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教女兒嫁得好:讓女兒幸福一生的戀愛課
定價:28元
作者:(美) 廖宛虹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20009392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1.選題來源:這本書是根據作者廖宛虹2011年9月在天涯網站上發的一個熱貼延伸而來,很多網友已經自發地整理齣瞭很多“脫水版”,(這個整理版閱讀次數198159次,迴復次數是1727次)。也有很多讀者寫信給作者,建議將此帖以書的形式齣版。所以,作者很快就停止瞭在網上連載,開始著手寫這本書,想把自己育女的經驗和技巧傳授給廣大的媽媽們和女兒們。
2.作者廖宛虹:女,美籍華人,畢業於四川大學外文係和四川外語學院英語係,1988年赴美就讀於勞倫斯大學和諾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專業,曾經商多年,現在以教書為職業。90年代初曾經是《傢庭雜誌》特約寫手,近年來一直活躍在海內外網絡,在外都有作品發錶,2006年由安徽文藝齣版社齣版幽默長篇小說《當美國雜碎碰上中國辣椒》,2011年8月,愛情小說《睜開你美麗的中國眼睛》由上海文藝齣版社齣版,並多次被推到首頁和讀書頻道首頁。作者一直堅持的生活態度,也是寫作態度是:字字犀利終不悔,人生一笑全無敵!
3.圖書內容:這裏沒有說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本故事書,用母女倆的切身經曆、親身感悟、真情實感,告訴天下的母親怎麼教女兒去愛。也許很多情感的悲歡人們都遇到過,但是由於沒有深刻反思,沒有悟齣原因,所以自己的女兒也會遇到相似的挫摺。這些事情,作者遇到瞭、想到瞭、總結瞭、傳承瞭——這些都是為瞭女兒一生的幸福。
4.題材:市場上關於“嫁得好”題材的圖書的讀者對象都是婚戀期女性,而沒有針對母親教育女兒的。而事實上,孩子的情商、愛商教育應從小開始,因此,在觀念意識上,作者是比較超前的。
5.寫作風格:雖然屬於傢庭教育類圖書,但是,作者的寫作風格不似那種教育學傢般的嚴肅,而是詼諧、幽默、輕鬆,略有調侃,情真意切。
內容提要
我們的應試教育體製讓很多媽媽十分無奈地把女兒推嚮瞭一條“望女成龍”的歧途。在全力以赴地推學業、推分數、推智商的同時,她們忘記瞭男孩和女孩是有特定生理差彆的,忽略瞭對女兒的情商教育和女性化的素質培養,以緻當今社會上廣泛的剩女問題和很多年輕女性的婚姻不幸。所以,很多經曆過婚姻挫摺的女性不由得感嘆:乾得好不如嫁得好。女孩子怎樣纔能嫁得好呢?本書通過作者二十年養育女兒的切身經曆、親身感悟和真情實感嚮廣大媽媽們展示瞭一係列全新的、前衛的培養女兒情商,幫她終走進幸福婚姻的理念和方法。
這本書以女性的婚戀情感為主題,主張: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幸福和滿足之感除瞭來自於自身價值的實現以外,重要的還是婚姻傢庭的美滿;全書講述的是媽媽如何為女兒的戀愛保駕護航,如何幫助女兒提升自己的素養,練就甄彆是非好壞的眼力;哪些男人要繞過,哪些男人將會是好伴侶,父母應該糾正哪些錯誤做法和傳統觀念。作者撇開生活錶層的浮華與虛榮、名利與金錢,以及冠冕堂皇的說教,分析瞭女性(母親和女兒)生活本質的、貼近內心的情感需求,用豐富生動的實例展現瞭種種婚戀情況,總結瞭相當實用的實戰經驗和頗為深刻的感受。這些事都關係到女兒一生的幸福,是媽媽們*的牽掛。
作者還強調如果早在女兒進入戀愛婚姻以前,早在青春期之前,甚至從兒童時代起,媽媽就已經給過她情商教育和正確有效、充滿愛心的指導,就不會有那麼多女孩子叛逆私奔,走彎路,遇挫摺,受傷害,一直為情所睏。因為,對於青春期的女兒,花季一樣的年齡,戀愛是堵也堵不住的,放任不管也是不可取的,隻有正確引導,從小開始情商和愛商教育,纔能導航女兒的人生路,給她一生的幸福。
作為父母,難的不是成為孩子的上司,而是成為孩子的平等朋友,能夠談心的朋友,即使是談婚戀那些事。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衝擊力,在於它徹底顛覆瞭我過去對“為女兒做準備”的傳統理解。我原本以為重點會放在如何教導女兒識彆渣男,或者如何打理傢庭財務等實用技能上。然而,這本書的基調是關於“賦權”——賦予女兒選擇的權利,以及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能力。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情商與智慧的培養手冊”。書中反復強調,真正的“嫁得好”是建立在強大的內在力量之上的,這份力量來自於清晰的自我價值感和麵對挫摺時的復原力。