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海南省地图集
定价:33.00元
作者:星球地图出版社
出版社:星球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2128309
字数:
页码: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编辑出版的大型系列地图集。图集运用特殊的语言和符号,采用地图的表现形式,形象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级行政区划、城镇、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建设成就,填补了我国地图编制和出版领域的一项空白。图集利用了凝聚几代测绘官兵心血的军事测绘丰硕成果,使用了新的行政区划和地名等资料,采用了当代先进的数字制图技术,450多名编制人员历时3年6个月完成编辑出版工作。
    图集以全新的结构和翔实的资料,突出表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居民地、交通运输、旅游资源、地形地貌等与百姓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信息。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册,共计34册。是国内目前套内容全、资料新、表示详实的分省地图集。图集由序图、地级图、县级图、城区图、文字介绍和景区图片组.成。其中地图2958幅,图片1289帧,文字介绍约150万字。
    序图从宏观上反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政区、地势、交通、旅游等综合信息。地级图重点表示县级行政区划、乡镇以上居民地、交通干线及主要风景名胜,在图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县级图为图集的主体,详细表示境界、居民地、公路、高速公路附属设施、铁路、机场、.港口、江河湖海及水利设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并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反映各县的地势起伏和地形面貌。文字说明以条目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地市、各县区的地理概况、人口面积、交通运输、资源经济、地方特色、土特产品和主要风景名胜等。
    图集结构新颖,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这套图集的出版,不仅为读者在工作学习和出差旅游中了解交通情况、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实用的工具指南,同时也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掌握省情县情,普及地理科学知识奉献了一套实用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如果从文献价值的角度来审视,这本图集无疑是极具收藏意义的。它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集合,更是一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切片。我注意到其中关于产业布局的专题图谱,清晰地勾勒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传统渔业基地的空间关系。这些图表的设计语言非常专业,采用了多维度的信息编码,比如用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示货运流量,用特定的符号表示能源消耗强度。这种宏观视角的把握,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快速洞察区域经济发展的脉络和瓶颈所在。它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观察视角,让我能够跳出具体的街道和景点,去理解整个省域的运作逻辑。在我看来,任何关心地方发展规划、城市变迁的学者或管理者,都应该将它置于案头,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极具系统性和可视化的高质量数据支撑。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很多地图册,但很多时候都是“重蹈覆辙”,无非是旧数据换个包装。但这一次,我被它在历史地理信息整合上的深度所震撼。我特意找了几个历史遗迹点进行交叉对比,发现它不仅标注了现代的地理坐标,还巧妙地融入了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图层。这种对比视图的设计极其巧妙,让我能瞬间理解过去某个村落或城池的选址,是如何顺应当时的地貌和水系。比如,它对某些古盐场的标记,结合了当年的制盐工艺的简要说明,这远远超出了普通地图集“指路”的功能,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区域人文地理百科全书。这种跨学科的整合处理,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极大的耐心。我在研究某个特定历史事件的行军路线时,发现它提供的地形分析,比我之前参考的任何历史文献都要直观有力。它让历史不再是平面的文字,而是依附于大地之上的真实轨迹。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在户外活动的业余探险者,我对地图的实用性和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很多户外地图往往在细节处理上有所欠缺,尤其是在表示低矮植被覆盖下的细小山径时,常常模糊不清。然而,这本图集在“精细化”处理上做得极为出色。我把目光聚焦在一些偏远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喀斯特地貌区域,那些密集的山谷和地下河的入口,居然都有清晰、可靠的标记。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于一些现代基础设施,比如新建的输油管道和光缆的走向,也进行了极其准确的收录和标记,这对于我们规划新的徒步路线时,避免误入危险区域至关重要。这种与时俱进的数据更新速度,在地图领域是非常难得的。它不是那种出版后就束之高阁的参考书,而是一本持续保持“鲜活”的地理工具,真正能指导我们在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安全前行。
评分我对地图的阅读习惯偏向于“人地关系”的互动体现。很多地图只是静态地展示地理要素,缺乏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反映。但这本图集在人口密度和城市化进程的专题图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它没有采用老套的纯色块填充,而是通过一种类似“热力图”的动态渐变效果,直观地展示了夜晚灯光覆盖范围与白天主要通勤流动的差异。这种对“动态人口”的捕捉,极大地丰富了地图的内涵。我甚至在其中找到了关于海洋资源利用强度和旅游承载力的专题分区图,这些都是以往地图集中极少被深入探讨的领域。阅读这些图时,我仿佛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呼吸与脉动,体会到人与自然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与博弈。它成功地将“地理环境”这一背景,转化成了“社会生活”这一舞台。
评分拿到这本崭新的地图集,我首先被其精美的装帧所吸引。厚实的封面,雅致的配色,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精品。迫不及待地翻开内页,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和清晰度,简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山脉的起伏、河流的蜿蜒,通过精细的等高线和逼真的色彩渲染,仿佛触手可及。尤其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区域的标注,细致入微,让人对这片热带宝岛的生态多样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注意到,它在表现气候带分布时,运用了非常现代的制图技术,那种渐变的色块过渡自然而科学,比起以往看过的任何同类资料都要精确和美观。对于一个地理爱好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随便翻到某一页,比如关于海岸线的展示,那细密的礁石分布、不同沙滩的质地,即便是没有实地考察,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那份海岛特有的壮阔与温柔。这种视觉上的享受,是传统教科书式的地图所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将冰冷的数据和鲜活的地理景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