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炉夜话
定价:39.60元
作者:(清)王永彬,雷明君评
出版社: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40338923
字数:249000
页码:33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的文学品评著作,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主旨,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含义,其独到见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奇书。这本书是清朝王永彬“于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一经堂”完成,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全书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奇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清)王永彬,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王氏后人称其宜山公,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王朝。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78岁。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真是炉火纯青,每一次情节的推进都像慢炖的砂锅汤,浓郁而醇厚。作者似乎对人性的幽微之处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笔下的人物即便处于最平凡的境遇,也迸发出令人难忘的生命力。我特别欣赏那种不动声色的描写技巧,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对话都饱含深意,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时间的打磨。读到中间部分时,我甚至感觉到自己完全沉浸在了那个构建出来的世界里,与角色们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尤其是对环境的细致描摹,那种光影、气味和声音的交织,立体得让人几乎可以伸手触摸。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现在很多快餐式阅读难以给予的。它不是那种追求瞬间爆炸的爽文,而更像是一段需要耐心品味的旅程,每一次回味都能咂摸出新的滋味。作者的叙事线索编织得极其精妙,看似散落的片段,到最后却能严丝合缝地汇聚成一个宏大而完整的主题,这种结构上的精巧,让人不得不佩服其功力。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是一场文字的盛宴,充满了老派文人的那种克制而又内敛的优雅。我很少看到有作者能将古典韵味与现代情感表达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它的句子结构往往比较长,但绝不拖沓,反而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曲悠扬的古琴曲,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没有冗余的音节。特别是那些描绘人物内心挣扎的段落,作者惯用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那种复杂纠结的情绪描绘得纤毫毕现,但又留给读者极大的解读空间。它拒绝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你去探索和感受。这种阅读的“参与感”是极其宝贵的。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阅读某些段落,试图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考量。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书,它更像一本工具书,值得反复研读,每次都能发现新的光芒。这种文学上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将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评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把握,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几乎要透过纸面溢出来。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将历史的脉络巧妙地融入到个体命运的叙事之中。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特定年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精神状态以及无形中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巨大压力。作者显然做了大量的功课,但处理得极其高明,所有的背景信息都服务于故事和人物的塑造,从未喧宾夺主。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读者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无痛的、沉浸式的历史学习。我尤其喜欢它对“记忆”与“遗忘”这一主题的处理,那些关于旧日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残酷碰撞,产生了强烈的张力。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如何被历史塑造,又是如何试图在历史的洪流中保留自我印记的。这种哲学层面的探讨,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小说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久违的、近乎于“哲学沉思”的阅读体验,它探讨的主题非常宏大,聚焦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与连接。作者的笔触冷静而克制,即便是描写最激烈的情感冲突,也保持着一种超然的观察者视角,让人能从一个更冷静的层面去审视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它不迎合读者的情绪,不提供廉价的安慰,而是直指人性的幽深处,提出尖锐的问题,比如存在的意义、短暂的幸福与永恒的虚无之间的辩证关系。我合上书页时,并没有感到故事的完结,反而感觉自己被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思辨空间,那些关于“我们为何在此”的追问萦绕不去。这种深刻的内省力量,是衡量一部伟大作品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故事,更是提供了一套审视世界的独特视角,这种视角是沉重但极其宝贵的精神馈赠。
评分这部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强烈的实验性和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解构。它大胆地采用了非线性的时间结构,像是打碎了的镜子,读者需要自己去拼凑出完整的画面。起初阅读时,可能会感到一丝迷茫,因为信息是碎片化的,场景之间的跳跃性很大,这要求读者必须全神贯注,时刻保持对上下文的追踪。然而,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那种解谜般的乐趣便油然而生。每一次线索的串联,都会带来一次“啊哈”的顿悟时刻,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是阅读其他作品时很少能体验到的。作者似乎在挑战读者的耐心和理解力,但最终的回报是丰厚的——你获得了一个更复杂、更真实、更接近生活本质的认知图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无数个不按顺序发生的片段组成的。这种结构上的创新,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艺术野心和驾驭复杂材料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