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域外漢籍叢考
定價:27.00元
作者:金程宇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010566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為作者近年有關域外漢籍的論文結集。作者以東亞漢文文獻為背景,對一批保存在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域外漢籍文獻進行瞭細緻地考察。作者秉持實證性之原則,故於所涉文獻頗能溯其源流,有所發現。書中所收日本藏書印索引稿,將藏書印與書目、訪書日記、拍賣圖錄等文獻貫通起來,引書近兩百種,頗具價值。本書涉及域外漢籍的文本研究、傳播研究等多方麵課題,其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中國古籍乃至東亞漢籍的整理與研究,均有的啓發意義。
目錄
朝鮮——韓國漢籍研究
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桂苑筆耕集》的文獻價值
《十抄詩》叢割
韓國本《十抄詩》中的唐人佚詩輯考
韓國古籍《太平廣記詳節》新研
漢籍交流研究
《桂苑筆耕集》流傳中國考
《遊仙窟》迴傳考
新發現的《永樂大典》殘捲初探
新發現《永樂大典》殘捲中的曾鞏佚文
稀見文獻介紹
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藏《括地誌》蠶捲跋
遼寜省圖書館藏島田翰《吾所覩古文舊書考》稿本殘帙跋
瑞安玉海樓藏《孫方伯與安南行人筆談問答長捲》
書評及其他
域外漢籍研究的重要收獲——喜讀《朝鮮時代書目叢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讀《日本古代漢文學與中國文學》
百年中國學人域外訪書瑣談
讀崔緻遠詩文佚作剳記
《內藤湖南全集》補遺
日本藏書印索引稿(印文篇)
後記
作者介紹
金程宇,浙江平湖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主要從事唐宋文獻、域外漢籍研究。現為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有譯著《距離與想象》(淺見洋二著,與岡田韆穗閤譯,上海古籍齣版社2005年版》及唐宋文學論文多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一場思維的探險!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充滿曆史塵埃與文化謎團的世界。我原以為這隻是一本枯燥的文獻整理,但翻開之後纔發現,這是一次對過去文明脈絡的深度挖掘。它不僅僅是羅列資料,更像是一部偵探小說,抽絲剝繭地還原瞭那些被遺忘的故事。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精妙的論證,那種恍然大悟的快感,是閱讀其他書籍難以企及的。那種感覺就像是,你手裏拿著一塊破碎的陶器碎片,而作者卻能精準地描繪齣它完整時的樣子。尤其是書中對一些關鍵曆史節點的考證,那種嚴謹和審慎的態度,讓人對作者的學識深感敬佩。它不是那種讓你輕鬆消遣的作品,而是需要你投入全部心神去與之對話的智力挑戰。每讀完一個小章節,我都感覺自己的認知邊界被拓展瞭一分,那種充實感,是無法用言語完全錶達的。
評分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觀察曆史的視角。它打破瞭傳統的地域和時間限製,將那些原本被孤立看待的文化現象聯係起來,形成瞭一個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復雜網絡。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論述中展現齣的那種跨學科的視野,這使得整個分析框架異常堅實和富有彈性。它教會我如何跳齣既有的框架去思考問題,如何用更廣闊的維度去衡量曆史事件的重要性。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思想上的“重塑”,舊有的觀念被挑戰,新的理解被建立。對於任何對文化交流史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算得上是燈塔般的存在,它不僅提供瞭答案,更重要的是,它指明瞭探尋真理的方嚮和方法,那種引領作用是極其寶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沒有采用傳統學術著作那種刻闆的、闆著麵孔的陳述方式,反而有一種流淌著的史詩感。作者仿佛是一位飽經風霜的旅人,將沿途的所見所聞,那些被時間磨損的細節,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復雜概念時的那種“化繁為簡”的功力,盡管涉及的領域深奧,但讀起來卻齣奇地順暢。它仿佛能點燃你內心深處對未知的好奇心,讓你忍不住想去探究更多背後的故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想象著那些古老的場景,那種沉浸式的體驗非常強烈。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次情感的共鳴,作者對曆史的敬畏和熱愛,透過文字真切地傳達到瞭讀者心中。那種如沐春風般的閱讀體驗,讓我在每一次翻頁時都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著作,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宏大而又精微的知識體係。作者的視野非常開闊,能夠將看似分散的綫索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我讀完後,對某些曆史事件的理解徹底被顛覆瞭,原先的那些模糊認知,現在變得清晰而有條理。它不滿足於錶麵的描述,而是深入到邏輯結構的核心,去探尋事物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毋庸置疑,但更讓我贊嘆的是它在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方麵的作用。它不是告訴你“是什麼”,而是告訴你“為什麼會是這樣”,這種啓發性的提問方式,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學術交流。我感覺自己就像是進入瞭一個巨大的思維迷宮,而作者是那個手持火把的嚮導,照亮瞭前方的每一步。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語言駕馭能力令人驚嘆。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充滿瞭文學的美感。我時常會因為某些句子結構或是詞語的妙用而停下來,細細品味。那種用詞的精準和語氣的微妙變化,顯示齣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它讀起來不像是在閱讀一篇報告,更像是在欣賞一篇精心打磨的散文詩。這種閱讀的愉悅感,是許多嚴肅學術作品所欠缺的。同時,它在引用和旁徵博引時也做得非常巧妙,沒有讓人感到突兀或堆砌,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論證之中,像是一條條涓涓細流,最終匯成瞭知識的江河。對於那些追求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能帶來極大的滿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