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名家书画 宋词
定价:52.00元
作者:迟乃义,铂淳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010940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名家书画(宋词)》(作者迟乃义、铂淳)是“名家书画”系列中的一种,以中华书局版《全宋词》为底本,精心挑选了100首宋词作品,除撰写词作者生平及赏析文字外,对词牌和部分字词进行注释,书中配有当代知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并过录了书画释文,以期为读者阅读和欣赏提供更多的信息。本书采用16开四色印刷,印制精美,适合家庭和图书馆收藏。
目录
王禹□点绛唇·感兴(雨恨云愁)寇准江南春(波渺渺)林逋相思令(吴山青)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碧云天)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海潮(东南形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张先菩萨蛮(藕丝衫剪猩红窄)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踏莎行(小径红稀)山亭柳·赠歌者(家住西秦)破阵子·春景(燕子来时新社)张界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沁园春(孤馆灯青)西江月(照野猕猕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江城子·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行香子(树绕村庄)贺铸青玉案·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周邦彦苏幕遮·般涉(燎沉香)少年游(并刀如水)蝶恋花·秋思(月皎惊乌栖不定)叶梦得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小院雨新晴)曹组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凤凰台上忆(香冷金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武陵春·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岳飞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康与之长相思·游西湖(南高峰)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清平乐·夏日游湖(恼烟撩露)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十里西畴熟稻香)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偶听松梢扑鹿)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千峰云起)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连云松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刘辰翁柳梢青·春感(铁马蒙毡)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一片春愁待酒浇)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张炎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本来是冲着书名里“宋词”两个字来的,想找一些精美的宋词手稿或与词意相关的配图。然而,这本书在诗词部分的呈现方式却给了我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没有把宋词简单地当作文字来展示,而是将词的意境与当时的绘画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收录了苏轼某首豪放词时,配上的画作往往是气势磅礴,线条粗犷有力的,这极大地增强了词作的情感张力。这种跨媒介的解读方式,让我对一些原本感觉比较抽象的词句有了更具体的形象感知。阅读过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出当时词人面对的场景是如何被画家捕捉并定格的。这本书的编辑显然对宋代的文化氛围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声(词)与色(画)”交融的立体空间,让我不再是孤立地欣赏文字,而是感受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群体的集体心绪和审美取向。
评分我最近开始尝试自己动笔临摹一些古画,这本书的收录角度对我的帮助简直是太大了。它不像有些画册只是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非常细致地梳理了不同流派和不同时期书画家的风格演变脉络。比如,它对宋徽宗瘦金体的解析,不仅仅是展示了字形,更结合了他当时的政治哲学来阐述那种“清雅入骨”的艺术追求。更让我惊喜的是,它附带了一些关于用笔技巧的分析图解,虽然文字描述不多,但配合着局部放大的图例,比我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笔法口诀要直观得多。我特别是对比了南宋院体画和民间画派在构图上的差异,书中通过对比的形式,把那些微妙的差别清晰地呈现出来,这对于理解“形神兼备”的真正含义,提供了极佳的参照。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艺术导师,循循善诱,引导着我从“看画”进入到“懂画”的层面,让我对传统技法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让我非常信服,我平日里会阅读一些专业的艺术史论著,通常这类大众向的画册在考证方面会比较薄弱,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一幅作品的署名、年代考证、乃至所使用的介质(绢本、纸本等)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而且注释部分的信息量很大,引用了许多我未曾见过的古代文献资料作为佐证。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某位不太知名的州府画家时,能够穿插描述当时地方的文化风尚,使得这位艺术家的地位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了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这种深挖文化土壤的写作手法,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远超过了一般图录的范畴。它不仅仅是“展示”,更是在“叙述”艺术背后的历史逻辑和人文关怀,对于希望建立扎实艺术知识体系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名家书画 宋词》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它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调,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感,而不是那种廉价的雪白。封面采用的是烫金工艺,字体古朴典雅,即便是初次接触传统艺术的人,也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那种内敛的精致。我特别留意了内页的印刷,尤其是那些名家画作的复刻,色彩还原度极高,墨韵的层次感和笔触的飞白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透过纸张去看,都能感受到原作的气韵。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更像是一次对古代审美情趣的深度沉浸。书中的版式布局也十分合理,留白得当,使得每一幅作品都能独立呼吸,不显得拥挤。我甚至花了好长时间研究了其中几幅宋代山水画的细节,那云雾缭绕的处理,简直是鬼斧神工。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完全配得上它所收录的内容的价值,称得上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拿在手里把玩,心情都会跟着平静下来。
评分从纯粹的阅读感受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宁静而悠远的。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种需要慢阅读的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书中的排版采用了大量的竖排文字,配合着大开本的画面,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翻阅的速度。我试着在傍晚时分,只开一盏暖色调的台灯来阅读,那种光影落在那些水墨之间,带来的氛围感是任何高清数码屏幕都无法替代的。它仿佛自带一种魔力,能够过滤掉外界的喧嚣,只留下人与古人之间关于美的纯粹对话。这本书的整体气质是沉稳、内敛且充满智慧的,它不哗众取宠,只是默默地呈现着那个时代最精华的精神产物。每次合上它,都有一种长久地沉浸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获得片刻的超脱与宁静,这也许就是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