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智慧的张力:从哲学到风格——关于杨绛的多向度思考
定价:68.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3.8元,折扣65
作者:火源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90038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智慧的张力从哲学到风格(关于杨绛的多向度 思考)(精)》由火源*。杨绛从事文学创作八十余年 ,形成了独特风格。通过分析她的哲学观、心理特点 、文学特色以及她与时代和其他作家的关系,认为杨 绛是个体主义者,具有中庸主义和反讽主义的哲学, 作品*多反映个人记忆,*多智性特点和个人趣味, 在平常人事中发现奇事异理,充满反讽,与读者对话 ,克制自我。她既寓于时代,又与之保持距离。属于 京派,并在钱锺书影响下独创。她的风格是有张力的 “微妙”风格,体现了她的真正智慧。
目录
导言
章 哲学篇:杨绛的人生哲学和立场
节 个体主义10
第二节 反讽主义20
第三节 中庸主义27
第四节 隐蔽的女性主义33
第二章 心理篇:记忆、情感和趣味
节 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43
第二节 理智与感情54
第三节 趣味主义和趣味67
第三章 艺术篇:杨绛创作的特征
节 平常的人和事77
第二节 传奇性85
第三节 反讽手法91
第四节 对话性104
第五节 节制110
第四章 历史篇:杨绛与时代及其文学
节 杨绛与40年代文学119
第二节 杨绛与新时期以后文学133
第五章 关系篇:交往与资源
节 杨绛与京派152
第二节 杨绛与钱锺书160
第三节 杨绛与外国作家168
第六章 风格篇:“微妙”
节 “微妙”风格177
第二节 “微妙”风格的成因188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近期阅读的空白,也带来了全新的启发。提到杨绛先生,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她的“隐忍”与“清醒”,是在动荡年代里,她依旧保持的那份对知识的虔诚和对人生的淡然。然而,“智慧的张力”这个副标题,则瞬间点燃了我对这本书更深层次的期待。它预示着,这本书不会仅仅是对杨绛先生事迹或作品的简单罗列,而是要深入挖掘她思想中那些微妙而又强劲的“张力”所在。是她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统一?是她面对苦难与顺境时,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还是她语言风格中,那种简约而不简单,深沉却不沉闷的独特魅力?作者提出的“多向度思考”,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它意味着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理解杨绛先生,而不是被单一的标签所局限。或许,我们会看到她作为翻译家、作家、学者,在不同领域之间是如何游走,又是如何将不同领域的智慧融会贯通。而“从哲学到风格”,更是精准地指出了作者的探究路径,将抽象的哲学思辨与具象的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这无疑是一种极具挑战性但也极其迷人的解读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位我们心中永远的“先生”。
评分这本《智慧的张力:从哲学到风格——关于杨绛的多向度思考》的书名,初见时就让人心生好奇。杨绛先生,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和作家,她的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太多的分量——那份宁静而坚韧的智慧,那份洞察世事的深刻,以及她文字中流淌出的独有韵味。仅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作者并非满足于对杨绛先生的浅层解读,而是试图去探究她思想和表达背后那更深层的、甚至有些矛盾却又统一的力量。“张力”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这种复杂性,它暗示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在不同观点、不同层面之间穿梭却又保持内在和谐的艺术。想象一下,在阅读中,我们会跟随作者的视角,穿越杨绛先生的著作,从她对人生、社会、文学的哲学思考,一路走到她字里行间那种洗练、优雅、又充满力量的独特风格。这不仅仅是对一位作家的梳理,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对话,一次对智慧生命状态的探索。我尤其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哲学”与“风格”这两个看似遥远的维度联系起来,是如何从杨绛先生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中,窥见她语言的精妙之处,又是如何从她对汉语言的精湛运用中,感受到她思想的深度。这样的跨界思考,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智慧的张力》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引人深思的学术气韵,但又并不显得生硬晦涩。杨绛先生,这位在汉语文学乃至思想界都拥有独特地位的女性,她的智慧如同一汪深潭,常人难以窥探其全貌。而“张力”一词,似乎恰恰点出了作者试图揭示的杨绛先生思想和风格中那种内在的、动态的、甚至有些许对抗性的特质。这与我平时对杨绛先生“温润如玉”的印象,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也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去领略杨绛先生思想中那些不易察觉却又至关重要的“张力”,比如她在面对历史洪流时的坚韧与淡定,她在写作中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对文字的精雕细琢之间的平衡。而“从哲学到风格”,这个路径的设计,也显得十分巧妙。哲学是思想的根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无疑能更全面地理解一个作家的内在世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如何将杨绛先生那些深刻的人生哲学,融汇于她简洁、典雅、又饱含深情的文字之中,看到她如何在字斟句酌间,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力量。
评分阅读一本关于杨绛先生的书,总会带着一种既敬畏又亲切的复杂情感。杨绛先生的文字,如同一杯温热的清茶,初入口时平淡无奇,细品之下却回味悠长,蕴含着人生百味。而《智慧的张力》这个书名,则让我看到了作者在解读杨绛先生时,所采用的独特视角——“张力”。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动感和深度,它似乎在暗示着,杨绛先生的智慧并非是单一、扁平的,而是包含了诸多层面、甚至是对立元素的巧妙融合。想象一下,她的思想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拉扯,某种在平静外表下的暗流涌动。而“从哲学到风格”,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觉得,一位作家的哲学思考,必然会渗透到她的文字风格之中,但如何具体呈现这种联系,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作者能否精准地捕捉到杨绛先生那些深刻的哲学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她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她的文字为何能如此掷地有声,又为何能如此含蓄隽永?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过“多向度思考”,来解析这些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方面。这不仅仅是对杨绛先生作品的分析,更像是一次对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特质的深度挖掘,一次对“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力量的探寻。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智慧的张力”几个字,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杨绛先生,一个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地位的名字,她的智慧是如此深邃而又亲切,总让人觉得触手可及,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奥秘。而“张力”这个词,却让我看到了作者并非打算做一次简单的介绍或赞颂,而是要深入到杨绛先生思想和表达的“内核”去探究。我猜想,作者所指的“张力”,或许是她面对时代变迁时的沉静与洞察,是她对人生苦难的深刻理解与不动声色的坚韧,又或者是她对文字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内心自由驰骋的并行。而“从哲学到风格”,更是为我揭示了作者的解读路径。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哲学观,必然会渗透到她的语言风格之中,但如何将这两者丝丝入扣地联系起来,却需要极高的洞察力和表达能力。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杨绛先生浩瀚的著作,去感受她那些关于人生、关于文学、关于汉语的深刻思考,并从中窥见她那独树一帜、回味无穷的文字风格是如何形成的。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对“杨绛式智慧”的深度解析,一次对“中国式雅致”的精妙还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