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名傢書畫 宋詞
定價:52.00元
作者:遲乃義,鉑淳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1010940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名傢書畫(宋詞)》(作者遲乃義、鉑淳)是“名傢書畫”係列中的一種,以中華書局版《全宋詞》為底本,精心挑選瞭100首宋詞作品,除撰寫詞作者生平及賞析文字外,對詞牌和部分字詞進行注釋,書中配有當代知名書畫傢的書畫作品,並過錄瞭書畫釋文,以期為讀者閱讀和欣賞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書采用16開四色印刷,印製精美,適閤傢庭和圖書館收藏。
目錄
王禹□點絳唇·感興(雨恨雲愁)寇準江南春(波渺渺)林逋相思令(吳山青)範仲淹蘇幕遮·懷舊(碧雲天)漁傢傲·鞦思(塞下鞦來風景異)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海潮(東南形勝)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張先菩薩蠻(藕絲衫剪猩紅窄)晏殊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踏莎行(小徑紅稀)山亭柳·贈歌者(傢住西秦)破陣子·春景(燕子來時新社)張界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宋祁玉樓春·春景(東城漸覺風光好)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蝶戀花(越女采蓮鞦水畔)玉樓春(彆後不知君遠近)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颱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麯)魏夫人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裏)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沁園春(孤館燈青)西江月(照野獼獼淺浪)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蔔算子(缺月掛疏桐)阮郎歸·初夏(綠槐高柳咽新蟬)江城子·獵詞(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蝶戀花·春景(花褪殘紅青杏小)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秦觀鵲橋仙(縴雲弄巧)踏莎行(霧失樓颱)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行香子(樹繞村莊)賀鑄青玉案·橫塘路(淩波不過橫塘路)周邦彥蘇幕遮·般涉(燎沉香)少年遊(並刀如水)蝶戀花·鞦思(月皎驚烏棲不定)葉夢得鷓鴣天(一麯青山映小池)南鄉子·自後圃晚步湖上(小院雨新晴)曹組如夢令(門外綠陰韆頃)趙佶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鳳凰颱上憶(香冷金猊)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鞦)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武陵春·春晚(風住塵香花已盡)聲聲慢(尋尋覓覓)李重元憶王孫·春詞(萋萋芳草憶王孫)陳與義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嶽飛滿江紅·寫懷(怒發衝冠)康與之長相思·遊西湖(南高峰)硃淑真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清平樂·夏日遊湖(惱煙撩露)陸遊鷓鴣天(懶嚮青門學種瓜)釵頭鳳(紅酥手)蔔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訴衷情(當年萬裏覓封侯)範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十裏西疇熟稻香)楊萬裏昭君怨·賦鬆上鷗(偶聽鬆梢撲鹿)嚴蕊蔔算子(不是愛風塵)張孝祥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醜奴兒·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韆峰雲起)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颱下清江水)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韆樹)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連雲鬆竹)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彆枝驚鵲)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裏挑燈看劍)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西江月·遣興(醉裏且貪歡笑)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韆古江山)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薑夔揚州慢(淮左名都)吳文英風入鬆(聽風聽雨過清明)劉辰翁柳梢青·春感(鐵馬濛氈)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一片春愁待酒澆)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張炎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純粹的閱讀感受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寜靜而悠遠的。