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7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荀子诠解 | 作者 | 荀况原著 |
定价 | 1580元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ISBN | 9787512021518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字数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荀子是战国末叶的思想家、文学家,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后一位大师。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ト绻�说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像一双健康美丽的天足,在后来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下,孟子的思想就被慢慢地束缚、扭曲成一双金莲。所以,如果要细究儒家思想的根本,其方法,唯有研究先秦儒教大家著述一途。《荀子》就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チ角Ф嗄昵暗拇呵镎焦�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诸侯争霸,血雨腥风。而就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的目的。�ボ髯拥乃枷肫�向于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详情参考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这一“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对于维护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ヌ匪猛�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纵观历史,我们发现谭嗣同说的基本属实,历朝历代的皇帝,虽然都尊崇儒学,但都基本沿用了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ナ率瞪希�汉王朝建立后,经过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至汉宣帝时,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学说遂被确立为“霸王道杂之”的基本国策而延续下来,也被称之为“儒皮法骨”,就是外表包装了层儒家思想,其实奉行的是法家学说。�ズ阂院蟮睦�代封建王朝,莫不以儒家文化与法家文化互为表里,以礼治与法治、王道与霸道兼施并举,作为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的基本国策,这充分反映了荀子学说对中国封建文化的深远影响。�ブ钡浇裉欤�“隆礼重法”的思想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从近代走到今天,打破了人治的尊崇,实现了法治的普及。虽然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很多人对法律依然存在误解,但我们需要警醒的是,法律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法律并不是*的,我们不能从一个“人治”的*,又走向一个“法治”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思其中的道理。�ボ髯幼魑�先秦时代的一个总结式的人物,不仅在哲学上成就斐然,对传统所讨论的天人、名实之辨,古今、礼法之争等诸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达到了批判总结的高度,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学、音乐等方面皆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念,卓然不凡,被学者认为是早提出“通儒”概念。但荀子及荀学在历史上却几经浮沉,引起的争议非常激烈,迄今不息。荀子之所以如此引人非议,在于他思想之驳杂。先秦诸子的思想倾向都很鲜明,学派归属一般不成问题,只有荀子是个例外,在他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中融汇了不同学派的思想观点。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学术气象,奠定了荀子思想巨人的独特地位。而他这种驳杂的思想来源,与他在稷下学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荀子其人其学,有叙说不完的话语,有值得深入探究的义理,也有为智为仁争讼不已的难题。千百年来,伴随着绌荀、申荀的起落反复,人们对荀子之学不断地推出新的认识,获取新的启示。�ケ咎住盾髯于菇狻反允椋�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本套为《荀子》足本,参考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作出了详细注释和今译,并围绕各章主旨,对荀子名言、荀子智慧进行深入阐发,力求将荀子文字优美、体例完整、能代表其写作方法和风格的作品以及其智慧思想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现代人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修身处世,都大有益处。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章圣人荀子()二、游学于齐()四、名扬稷下()六、议兵赵国()第二章荀子思想综述()二、荀子的人说()四、荀子的王霸思想()六、荀子的利民思想()八、荀子的用人思想()十、荀子对先秦诸子思想之批判总结()第三章荀子与儒家()二、荀子对子思、孟子、子夏、子张、子游的批评()四、荀子对儒家“知”论的贡献()五、儒家的政治教义与荀子的贡献() |
编辑推荐 | |
文摘 | |
序言 | |
荀子诠解 9787512021518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荀子诠解 9787512021518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荀子诠解 9787512021518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