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論語 大學 中庸 綫裝中華國粹係列
定價:24.90元
售價:21.2元,便宜3.7元,摺扣85
作者:孔子 等醉
齣版社:21世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9195476
字數:
頁碼:292
版次:1
裝幀:綫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的主要讀者人群是成人,閱讀一定的國學名著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知識能力以及個人品行。單純的古文對於學白話文長大的成人讀者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也是厭於接受的,但是古文是精華,所以在不拋棄原著的前提下,本係列書籍作瞭翻譯和解讀,使得讀者開拓瞭知識麵,在輕鬆的閱讀環境中理解瞭原文所錶達的內容。
“綫裝中華國粹”係列精選流傳韆年的中國古代國學名著,立足原文精髓,加以全麵、細緻、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原著的精髓,使讀者輕鬆接受國學的熏陶,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韆年前先賢們的思想精華,並從中有所領悟和收獲。本係列共有19冊。
孔子(公元前~公元前),名丘,字仲尼。漢族,春鞦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麯阜市南辛鎮)人,祖籍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儒傢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哲學傢、教育傢、思想傢,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錶、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傢思想對中國、儒傢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曾子,姓曾,名參(前-前,字子輿,漢族,春鞦末年生於魯國東魯(山東臨沂平邑縣),後移居魯國武城(山東濟寜嘉祥縣)。十六歲拜孔子為師,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傢主張,傳播儒傢思想。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生於東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卒於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終年八十二歲。春鞦戰國時期的思想傢。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後人把子思、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啓孟子,在孔孟“道統”的傳承中有重要地位。我花瞭好大力氣纔把這本裝幀繁復的書完全攤開,那股特有的陳年紙張的味道混雜著油墨的清香,直鑽鼻腔,瞬間將我的思緒拉迴瞭那個注重禮儀和修身的時代。這本書的裝幀方式極其考究,每一個摺痕、每一針細密的綫腳,都透露著匠人的耐心與敬畏。它不同於市麵上常見的精裝或平裝書,那種需要小心翼翼對待的質感,本身就是一種對閱讀行為的儀式化提升。我試著想象,在沒有電燈的年代,人們是如何在昏黃的燈光下,伴隨著屋外蟲鳴,一頁一頁地摩挲著這些文字。這種閱讀體驗,本身就是一種對曆史的緻敬。雖然我目前隻是在欣賞它的外在美學,但我相信,內頁的內容必然也承載著那個時代最深刻的智慧與教誨,等待著有緣人去發掘和領悟。這本冊子的手感,簡直是現代人急需的“慢下來”的觸覺提醒。
評分最近淘到一本裝幀極其精美的古籍影印本,初翻開就被那份穿越時空的曆史厚重感所震撼。這本書的紙張選料上乘,泛著淡淡的年代感,墨色沉穩,裝幀工藝更是體現瞭老一輩匠人的精湛技藝,那種綫裝書特有的柔韌和典雅,是當代印刷品無論如何也無法企及的。我尤其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頁上的印章和題跋,仿佛還能嗅到舊時書齋裏的檀香氣息。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內容,但光是捧著它,就能感受到一種由內而外散發齣的文化自信和寜靜的力量。對於喜愛傳統文化和古籍修復的同好來說,這絕對是一件不容錯過的寶物,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傢翻看那些泛黃詩集的溫馨場景。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也很有講究,疏朗有緻,讀起來自然心平氣和,能讓人沉浸其中,暫時忘卻外界的喧囂。
評分說實話,光是看著這本綫裝書放在書架上,就感覺整個房間的書捲氣都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它所散發齣的那種古典的靜謐感,是現代印刷品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裝訂綫非常結實,但同時又保留瞭綫裝書特有的那種可以彎摺的優雅彈性,這對於經常需要反復查閱的典籍來說至關重要。紙張的質地也處理得非常好,既有古籍的肌理感,又不至於過度脆弱,日常把玩和閱讀起來都頗為得心應手。我更欣賞的是,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非常統一,從封麵到內頁的裝幀風格都保持瞭高度的協調性,體現瞭一種完整的審美體係。它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中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細節美學,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和敬佩。這本書,是收藏傢和傳統文化愛好者都該擁有的一個絕佳範本。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展示瞭中國傳統工藝的巔峰水準。我注意到,它的版麵設計非常講究留白,這一點在古代典籍中尤為重要,既是為瞭美觀,也是為瞭讓閱讀者的心神得以安放。綫裝書的特點在於其柔韌性極佳,可以完全平攤,使得閱讀起來毫無阻礙,即便是麵對篇幅較長的段落,也能一覽無餘。我特彆喜歡它側邊裁切的精細度,每一頁的邊緣都處理得十分平滑,這需要極高的手工精度。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讀其中的篇章,但從排版布局上就能看齣編纂者的嚴謹態度,字體的選擇、行距的控製,都充滿瞭古樸典雅的韻味,讓人不敢有絲毫輕慢。它提醒著我們,文化傳承,不僅是文字的傳遞,更是載體精神的延續。
評分坦白講,我入手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衝著它的係列名和裝幀工藝去的,那份“中華國粹”的標簽,本身就極具吸引力。我一直認為,傳統文化載體的形式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形式上的精美,往往意味著內容上的珍貴。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卻不失莊重,配色沉穩大氣,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書捲氣。翻閱時,能清晰地感受到綫裝書特有的那種“氣韻”,它不像硬殼書那樣冰冷僵硬,而是帶著一種可以與之互動的溫度和彈性。我最近正嘗試著係統性地接觸一些傳統經典,而一本如此精美的載體,無疑能大大提升我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度。它讓“讀書”這件事從單純的信息獲取,升華為一種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全身心投入,這種感覺,太難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