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尚书(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定价:48.00元
作者:顾迁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48667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尚书》是中国*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 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顾迁注译的这本书以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为底本,按原书顺序分为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五十八篇。断句参酌诸家,择善而从;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不做繁征博引;译文在敷述经文的前提下,疑难处偏重意译,力求文从字顺、流畅自然。
目录
虞复书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皋陶谟 益稷 禹贡 甘誓 五子之歌 胤征商书 汤誓 仲虺之诰 汤诰 伊训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说命上 说命中 说命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周书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武成 洪范 旅獒 金滕 大诰 微子之命 康诰 酒诰 梓材 召诰 洛诰 多士 无逸 君贲 蔡仲之命 多方 立政 周官 君陈 顾命 康王之诰 毕命 君牙 同命 吕刑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经典”的解读性读物有些望而却步,总担心晦涩难懂,或者导读部分过于僵硬刻板,脱离了现代读者的语境。然而,这部作品的导读部分,却出乎意料地流畅和富有洞察力。它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反而是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将那些历经千年的智慧碎片,用现代的语言逻辑重新梳理串联起来。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作者似乎很懂得现代人思维的切入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用一个贴切的比喻或一个历史的横向对比,将深奥的哲理瞬间“点亮”。我惊喜地发现,那些我曾以为需要查阅无数参考资料才能理解的段落,在这里得到了清晰而有层次的解读。这说明编者在对原典的理解上,绝非停留在字面翻译,而是深入到了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和历史脉络之中。阅读的过程,不再是辛苦地“啃”古文,而更像是一场与古代智者的隔空对话,是那种既有知识增益,又有情感共鸣的阅读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我对市面上许多“国学”产品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所谓的典藏版,不过是披着华丽外衣的普通普及读物。但这一本,给我的感觉是,它真的下沉到了“典藏”的深度。从装帧材质的选择,到内文排版的细微调整,再到选本的严谨性,都透露出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重,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可以快速变现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其附带的参考资料或导读部分,它没有简单地进行“现代意义翻译”,而是试图搭建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让读者能够理解古人为什么会那样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他们说了什么。这种对“原意”的追寻和尊重,是真正热爱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体现。最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是一部可以用来阅读和学习的工具书,更是一件可以伴随人生的伙伴,随着阅历的增长,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图书馆里翻阅的那些老旧拓本,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静气”。进入文本后,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是任何数字阅读工具都无法替代的。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感受每一个字词的重量,去体会古人思想的起承转合。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一些篇章的结构布局,它们并非简单的线性叙述,而是充满了辩证和递进的逻辑链条。比如在讨论“德行与治世”的关系时,作者的论述层次分明,先树立基础原则,再层层深入到实际操作的层面,逻辑推进得非常自然,让人心悦诚服。更重要的是,书中所蕴含的那种朴素而强大的生命哲学,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供了一种锚点,帮助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重新审视什么是恒久不变的价值。阅读完一部分,合上书本,会有一种精神被梳理、内心被涤净的感觉,这是深度阅读才能带来的独特回报。
评分我对这类权威典籍的选本和注释体系非常挑剔,因为一个不严谨的版本足以误导初学者对经典产生偏差的理解。这部典籍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令人信服。它所采用的底本似乎经过了精心的比对和甄选,在核心文本的处理上,保持了极高的尊重度和忠实度,这一点从对照不同注疏时的细微差异中可见一斑。注释部分的处理尤其值得称赞,它巧妙地平衡了“必要的解释”与“过度干扰”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关键性的、具有时代背景限制的词汇或典故,注释详尽而精准,绝不含糊其辞;但对于那些意义相对明确、或可由上下文推导的部分,则保持了克制,留给读者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这种分寸感的把握,使得整部书的阅读节奏非常顺畅,不会因为密集的注释而打断思路。对于希望建立扎实基础的读者而言,这种严谨而有度的学术态度,是衡量一部“典藏版”是否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关键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雅致的质感所吸引。那布面精装的触感,温润而厚实,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纸质或塑封封面,它带来了一种古典的仪式感,仿佛捧着的不只是一本书,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翻开扉页,纸张的选择也颇为考究,米黄色的内页,既保护了视力,又烘托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排版布局疏朗有致,字体选用上更是下足了功夫,既保证了阅读的清晰度,又不失古籍的韵味。装帧细节的处理更是到位,书脊的烫金工艺低调而精致,即便是这样一本被视为“国学经典”的重量级著作,它的外壳也绝不张扬,而是以一种内敛的姿态,彰显着内容的价值。作为一名热爱实体书的读者,我深知一个好的版本能极大地提升阅读体验,而这套典藏版,无疑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它让人在尚未深入文本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敬畏与期待。这种对手工技艺和材料美学的尊重,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绝非快餐式的阅读可以比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