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墨子诠解 | 作者 | 墨翟原著 |
| 定价 | 1580元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 ISBN | 9787512021525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和儒家对立的*的一个学派,被时人并称为“孔墨显学”。�ツ�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做过宋国大夫,曾到过楚、卫、齐等国。相传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弃儒学而开创与儒学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学派性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推行墨子的主张。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ツ�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穿草鞋,是墨子的大众形象。这说法出自《庄子·天下篇》:“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史记》上说,墨子在宋国任过大夫,与公输班一样也是鲁国人。墨子出身贫寒,自称下等人,走的完全是草根路线。年轻时,墨子也学习过儒家学说,但很快就觉得这套东西礼节太过繁琐,尤其是厚葬死者的规矩,贫民而害事,浪费得一塌糊涂。于是他放弃了这套把戏,“背周道而用夏政”,创建了墨家学说,开始另立山头。另立山头之后,墨子建立了一个武功高超的团体,是中国历*早的“黑社会”。这个“黑社会”有完整的组织系统、政治纲领和行动宣言。其高的被称为“巨子”,拥有*。墨子是任“巨子”。与今天为非作歹的黑社会完全不同,墨子的这个“黑社会”基本上是个天使集团,它们集团的口号是:兼爱,利害,非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博爱,要互助互利,要消灭战争。墨子的这个主张连同墨子的组织,在整个战国影响巨大,鼎盛时期有员工上千人。�ツ�子平生几次出国,虽然所走国度和出行气派,跟孔孟相比,略显寒碜,但效用却不可同日而语——每出去一趟,都能救回不少人命。墨子一生一直在做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墨子与他的天使集团努力要建立一个博爱互利的理想社会,要人类兼而爱之,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差别。班固在《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说的是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终日操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墨子的一生都是在为扶危济困而奔走呼号。�ツ�子是一位教育家。人类历史上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就是墨子在30岁前创办的。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ツ�子死后,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全书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 他的信徒组织了一个墨者行会。这个行会里的成员虔诚地秉承墨家的思想传统,躬耕陇亩,身体力行。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从事农业和工艺制造,主要职业是教师、工匠等。他们吃苦耐劳,平时一律短衣草鞋,“串足胼胝,面目黧黑”,以劳动吃苦为高尚之事。他们勤于实验,作战勇敢。�ツ�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 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它不被统治阶级所赏识,到了秦汉,墨学已没有多大影响,墨子的事迹已知之甚少,连史学家司马迁为墨子作传,也寥寥数语。�ツ�子的学说,即使以现代人的观点看,也是光辉灿烂的,但遗憾的是墨子遭遇了一个拒绝天使的时代,他的理想太高贵了,卑微的世道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它。战国后期,墨家的信徒们逐渐转化成两支,其一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另一支则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逐渐远离或者说从来不曾成为政治的中心力量。�ケ咎住赌�子诠解》丛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是墨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本套为《墨子》足本,参考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作出了详细注释和今译,并围绕各章主旨,对墨子故事、墨子名言、墨子智慧进行深入阐发,力求将墨子文字优美、体例完整、风格特异的作品及其智慧思想呈现给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对现代人了解墨家思想的发展,修身处世,都大有益处。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章墨子与墨家()二、墨子年谱()四、墨家学派()一、《墨子》简介()三、《墨子》要籍选介()五、《墨子》的传播与影响 ()一、墨子思想的渊源()三、 墨子的经济思想()五、墨子的科技思想()六、 墨子的教育思想()八、墨子的逻辑思想()九、墨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坦白讲,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我个人感觉略显保守,如果能用更清晰的字体和更现代的图表辅助说明那些复杂的逻辑推导,或许能吸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不过,抛开这些外在的包装不谈,其内容的扎实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作者对于墨家在逻辑学上的贡献,特别是对“名”与“辞”的界定,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梳理,这部分内容读起来,真的像是在欣赏一场古代的逻辑辩论赛,每一个论证步骤都环环相扣,精确得让人不敢置信。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对比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时的那种克制而审慎的态度,没有过度拔高,只是客观地展示了墨家在概念分析上的独特路径。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每当我对某个先秦概念产生疑问时,翻开它总能找到最细致的源头解释。它不是那种读完后可以束之高阁的书,而是需要经常翻阅、时常对照的案头宝典。
评分这本厚厚的书摆在书架上,光是封面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略带古朴的字体,就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我记得当初选它,纯粹是因为对古代思想史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分量十足,这预示着里面必然是干货满满,绝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普及读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概念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学术的严谨,他没有满足于仅仅复述那些耳熟能详的“兼爱非攻”,而是深入挖掘了墨家思想体系内部的逻辑关联。特别是关于“尚贤”和“节用”之间的辩证统一,以前我总觉得它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道德要求,但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历史背景的补充,清晰地勾勒出它们如何共同支撑起墨家对理想社会建构的宏伟蓝图。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拨开了一团迷雾,看到了背后坚实的基础结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琢磨某些关键论断的细微差别,感觉自己的思维也被这本书带着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拉伸和重塑。对于想要真正领会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墨家独特声音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初看之下略显迟缓,大量的篇幅用于文献的细密考证和不同版本间的差异比对,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现代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极大的耐心去适应。但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细致,构建了一个异常坚固的文本基础。我特别想提一下作者对墨家军事理论的解读,通常人们只关注墨家守城的机械技巧,但这本书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伦理基础——为什么墨家如此热衷于“备战”和“反侵略”?作者的论证指向了“兼爱”理念在国家安全层面的具体投射,即对弱小一方的无差别援助,这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鲜且有说服力的视角。它让我看到,墨家并非一群只懂得修器械的“工匠”,而是一群具有深刻人文关怀和国际政治(古代版)理念的“理想主义实践者”。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成功地将墨家从一个历史的符号,还原成了一套完整、自洽且极具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值得反复咀嚼,细细品味其精髓。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展现了墨家学说惊人的系统性和内在一致性。我们常常习惯于将墨家碎片化地理解,认为是技术、军事和道德主张的简单堆砌。然而,作者通过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从宇宙观到认识论,再到政治伦理——将墨子的思想体系严丝合缝地编织在一起。特别是在讨论“非乐”与“节丧”时,作者巧妙地引入了成本效益分析的视角,这在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出现,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并非单纯的节俭,而是一种对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深刻洞察。我甚至开始反思,现代社会中一些看似非理性的消费主义行为,如果用墨家的标准去衡量,将会暴露多少资源浪费。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文字的整理,更是一种思想的“再激活”,它让你能够以一种批判性的、更具历史深度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读完之后,会忍不住想去对比研究一下同时代的儒家思想,看看这种“异道”是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最终让位于另一方的。
评分说实话,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挑战不小”。这可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攀登”。作者的行文风格相当古奥,充满了对原典的精确引用和细致的考据,大量的注释和参注几乎占据了页面的三分之一,足见其下功夫之深。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每一层文字的泥土,试图还原出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墨家“天志”概念的阐释。他没有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后世的“天命”或某种泛神论,而是将其置于墨家社会实践的框架下进行考察,论证了“天志”如何成为约束个体欲望、推动群体利益的强大精神工具。这种将哲学思辨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的分析角度,让我对墨家的实用主义哲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整本书读下来,耗费了我不少精力,但随之而来的那种知识的充盈感和对古代智慧的敬畏感,是其他轻松读物无法比拟的。它要求你全神贯注,甚至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铺垫,但回报是巨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