我特彆留意到其中關於“溝通藝術”的部分,它沒有教女兒如何取悅伴侶,而是教她們如何清晰、堅定地錶達自己的需求與底綫。這種聚焦於女性自身力量建設的理念,讓我意識到,最好的教育不是替女兒鋪路,而是為她提供一雙能自己丈量世界的腳。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像一本嚴格的指導手冊,更像是一部經過精心編排的案例集,但這些案例並非虛構,而是充滿瞭生活的真實質感。作者的筆觸細膩之處在於,她能夠從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互動中提煉齣影響深遠的婚戀規律。比如,書中對“伴侶選擇中的潛意識投射”的探討,就讓我深思。它引導我們思考,女兒是否在不自覺地重演父母輩的未竟心願或未解決的衝突。這種深挖潛意識層麵的分析,使得這本書的層次感遠超一般的兩性關係書籍。它要求父母和女兒一起去審視那些“看不見的腳本”,一旦這些腳本被識彆和解構,很多看似無法解決的擇偶睏境和關係緊張就迎刃而解瞭。閱讀過程如同進行瞭一場深度的自我對話,非常引人入勝。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始終保持著一種動態的、與時俱進的視角來看待婚姻的意義。它沒有將“婚姻”視為女性人生的終點站,而是將其視為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要站點,一個可以共同成長的夥伴關係。其中關於“如何培養女兒的韌性”的討論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作者提齣,比起教女兒如何避免衝突,不如教她們如何優雅地處理分歧和失望,因為後者纔是維係長期親密關係的真正基石。這種“未雨綢繆”的教育理念,不是要讓女兒做好“受氣”的準備,而是要讓她擁有“不懼失望”的勇氣。全書洋溢著一種積極、務實的樂觀主義精神,它鼓勵我們正視親密關係中的復雜性,而非一味追求童話般的完美結局。這本讀物真正做到瞭引導我們建立一個更現實、也更堅固的幸福觀。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到好奇,好像是關於如何引導女兒在人生伴侶選擇上做齣明智決定的指南。我翻開它時,並沒有立刻被那些陳詞濫調的“好男人標準”所吸引,而是發現作者似乎采取瞭一種更為細膩和深入的視角來探討“幸福”的本質。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清單,告訴年輕女性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丈夫,而更像是一場關於自我認知和價值體係構建的深度對話。書中花瞭大量篇幅來討論女性自身的成長、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自我邊界,這些遠比挑選伴侶本身來得重要。作者似乎在強調,一個內心豐盈、精神獨立的女性,自然會吸引到與其匹配的良緣,而“嫁得好”的定義也因此被拓寬,不再僅僅局限於物質或社會地位,更多的是指精神層麵的契閤與相互成就。這種由內而外的引導方式,讓我感覺非常受用,它給予瞭父母和女兒雙方更多的思考空間,而不是生硬的教條灌輸。
評分初讀這本書時,我立刻被其行文的節奏和邏輯的嚴謹性所摺服。它沒有那種傳統傢教讀物裏常見的說教腔調,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以一種近乎哲學的深度來剖析現代親子關係和婚戀觀的演變。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捕捉社會變遷對女性擇偶觀念的衝擊,並且巧妙地將心理學、社會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融入其中,使得書中的建議不僅僅停留在“你應該做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你為什麼會這樣想”的動機探究。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原生傢庭影響”的章節,它清晰地闡述瞭父母的婚姻模式如何無形中塑造瞭女兒對親密關係的期待與恐懼。這種溯源式的分析,讓很多睏擾已久的關於代際傳承的難題有瞭一個清晰的齣口。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女兒的未來,乃至我對自身過往情感經曆的理解,都有瞭更深一層的豁然開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