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代印刷
定價:25.00元
作者:劉洪濤,石雨祺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4485656
字數:
頁碼:1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印刷術與、造紙.指南針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中國及世界的文明和進步起瞭重大的推動作用。《中國古代印刷》從中國古文明著手,簡要分析瞭印刷術誕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詳盡敘述瞭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發展、應用,以及中國印刷術的外傳和重要影響。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中國古代印刷》:
還有另外一種工藝方法應用於織物型版漏印,即根據設計圖案,把兩塊版材雕刻成一樣的圖案,然後在兩塊版材之間放置織物並夾緊,再在雕空處注以色漿,印上花紋。此種工藝的特點是製造的花紋兩邊對稱、色彩相同,並且因為有洇染而顯得更加美觀。此種方法是始於秦漢而盛於隋唐的夾纈印花,與僅用一塊漏版進行印刷的方法(屬於一般的型版漏印)不同。後世因為型版漏印的特點,較少將其用於印書,但傳世的有許多在民間用型版漏印印製的年畫。用筆現在硬紙闆上將輪廓畫齣,然後再用針尖沿筆道刺成像,然後將漏版放在承印物上直接從針孔透墨印刷,這種印刷方法稱為刺孔漏印。其缺點一是紋樣隻能呈間歇狀態,二是花紋綫條不細。這種方法與現代的鋼闆蠟紙油印術或沿用至今的絲網印刷術有相似之處。根據敦煌齣土紙製漏版的作品可知,在佛教寺院中這種技術曾經十分流行。敦煌齣土的紙製漏版作品是,在紙上的頭大耳長的佛像排列成行,端坐於蓮座之上。還有印在紙上、縑帛上以及粉過的泥牆上的漏印成品,這些圖像在今天依然可見。今天的絲網印刷就是在此基礎上産生的,刺孔漏印為絲網印刷的發明與發展提供瞭堅實基礎。凸版印花的花版花紋圖案呈現陽文凸起狀,並不鏤空。在印花時,在花版的凸紋綫條上塗滿顔料,然後將其在絲織物上捺印,花紋便在織物上顯現齣來。這種技術的特點是既能刻印齣極細的花紋綫條,也能刻印形成連續的紋樣,並且能夠多色套印。專傢認為在秦漢時期凸版印花已經齣現,其代錶作品是於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齣土的“金銀色印花紗”的圖案,該作品是用定位紋版、主麵紋版及小圓點紋版三套凸版依次套印而成的。在廣州南越王墓於1983年齣土瞭銅質印花凸版兩件,其中一件呈扁薄闆狀,正麵呈現與鬆樹近似的花紋,有鏇麯的火焰狀花紋凸起,該墓同時齣土的還有一件花紋形狀與鬆樹凸版紋相吻閤的白色火焰紋絲織品。這充分說明,在西漢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掌握瞭多套色凸版印花技術。另外,可以得知當時這一多套色凸版印花技術被廣泛應用,其證據是馬王堆西漢墓齣土的金銀火焰印花紗的圖案花紋,與上述南越王墓齣土的青銅印花銅版上的花紋有相似之處。
可以將齣現於春鞦戰國之後的織物印花(包括孔版漏印和凸版捺印)當做是印刷術發展的初級階段,以後印刷術在此基礎上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
……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封麵采用瞭一種復古的紙質感,搭配沉穩的色彩,給人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書名“中國古代印刷”的字體也很有考究,仿佛能穿越迴那個雕版印刷的時代。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亮光紙,而是略帶啞光的,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閱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內容方麵,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和開篇的介紹來看,作者顯然是花瞭大量的心血去梳理和研究。這種“正版”的標注,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很感興趣,而印刷術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能夠擁有一本這樣精心製作、內容翔實的著作,感覺非常值當。我迫不及待地想一頭紮進書裏,去探尋那個時代印刷術的奧秘,去瞭解那些默默無聞的工匠們是如何將文字和圖像印製齣來的,去感受他們對知識傳播的熱情和智慧。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評分我一直認為,每一個偉大的發明都蘊含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智慧和創造力,而印刷術無疑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我的內心就湧起一股強烈的購買欲望。正版、中國古代印刷、劉洪濤、石雨祺、9787504485656,這些關鍵詞組閤在一起,給瞭我一種可靠、權威、且充滿學術深度的感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從一個宏觀的視角,梳理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曆程,深入剖析不同時期印刷技術的特點和演變,比如雕版印刷如何一步步發展,活字印刷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被發明和推廣的。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夠挖掘齣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人物,讓我們看到印刷術背後的人文關懷和曆史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技術史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文化傳播史、社會變革史的書。我希望通過閱讀它,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
評分作為一個對曆史和技術交叉領域充滿好奇的人,這本《中國古代印刷》對我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專業感,而“正版”字樣更是讓我對其內容的可靠性充滿信心。9787504485656這個ISBN碼,也為它增添瞭一層官方認證的光環。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羅列事實和年代,更能深入探討印刷術發展的背後驅動力,例如社會需求、技術瓶頸的突破、以及對思想傳播和知識普及所帶來的革命性影響。我感興趣的是,印刷術的發明和傳播,是如何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呈現齣不同的麵貌和特點的?它又是如何與其他學科,比如造紙術、墨的製作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翔實的案例,輔以精美的插圖,來展現古代印刷技術的精湛工藝和藝術魅力,讓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智慧結晶。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對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瞭解僅限於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比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但具體細節卻知之甚少。這次偶然看到這本《中國古代印刷》,感覺像挖到寶藏一樣。首先,從包裝上看,這本書的品質就很高,拿在手裏很有分量,封麵設計也顯得非常專業和有文化底蘊。9787504485656這個條形碼,說明這是正規齣版的,買得放心。劉洪濤和石雨祺這兩個名字,雖然我之前不一定熟悉,但從書名和齣版社來看,應該是有一定研究基礎的學者。我特彆關注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夠全麵地展示印刷術從萌芽到成熟的整個過程,是否能夠介紹不同時期印刷技術的工藝流程,比如雕版印刷的製作過程,活字印刷的排版和印刷技巧等等。我還想知道,印刷術的普及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方麵産生瞭哪些深遠的影響。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期待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認知世界。
評分我本身是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尤其對那些曾經改變瞭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發明情有獨鍾。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它的書名和作者名字瞬間吸引瞭我。劉洪濤、石雨祺這幾位學者,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學術的嚴謹感。更重要的是,9787504485656這個ISBN號碼,代錶著它的正規齣版和權威性。我深知,在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它經曆瞭漫長而麯摺的演變過程,從早期的雕版印刷到後來的活字印刷,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人的智慧和汗水。這本書似乎正是要係統地梳理和解讀這一波瀾壯闊的曆史。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印刷術的起源、發展脈絡、不同時期的技術特點,以及它在中國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意義。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在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方麵的巨大貢獻,也希望能夠從中汲取到一些關於創新和傳承的寶貴啓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