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這種需要慢閱讀的藝術品,本身就是一種奢侈的享受。書中的排版采用瞭大量的竪排文字,配閤著大開本的畫麵,讓人不自覺地放慢瞭翻閱的速度。我試著在傍晚時分,隻開一盞暖色調的颱燈來閱讀,那種光影落在那些水墨之間,帶來的氛圍感是任何高清數碼屏幕都無法替代的。它仿佛自帶一種魔力,能夠過濾掉外界的喧囂,隻留下人與古人之間關於美的純粹對話。這本書的整體氣質是沉穩、內斂且充滿智慧的,它不嘩眾取寵,隻是默默地呈現著那個時代最精華的精神産物。每次閤上它,都有一種長久地沉浸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獲得片刻的超脫與寜靜,這也許就是它最打動我的地方吧。
評分這本《名傢書畫 宋詞》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時候就感覺它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非常考究,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調,仿佛帶著歲月的沉澱感,而不是那種廉價的雪白。封麵采用的是燙金工藝,字體古樸典雅,即便是初次接觸傳統藝術的人,也能感受到它散發齣的那種內斂的精緻。我特彆留意瞭內頁的印刷,尤其是那些名傢畫作的復刻,色彩還原度極高,墨韻的層次感和筆觸的飛白處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透過紙張去看,都能感受到原作的氣韻。對於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視覺享受,更像是一次對古代審美情趣的深度沉浸。書中的版式布局也十分閤理,留白得當,使得每一幅作品都能獨立呼吸,不顯得擁擠。我甚至花瞭好長時間研究瞭其中幾幅宋代山水畫的細節,那雲霧繚繞的處理,簡直是鬼斧神工。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完全配得上它所收錄的內容的價值,稱得上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拿在手裏把玩,心情都會跟著平靜下來。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是衝著書名裏“宋詞”兩個字來的,想找一些精美的宋詞手稿或與詞意相關的配圖。然而,這本書在詩詞部分的呈現方式卻給瞭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它沒有把宋詞簡單地當作文字來展示,而是將詞的意境與當時的繪畫風格緊密地結閤起來。例如,收錄瞭蘇軾某首豪放詞時,配上的畫作往往是氣勢磅礴,綫條粗獷有力的,這極大地增強瞭詞作的情感張力。這種跨媒介的解讀方式,讓我對一些原本感覺比較抽象的詞句有瞭更具體的形象感知。閱讀過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齣當時詞人麵對的場景是如何被畫傢捕捉並定格的。這本書的編輯顯然對宋代的文化氛圍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成功地構建瞭一個“聲(詞)與色(畫)”交融的立體空間,讓我不再是孤立地欣賞文字,而是感受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群體的集體心緒和審美取嚮。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讓我非常信服,我平日裏會閱讀一些專業的藝術史論著,通常這類大眾嚮的畫冊在考證方麵會比較薄弱,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每一幅作品的署名、年代考證、乃至所使用的介質(絹本、紙本等)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而且注釋部分的信息量很大,引用瞭許多我未曾見過的古代文獻資料作為佐證。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某位不太知名的州府畫傢時,能夠穿插描述當時地方的文化風尚,使得這位藝術傢的地位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瞭更宏大的曆史背景中去審視。這種深挖文化土壤的寫作手法,讓這本書的厚度遠遠超過瞭一般圖錄的範疇。它不僅僅是“展示”,更是在“敘述”藝術背後的曆史邏輯和人文關懷,對於希望建立紮實藝術知識體係的讀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評分我最近開始嘗試自己動筆臨摹一些古畫,這本書的收錄角度對我的幫助簡直是太大瞭。它不像有些畫冊隻是簡單地羅列作品,而是非常細緻地梳理瞭不同流派和不同時期書畫傢的風格演變脈絡。比如,它對宋徽宗瘦金體的解析,不僅僅是展示瞭字形,更結閤瞭他當時的政治哲學來闡述那種“清雅入骨”的藝術追求。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附帶瞭一些關於用筆技巧的分析圖解,雖然文字描述不多,但配閤著局部放大的圖例,比我看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筆法口訣要直觀得多。我特彆是對比瞭南宋院體畫和民間畫派在構圖上的差異,書中通過對比的形式,把那些微妙的差彆清晰地呈現齣來,這對於理解“形神兼備”的真正含義,提供瞭極佳的參照。這本書的實用性遠超我的預期,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藝術導師,循循善誘,引導著我從“看畫”進入到“懂畫”的層麵,讓我對傳統技法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