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大国学课精讲
定价:49.80元
售价:32.4元,便宜17.4元,折扣65
作者:文思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818269
字数:
页码:31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大的国学课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但是,如果大师们的智慧闪光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对于社会将是一件憾事。因此,《北大国学课精讲》精选了章太炎、刘师培、鲁迅、梁启超等学者的作品,让你可以随时随地聆听大师们的教诲,让你在智慧之光的指导下,拥有愈加圆满的人生。入选的这些学者或者是曾在北大学习、任教,或者作为北大精神的传承者,或者其著作对北大的学术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国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学识渊博却不为学识所累,拥有理念和的思想;他们淡泊名利,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他们秉天地之气而来,将智慧播撒于人间。他们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目录
国学概论章太炎
节 概论
第二节 国学之派别(一)——经学之派别
第三节 国学之派别(二)——哲学之派别
第四节 国学之派别(三)——文学之派别
第五节 结论——国学之进步
要藉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
节 《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第二节 《史记》
第三节 《荀子》
第四节 《韩非子》
第五节 《左传》、《国语》
第六节 《诗经》
第七节 《礼记》、《大戴礼记》附《尔雅》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
节 自文字至文章
第二节 《书》与《诗》
第三节 老庄
第四节 屈原及宋玉
第五章李斯
第六节 汉宫之楚声
第七节 贾谊与晁错
第八节 藩国之文术
第九节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十节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诗言志朱自清
节 献诗陈志
第二节 赋诗言志
第三节 教诗明志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最初翻开这本书时,内心是有些许保留的,毕竟市面上关于传统文化解读的读物汗牛充栋,真正能深入浅出的佳作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语言风格极其鲜活,丝毫没有陷入那种故作高深的文人腔调,读起来十分流畅,仿佛是与一位学识渊博、谈吐风趣的前辈在品茗论道。其中穿插的一些生动的历史轶事和生活化的比喻,极大地增强了内容的亲和力,让那些遥远的古代人物和思想瞬间“活”了起来,不再是教科书上僵硬的符号。这种将深奥理论与生动叙事完美融合的能力,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它成功地拉近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距离,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国学魅力的磅礴力量。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学以致用”的强调。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经典的注释和考据上,而是始终将目光聚焦于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当代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例如,在讨论到某一哲学流派的处世之道时,作者并没有将其束之高阁,而是立刻联系到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启发。这种对实践价值的关注,使得整部作品的厚度大大增加,它不再是纯粹的学术探讨,更像是一本面向现代读者的“生活智慧指南”。对于渴望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内心秩序和精神支撑的人来说,这种务实而又高远的视角,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注释和参考资料的详尽程度令人赞叹。可以看出作者在背后付出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他对引用的每一处文本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证,这为内容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尤其是在涉及不同学派观点交叉论证的关键部分,作者清晰地标注了出处,这对于希望深入钻研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佳的拓展路径。这种对学术规范的尊重,使得这本书在具有大众普及性的同时,也达到了专业研究的水准。它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通俗读物,而是建立在扎实学问基础上的智慧结晶,这一点,对于寻求知识深度和准确性的读者而言,是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初见时便让人眼前一亮。它没有采用那种常见的大众化、花哨的封面,而是选择了一种沉稳而富有质感的材质,那种略微粗粝却又不失细腻的手感,让人在捧读之前就产生了一种庄重感。内页的排版也极为考究,字号的选取恰到好处,留白的处理更是体现了印刷工艺的功力,眼睛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那些引用的古籍插图和版式设计,古朴典雅,仿佛能嗅到纸张间流淌出的历史气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倾注的心血。我个人对于这种尊重阅读体验的实体书制作,总是抱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它让知识的接收过程,变成了一种缓慢而充满敬意的仪式。这本实体书的品质,无疑是高水准的,足以成为案头常置的佳作。
评分阅读体验方面,作者在行文逻辑的构建上展现了非凡的驾驭能力。不同于许多国学入门读物那种碎片化、蜻蜓点水的叙述方式,这里的论述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得如同精心绘制的古代园林地图,每一步转折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对于那些原本感觉晦涩难懂的古代概念,作者总能找到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境去阐释,仿佛是搭起了一座从古至今的坚实桥梁。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复杂流派争辩时的克制与公正,不偏不倚地呈现各家之言的精髓,然后引导读者自行思考,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使得知识的吸收不再是被动灌输,而更像是一场由智者带领的深度探索。读完整部分内容后,你会发现自己对所涉猎领域的整体结构有了更宏观、更立体的把握,绝非零散知识点的堆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