,而是有著清晰的主綫和層層遞進的論證層次。尤其是在處理那些復雜的曆史事件和哲學命題時,作者總能抽絲剝繭,將繁雜的現象歸納到幾個核心的原則之下。雖然有些章節的篇幅很長,論證過程也相當繁復,但隻要你耐心跟下來,會發現每一個看似冗餘的段落,都是為最終的結論添磚加瓦。我特彆喜歡它引用的那些古典文獻的精準度,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養。對於那些追求文本內在邏輯自洽性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場盛宴,因為它展示瞭一種近乎完美的學術構建方式。
評分第二段評價 說實在的,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有些挑戰性的,但正是這種“挑戰”構成瞭它獨特的魅力。裏麵的論述,邏輯鏈條相當復雜,很多概念和典故,要求讀者對當時的學術背景和政治氣候有一定的預備知識。我好幾次不得不停下來,去查閱一些補充材料,纔能真正跟上作者的思路。這不像是那種一氣嗬成的敘事,更像是一場思想的辯論賽,充滿瞭激昂的辯駁和對現有學說的顛覆性觀點。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不妥協的精神,那種麵對強大既有體係時,敢於亮劍的勇氣。雖然有些地方的文風略顯晦澀,需要反復推敲,但一旦領悟到其核心思想,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其他任何書籍都無法替代的。它強迫你走齣舒適區,進行真正的智力搏擊。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泡著濃茶,獨自一人,纔真正沉浸進去的。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緩慢,它不是在“講故事”,而是在“構建體係”。作者似乎對每一個細節都錙銖必較,力圖構建一個無懈可擊的思想堡壘。你讀起來會發現,它的語言風格非常古典,處處可見傳統的學術規範,但其內核卻充滿瞭對未來的前瞻性和對舊製度的批判性。這種傳統與革新的交織,使得文本充滿瞭張力。我個人覺得,如果把它當作曆史文獻來讀,或許會比較枯燥;但如果將其視為一場跨越時代的思想對話,它就變得鮮活起來瞭。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知識精英群體在傳統束縛與現代思潮之間的掙紮與抉擇,讓人感慨良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