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列子与我聊修身/国学今用系列
定价:38.00元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4530815
字数:
页码:2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列子与我聊修身/国学今用系列》内容包括:列子与我聊顺应自然、列子与我聊顺随人性、列子与我聊保持虚静、列子与我聊顺命安时;列子与我聊重生贵己;列子与我聊说话艺术;列子与我聊智愚之道、列子与我聊真伪之辨。
目录
章 列子与我聊顺应自然
观于吕梁,水到渠成
剑不,自然有道
盗天致富,万物归一
顺应天命,乐而无忧
歧道亡羊,列子乘风
伯牙鼓琴,融己于物
偃师造人,各得其所
匏巴鼓琴,乐变四季
三年一叶,自然演化
第二章 列子与我聊顺随人性
文子止盗,仁教之政
列子适齐,中道悟知
南国北国,顺随民俗
杨朱学乖,自然而为
梁鸯驯兽,不逆性情
造父学御,内外相合
巧用人性,消人三怨
尧治天下,顺帝之则
华胥一梦,自然逍遥
第三章 列子与我聊保持虚静
杞人忧天,豁达是解
呆若木鸡,纷繁皆虚
列子拜师,虚空乘风
御寇射箭,不射之射
一无所有,心无烦恼
华子健忘,洒脱自在
龙叔求医,超然物外
襄子遇怪,宠辱不惊
津人操舟,无所顾惜
第四章 列子与我聊顺命安时
融于万物,知命安时
力命之辩,重命轻力
至人若死,顺随天命
管鲍之交,因势而定
异人相交,所遵一道
第五章 列子与我聊重生贵己
晏子问生,随其所去
死生皆道,理性看待
景公忧死,徒费心神
阳生贵己,理无久生
黄帝谈鬼,精形合一
季梁问医,两者兼顾
林类百岁,拾遗于野
东门丧子,不忧其死
端木散财,死无所需
第六章 列子与我聊说话艺术
祸从口出,至言去言
至为无为,文玄结合
列子适卫,丰满繁复
亢仓之知,得聃之道
物职所宜,无能而能
第七章 列子与我聊智愚之道
理无常是,用智非智
人有亡铁,疑邻之子
一毫利物,不可轻视
大力不用,借势成事
伯丰不应,不持己能
公孙龙辩,兼容并蓄
愚公移山,愚者不愚
不死之术,全面看待
第八章 列子与我聊真伪之辨
真人无梦,真假难辨
梦中得鹿,人世为假
万物化生,《列子》真伪
奴仆君王,苦逸之复
为我主义,深辨实伪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看到这本《国学今用系列》的书,立刻就联想到了那些老先生们在茶馆里娓娓道来的故事。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经典读起来总觉得门槛太高,晦涩难懂,难以落地。所以,这个“今用”的定位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我非常好奇,姜正成先生究竟是如何将《列子》这部看似飘逸洒脱的道家经典,转化为现代人可以理解和应用的“修身术”的。是会用现代的心理学名词来阐释,还是会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来佐证?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解读,而不是对古籍的简单复述或生硬移植。毕竟,修身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解决“如何更好地活下去”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既有历史深度,又不失时代温度的处世哲学,帮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够多一份豁达少一份执念,那它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光是封面设计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风格,就已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力量,非常符合我对“修身”的期盼。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国学”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只是换了个包装的成功学或心灵鸡汤,缺乏真正的思想内核。但“姜正成”和“列子”这两个标签组合在一起,给我带来了一种审慎的乐观。我猜想,作者在梳理《列子》思想脉络的同时,一定下过很大功夫去考证其与当代社会心理的契合点。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和信息过载问题,能否在《列子》的智慧中找到某种解药?比如,书中会不会探讨如何通过内心的清净来过滤外界的噪音?我非常不希望读到那种把古代圣贤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形象,而是希望看到一种更贴近人性的讨论——即便是追求道的人,也会有困惑和挣扎,而修身正是这样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果这本书能以一种坦诚的、不居高临下的姿态,与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那它将超越一本普通的读物,成为一份长期的心灵指南。
评分这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书,虽然我还没有翻开内页,但光是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就已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姜正成的名字在国学领域有一定的分量,结合“列子与我聊修身”这个充满趣味和古韵的副标题,我猜想这本书绝非那种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以现代的视角去解读《列子》中那些关于逍遥、顺应自然、保持内心平静的智慧。如今社会节奏飞快,人们的心灵常常被各种琐事和焦虑裹挟着,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剂清凉的药方。我期待着能从中找到一些平衡生活的秘诀,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压力中,保有那份难得的从容与洒脱。如果作者能将古代的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到我们当代人日常的“修身”实践中,比如如何管理情绪、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那这本书的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能真正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了。希望它能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探索欲但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普通读者,我对这种“对话式”的国学书籍抱有极高的期望。现代人常说的“内耗”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迷失。《列子》中关于“物化”和“齐物”的思想,如果能被现代的语言重新阐释,可能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在处理“逍遥”这个概念时,如何避免陷入空泛的享乐主义。真正的逍遥,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一种不受外界评价和物质欲望束缚的境界。我希望作者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或者思维模式的转变建议,让我们知道,如何从日常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这本书的厚度适中,看起来篇幅不会过于庞大,这表明它可能是力求精炼,直击核心问题的。如果能读完之后,我能感觉到心胸开阔了一些,对那些曾经耿耿于怀的小事不再那么在意,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这本9787564530815的书,光是那个略显严肃的ISBN编号,就暗示了它在内容上的严谨性。我关注的焦点在于“修身”二字,它意味着一种主动的、持续的自我塑造。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如何去观察自己的心念,如何与自己达成和解。《列子》的文字风格向来以其奇谲的想象力著称,我非常好奇作者如何将这种天马行空的叙事方式,转化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修身指南。是会通过解析寓言故事背后的深层逻辑,还是会创造新的情境来模拟古代的修行场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慢”下来的哲学,对抗我们这个时代对“快”的病态追求。如果我读完后,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足常乐”背后的那份深刻的哲学支撑,而不是肤浅地理解为“不思进取”,那么这次阅读尝试就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学习国学,更是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完整、更安宁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