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精華課:莊子養性之道 荀子學習之道 孫子韜略之道
定價:35.00元
售價:22.8元,便宜12.2元,摺扣65
作者:墨非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1359988
字數:
頁碼:28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章太炎曾經說過“夫國學者,國傢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源泉,它深植於中華文明的血脈之中,賦予瞭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並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提供瞭不竭的動力。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不同國度的文化與文明交織碰撞,相映生輝,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韆年悠久的文化,創造瞭光輝燦爛的文明,而國學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就好比鑲嵌在古老文明之邦上的璀璨明珠,其耀眼的智慧之光足以穿透曆史的時空,我們迴顧曆史、放眼未來,麵嚮更廣闊的天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五韆年的文化大多蘊藏在國學經典著作之中,《莊子》、《荀子》、《孫子兵法》是春鞦戰國時期百傢爭鳴的産物,分彆代錶瞭道傢、儒傢、兵傢的經典學說。這三部曠世奇書內容涵蓋修心養性、學習正身、兵法韜略等內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産生瞭無可估量的影響,對於現代人而言,研習和閱讀這些經典著作,既是一種文化尋根的需要,又是我們審視自身,涵養心性,解決生活工作中各種問題的需要。��
道傢學派的代錶人物莊子既是位哲人,也是個智者,他用睿智的思想和生花妙筆為我們構築瞭一個自然、寜和、神奇、美麗的世界,暢遊其中,處處鳥語花香,處處體現的是天地之美。莊子在這樣的世界裏找到瞭自己的精神傢園,得到瞭真正的快樂和自由。莊子的世界是純粹的,不惹塵埃的,與我們眼前熱鬧喧囂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的世界裏充滿瞭壓力、紛爭和各種苦惱,我們的身體被物質海洋所淹沒,我們的心靈被貪欲、私欲所占據,我們的眼睛被繁華而又光怪陸離的景象所,所以在莊子悠然垂釣之際,我們為外物耗竭瞭體力和心力,甚至陷入迷茫。閱讀莊子、解析莊子,與莊子隔空對話,我們將放慢匆匆奔跑的腳步,重新調整呼吸的節奏,營造淡然寜謐的心境,建立健康和諧的生活方式,找到簡單純粹的快樂和幸福。��
像莊子一樣懷著赤子之心感悟生活,我們的生命也將變得豐盈和美麗。有瞭良好的心境和恬淡的心態,我們可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與工作之中,開創嶄新的人生。荀子作為一名教育大傢,為我們提供瞭不少可參考的學習方法,其名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鍥而捨之,朽木不摺;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膾炙人口,至今讀來仍讓人迴味無窮。孫子的用兵思想和韜略之道是非常實用的人生寶典。��
總之,精品國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組成部分,可廣泛應用於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品讀國學經典,與莊子暢談人生的意義和彆樣追求,我們的心境將變得開闊和明朗,嚮荀子和孫子取經,盡情遨遊學海、徵戰職場,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格外輕鬆和愜意。希望本書能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感受,使你在品賞國學傳統文化之時,找到怡情養性、快樂工作和生活的方法。
目錄
莊子養性之道
章大道至簡:去掉外飾,還其本質
1 保持真我本色,成就美好的自己
2 放棄不切實際的追求
3 外化而不內化
4 聆聽天籟,感受和諧之美
5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
6 迴歸初心,做成人世界裏的頑童
7 越過文化樊籬,悠然見南山
8 隔岸看焰火,悠然以遊世
9 大道至簡,大美天成
10 遵循天性,不為外物所纍
第二章見素抱樸:淡泊名利,卸下心靈負荷
1 且將浮名換淺唱
2 看淡世間浮華,拋卻功利心
3 莫把財富當成人生高追求
4 無欲則剛,少一點欲望就少一些煩惱
5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驚喜
6 放下即擁有
7 淡泊以明誌,寜靜以緻遠
8 剋製權欲,無爭心自清
9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釣鈎
第三章逍遙達生:崢嶸歲月,安然靜好
1 擁有平常心,笑看雲捲雲舒
2 樂觀麵對坎坷,歲寒方知鬆柏茂
3 知惑纔能不惑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 福禍相倚,處之泰然
6 驕傲自滿,天地便小瞭
7 在嘲笑中奮然前行
8 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生
9 不為物纍,放飛心靈
10 獨立不遷,是謂至貴
第四章境隨心轉:境界高遠,心寬天地寬
1 有一種境界叫作忘我
2 超脫曠達,不畏風雨
3 內在美勝過外在美
4 至高之境:榮辱毀譽不掛心,功名私念皆可拋
5 境界高低取決於眼光和認識
6 清靜修心,無為養性
7 正確看待生死
8 保持本色,簡單快樂
9 用敬畏之心善待生命
荀子學習之道
第五章開捲有益:馬欲奔馳自奮蹄,人求上進多讀書
1 終身學習,終生受益
2 人纔代代無窮已,青齣於藍勝於藍
3 是書香能鑄魂
4 學習是正己修身之本
5 成纔之路,後天教育比天資更重要
6 君子為學在於行
7 知識改變命運,智慧點亮人生
8 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方可達禮
9 讀書的厚度決定做人的高度
第六章學習有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
1 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學
2 善學勝於苦學
3 學會藉力於物
4 隻專注於一個目標
5 學習在於點滴積纍
6 懂得嚮良師取經,就好比立於巨人之肩
7 生活是好的課堂
8 從經典著作中汲取營養
9 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10 為學切忌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第七章贏在心態:治學求知,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1 天道酬勤,努力耕耘必有碩果
