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书全鉴
定价:38.00元
售价:24.7元,便宜13.3元,折扣65
作者:(汉)班固著 东篱子解译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0224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该书记载了西汉一代的史实,具有重要的史学地位。它对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记述,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著作的典范。
《汉书全鉴》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三个方面对《汉书》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部著作。
目录
目录
纪
高帝纪
——开创基业,一代布衣成帝王 / 2
惠帝纪
——性格懦弱,宽仁之主难作为 / 27
高后纪
——女主临朝,有实无名一女皇 / 34
文帝纪
——以德化民,仁德之帝保民生 / 42
景帝纪
——继往开来,文景之治襄盛世 / 54
武帝纪
——雄材大略,文治武功彪史册 / 64
昭帝纪
——君臣相得,问民疾苦昭日月 / 75
宣帝纪
——权臣辅政,中兴之主有奇功 / 82
元帝纪
——多艺好儒,优游不断败中兴 / 94
成帝纪
——耽于,穆穆天子渐失权 / 105
哀帝纪
——拨乱反正,大略难施空余恨 / 114
平帝纪
——短命傀儡,一生无为作嫁衣 / 124
表
异姓诸侯王表
——异姓封国,廿六王置废兴亡 / 134
诸侯王表
——强弱之变,百年封侯明鉴戒 / 137
志
礼乐志
——久旷大仪,礼乐未立皇权倾 / 146
刑法志
——首开高论,古刑今法凭得失 / 166
传
陈胜传
——揭竿而起,农民起义**人 / 188
项籍传
——楚汉相争,西楚霸王横世出 / 201
韩信传
—— 一代战神,功高震主反被诛 / 226
萧何传
——汉初贤相,保障后方安天下 / 246
张良传
——运筹帷幄,决定千里称谋圣 / 257
霍去病传
——勇冠三军,六击匈奴定乾坤 / 274
霍光传
——匡扶社稷,生前身后尽荣宠 / 284
叙传
——煌煌百篇,综摄西汉百年事 / 308
参考文献 / 31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汉书全鉴》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尤其是东篱子先生的解译部分,简直是化繁为简的典范。我一直觉得研究史书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些晦涩的古文和繁杂的注释,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东篱子的笔法非常流畅,他没有生硬地将原文翻译成现代白话,而是用一种既保留了原意又贴近现代人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举个例子,书中对霍去病征战匈奴的描述,原先读起来总觉得少了些身临其境的感觉,但经过解译后,仿佛能看到当年那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在祁连山下的英姿,那份气势和策略的精妙之处一下子就清晰起来了。这种“化古为今”的能力,绝非易事,足见解译者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匠心。它让历史不再是尘封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尤其欣赏解译者在关键历史节点上的独到见解,那些旁人常常忽略的细节,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光彩,让人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史书的普及读物,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耳边娓娓道来的历史传奇。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全鉴”这类标题的书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内容会过于庞杂,容易失焦。然而,《汉书全鉴》却成功地在广度和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的结构安排极其考究,逻辑线索清晰得令人惊叹。每一卷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自然,仿佛作者深谙读者的认知规律,总能在你感觉需要喘息或深入了解时,提供恰到好处的承接。我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对比不同版本的《汉书》,发现东篱子的解译在保持历史准确性的同时,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他对于不同人物复杂心理的揣摩和剖析,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对于某些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解译者并没有采取简单的褒贬态度,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这种审慎而富有同理心的解读,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思想的碰撞,让人反思历史的必然与偶然。它迫使你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去重新审视那些被反复提及的历史事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值得称赞,这对于一部厚重的历史著作来说,是体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纸张的质感上乘,墨色浓郁适中,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东篱子在解译时巧妙地运用了不同字体的区分,将班固的原著与自己的解读清晰地划分开来,这种视觉上的层次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翻阅脚注或附录来分辨谁在说话,信息流的顺畅让我在沉浸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解译者对读者的尊重。对于那些想深入研究但又缺乏专业古籍阅读训练的爱好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座宝贵的桥梁。它既能让你感受到原著的庄重,又能享受到现代学术研究带来的便捷。可以说,从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你就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部用心之作,而非敷衍的出版物。
评分老实说,阅读历史典籍对我来说,有时是一种“朝圣”般的体验,需要极大的毅力和专注力。但《汉书全鉴》这本书,却让我体验到了一种“轻松的学术探索”。东篱子的解译风格非常接地气,他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把最复杂的权力斗争和最细微的朝堂暗流,用一种近乎叙事文学的笔法呈现出来。他对于人物动机的分析,往往一针见血,不带偏见,却又饱含洞察力。我特别欣赏他处理那些史料记载不一或存在争议的段落时所采取的平衡姿态,他不会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将不同的可能性摆出来,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辨。这种开放性的引导,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参与感,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和分析者。它成功地避开了枯燥乏味的学术堆砌,用引人入胜的故事线串联起浩瀚的史料,让《汉书》这部巨著真正走进了寻常爱好者的内心深处。
评分我是一个对史书的“语境重构”非常看重的读者,一部好的历史解读,不应该仅仅是文字的替换,而应该是对历史场景的重新激活。在这方面,《汉书全鉴》的表现远超预期。东篱子的解译常常会加入一些社会文化背景的补充说明,这些补充并非冗余的插叙,而是恰到好处地将我们拉回到西汉那个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去。例如,当涉及到一些礼仪制度或官僚体系的描述时,解译者总能提供极为精炼的背景知识,使得那些原本空洞的制度名词立刻有了鲜活的血肉。这对于理解汉代政治运作的精髓至关重要。我常常在阅读时想象,如果当年有人能像东篱子这样为我讲解,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效率一定会高出数倍。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更让你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生”,那种对历史驱动力的深度挖掘,令人拍案叫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