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域外漢籍叢考
定价:27.00元
作者:金程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010566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近年有关域外汉籍的论文结集。作者以东亚汉文文献为背景,对一批保存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域外汉籍文献进行了细致地考察。作者秉持实证性之原则,故于所涉文献颇能溯其源流,有所发现。书中所收日本藏书印索引稿,將藏书印与书目、访书日记、拍卖圖录等文献贯通起来,引书近两百种,颇具价值。本书涉及域外汉籍的文本研究、传播研究等多方面课题,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古籍乃至东亚汉籍的整理与研究,均有的启发意义。
目录
朝鲜——韩国汉籍研究
 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桂苑笔耕集》的文献价值
 《十抄诗》叢割
 韩国本《十抄诗》中的唐人佚诗辑考
 韩国古籍《太平广记详节》新研
汉籍交流研究
 《桂苑笔耕集》流传中国考
 《游仙窟》回传考
 新发现的《永乐大典》残卷初探
 新发现《永乐大典》残卷中的曾鞏佚文
稀见文献介绍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藏《括地志》蚕卷跋
 辽宁省图书馆藏岛田翰《吾所覩古文舊书考》稿本残帙跋
 瑞安玉海楼藏《孙方伯与安南行人笔谈问答长卷》
书评及其他
 域外汉籍研究的重要收获——喜读《朝鲜時代书目叢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
 百年中国学人域外访书琐谈
 读崔致远诗文佚作剳记
 《内藤湖南全集》补遗
日本藏书印索引稿(印文篇)
后记
作者介绍
金程宇,浙江平湖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唐宋文献、域外汉籍研究。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有译著《距离与想象》(浅见洋二著,与岡田千穗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及唐宋文学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令人耳目一新。它没有采用传统学术著作那种刻板的、板着面孔的陈述方式,反而有一种流淌着的史诗感。作者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旅人,将沿途的所见所闻,那些被时间磨损的细节,娓娓道来。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尽管涉及的领域深奥,但读起来却出奇地顺畅。它仿佛能点燃你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心,让你忍不住想去探究更多背后的故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想象着那些古老的场景,那种沉浸式的体验非常强烈。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透过文字真切地传达到了读者心中。那种如沐春风般的阅读体验,让我在每一次翻页时都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维的探险!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尘埃与文化谜团的世界。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枯燥的文献整理,但翻开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次对过去文明脉络的深度挖掘。它不仅仅是罗列资料,更像是一部侦探小说,抽丝剥茧地还原了那些被遗忘的故事。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论证,那种恍然大悟的快感,是阅读其他书籍难以企及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手里拿着一块破碎的陶器碎片,而作者却能精准地描绘出它完整时的样子。尤其是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考证,那种严谨和审慎的态度,让人对作者的学识深感敬佩。它不是那种让你轻松消遣的作品,而是需要你投入全部心神去与之对话的智力挑战。每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拓展了一分,那种充实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语言驾驭能力令人惊叹。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充满了文学的美感。我时常会因为某些句子结构或是词语的妙用而停下来,细细品味。那种用词的精准和语气的微妙变化,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它读起来不像是在阅读一篇报告,更像是在欣赏一篇精心打磨的散文诗。这种阅读的愉悦感,是许多严肃学术作品所欠缺的。同时,它在引用和旁征博引时也做得非常巧妙,没有让人感到突兀或堆砌,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论证之中,像是一条条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知识的江河。对于那些追求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能带来极大的满足。
评分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精微的知识体系。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能够将看似分散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读完后,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理解彻底被颠覆了,原先的那些模糊认知,现在变得清晰而有条理。它不满足于表面的描述,而是深入到逻辑结构的核心,去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毋庸置疑,但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在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方面的作用。它不是告诉你“是什么”,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种启发性的提问方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交流。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思维迷宫,而作者是那个手持火把的向导,照亮了前方的每一步。
评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历史的视角。它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将那些原本被孤立看待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复杂网络。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跨学科的视野,这使得整个分析框架异常坚实和富有弹性。它教会我如何跳出既有的框架去思考问题,如何用更广阔的维度去衡量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思想上的“重塑”,旧有的观念被挑战,新的理解被建立。对于任何对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算得上是灯塔般的存在,它不仅提供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它指明了探寻真理的方向和方法,那种引领作用是极其宝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