2 堅持不懈纔能成為後的勝者
3 欲速則不達,為學需要腳踏實地
4 學問就是多學多問
5 盡信書不如無書
6 打破知識束縛,增益新知
7 像匠人那樣精益求精
8 學貴有誌,不能隻做錶麵功夫
第八章修身立世:以德為行,以學為上
1 勿以善小而不為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 近硃者赤近墨者黑,須慎重
4 良禽擇木而棲,良纔擇鄰而居
5 不要和無禮之人爭辯
6 堅守信念,成就品格
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利於行
8 高尚的品質恒久如一,永不褪色
孫子韜略之道
第九章競爭寶典:提升核心優勢,亮劍職場
1 和時間賽跑,做職場快馬
2 與其費力彌補短闆,不如將長處發揮到
3 主動齣擊永遠好過被動挨打
4 機遇隻鍾情於有準備的人
5 把自己培養成德智兼備的將帥之纔
6 比彆人多一些籌碼,創造自己的附加值
7 積極展現自己,讓自己閃光
8 實力纔是不變的王道
第十章談判藝術:拆掉心牆,讓溝通暢通無阻
1 知己更要知彼
2 冷靜應對爭執,給情緒一個緩衝期
3 行動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4 用和氣代替惡言,化乾戈為玉帛
5 以柔剋剛,用智慧解決問題
6 讀懂對方心理,實現零距離溝通
7 做好準備,促成談判
第十一章處世之道:寬厚待人,踏實做事
1 地低成海,屈伸自如
2 成熟的標誌是謹言慎行
3 與同事相處要“因人製宜”
4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分心平氣和
5 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行動
6 貪圖小利必吃大虧
第十二章生存法則:居安思危,積極進取
1 人生大的危機就是沒有危機感
2 彆讓弱點變成你的軟肋和硬傷
3 守住安全紅綫,切忌見利忘害
4 創新是提升職場適應力的利器
5 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團隊閤作
6 正確認識自己,找準人生坐標
7 不能讓環境適應自己,而要主動適應環境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與市麵上許多宣揚極度個人主義的當代哲學著作不同,這套書裏關於社會契約與集體責任的探討,展現齣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集體主義智慧。它沒有迴避個體價值的重要性,但更強調個體隻有融入到良善的社會結構中,纔能實現真正的自我完善。特彆是對“兼愛非攻”思想的現代闡釋,作者巧妙地將其從單純的道德倡議提升到瞭可行性的社會治理層麵,充滿瞭建設性和前瞻性。這種平衡之道,既尊重瞭個人的自由意誌,又強調瞭維護社會和諧的必要性,讀起來讓人深思:一個真正有序且充滿活力的社會,其根基究竟在哪裏?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且充滿人文關懷的答案,它鼓勵我們跳齣小我,去思考更宏大的“我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側重於學習方法論的書籍,對於長期睏擾於效率低下的我來說,簡直是一劑猛藥。它完全顛覆瞭我過去那種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學習習慣。作者通過對古代學者治學過程的梳理,提煉齣瞭一套強調“融會貫通”和“內化吸收”的方法。書中有大量的篇幅分析瞭如何構建知識體係,如何通過提問來驅動學習的深度,這一點非常具有啓發性。它引導讀者從“我學到瞭什麼”轉嚮“我能用這些知識做什麼”,這種導嚮性的轉變是革命性的。讀完後,我立刻嘗試用書中的方法重新梳理瞭我正在進行的一個項目,效果立竿見影,不僅效率提高瞭,對知識的掌握也達到瞭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感覺自己真正掌握瞭“如何學習”的鑰匙。
評分我最近讀到一本關於古代軍事思想的著作,它對“知彼知己”的闡述簡直是入木三分,讀起來讓人茅塞頓開。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對《孫子兵法》的字麵解讀上,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案例,深入剖析瞭戰略部署背後的深層邏輯。特彆是書中對於“勢”的運用,那種運籌帷幄、以微知著的描繪,讓原本枯燥的軍事理論變得鮮活而富有張力。我個人感觸最深的是,它不僅僅是教人如何“打仗”,更是提供瞭一種在復雜環境中審時度勢、製定全局規劃的思維模型。這種思維框架的構建,對於處理日常生活和職業發展中的諸多難題,都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閤上書本,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刀光劍影,而是清晰的脈絡和堅定的信念,真正體會到瞭“兵者詭道也”的精妙所在,讓人佩服不已。
評分這本書裏關於個人修養和道德實踐的論述,風格極其鮮明,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說教式的語氣,反而像一位經驗老到的長者,用最樸素的語言揭示瞭最深刻的道理。我尤其欣賞它對“仁義”的細緻拆解,它強調的不是僵硬的教條,而是發自內心的體察與踐行。書中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部分,提倡一種“恕”的智慧,即推己及人,這種超越時代的共情能力,在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心靈得到瞭一次徹底的洗滌,那些日常生活中積纍的煩躁和不甘,似乎都隨著文字的流動被輕輕拂去瞭。它提供的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源泉,讓你在麵對外界的喧囂和誘惑時,能夠堅守住自己的那一方淨土,活得更真實、更坦蕩。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匠心獨運,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瞭撲麵而來的古樸與典雅。厚重的紙張質感,配閤著淡雅的米黃色調,仿佛能透過封麵就窺見先哲們的智慧光芒。特彆是字體排版,既保留瞭傳統書法的美感,又在現代印刷工藝的加持下顯得清晰易讀,這對於我們這些追求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的用心,比如書脊上的燙金工藝,低調卻不失莊重,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人的精神對話。這本書的整體視覺效果,就已經為接下來的閱讀鋪設瞭一條寜靜而緻遠的基調,讓人不由自主地就沉浸到對古代思想的探索之中。說實話,現在市麵上很多國學書籍在設計上過於追求花哨,反而失去瞭沉澱感,但這一套書,成功地找到瞭平衡點,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審美的考量,讓人愛不釋手,值得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