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陈式太极拳小架炮捶精要
定价:25.00元
售价:17.5元,便宜7.5元,折扣70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4420482
字数:
页码:8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陈式太极拳小架炮捶精要》为《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之姊妹篇,由家师职汝垒先生多年对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拳(简称一路)和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砲捶(简称二路)苦心专研、总结心得编撰成册,经编委会成员多次讨论修改定稿。两书叙写风格相同,力求寓理于拳、寓用于势、法理结合、深入浅出,每一拳势之“拆解”通用命名释义、拳架拆分运作、内劲细听、技法运用、节解明理、俚语等分而表述。相对《陈氏太极拳小架(小圈)精要》的内容,《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砲捶》一书体现如下特点:一路拳要求松柔,其劲内含而不外露,有意不外露,从柔中练出刚劲,其特点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神态温文尔雅,刚柔并练,蓄而待发,缠绵屈伸,圆活弯转。二路拳要求刚,劲力外露,其意在攻,其特点在绵里裹刚,内圆外方,蓄发并用,勇猛刚强。
”分隔: --- 这本书我读了有一阵子了,感觉作者在讲解一些基础的武术理论时,真的做到了深入浅出。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武术类的书籍,但很多讲到“劲”、“意”这些概念时,要么过于玄乎,要么就是一笔带过,让人云里雾里。但这本却不一样,它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比如把“劲”比作弹簧的蓄力,把“意”比作指挥官的部署,这些形象的描绘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了,让我在理解上有了质的飞跃。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述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实到具体的练习中。书中提供了许多动作的细节解析,包括身体各部分的配合、呼吸的要领,甚至连眼神的运用都做了细致的指导。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反复练习,感觉自己对动作的理解更到位了,身体的协调性也明显提高。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对于想要扎实打好武术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宝藏。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想立刻上场比试的书,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师长,耐心引导你一步步走进武术的殿堂,去感受其中的奥妙。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思想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并非直接探讨形而上的哲学,而是通过讲述一种身体的实践——武术,来折射出中国古代士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书中的一些段落,在描述练拳时的“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时,让我联想到了《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不是那种让你去死记硬背招式的书,而是引导你思考动作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一种技能,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内省。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淡然与沉静,仿佛能穿透纸张,影响到读者的心境。我常常会在练完一套动作后,静下心来阅读书中的某些章节,感觉文字中的智慧与身体的感受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这种体验是很多市面上其他武术书籍所不具备的。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身体如何运动,更是如何通过身体的运动去体悟生命的节奏和宇宙的规律。
评分收到!以下是五段不包含“陈式太极拳小架炮捶精要”内容的图书评价,每段约300字,风格各异,力求自然真实,并用“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太“实在”了,我毫不夸张地说,它解决了我长期以来在武术练习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我之前练习的时候,总是感觉动作松散,发力不顺,就像是拿着一根软绵绵的绳子在挥舞,一点力量也传导不出去。这本书里,作者对“根、梢、腰、脊”等关键部位的讲解,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详细地分析了每个部位在动作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力量传递链。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用“水到渠成”来形容力量的传递,这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我之前的发力总是“断断续续”。他提供的训练方法也非常具体,比如如何通过特定的练习来增强腰部的力量和柔韧性,如何通过某些站桩来培养“根”的感觉。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坚持练习了一段时间,真的感觉身体的整体性变强了,发力也更加流畅,就像拧紧的发条一样,力量能够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提升自身武术功力的练习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秘籍”。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作者是一位隐居山林的老者,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哲理的韵味。在讲解某些拳理时,作者引用的那些古老的谚语和典故,非常有味道,也让我对这些拳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并没有急于教授复杂的套路,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练拳的初心”、“养生之道”以及“武德的传承”。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击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书。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持之以恒”和“戒骄戒躁”的论述,这些品质对于任何一项技艺的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曾经因为遇到瓶颈而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读了这本书后,我重新找回了练习的动力和信心。它让我明白,武术的练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招式精湛,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为和品格的提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导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