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精)
定價:1380元
售價:1035.0元,便宜345.0元,摺扣75
作者:包偉民,鄭嘉勵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1010895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一、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是近年來齣土於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南宋墓的紙質文書,經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國傢一級文物。本書將這批文書全部影印齣版,以展現原貌,同時附以錄文,便於讀者閱讀。
二、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是近代史學創立以來,從墓葬中發現的宋代文書,是一個南宋中級官員從中央到地方、從低級到中級的曆官過程記錄,具有重大文獻價值。
三、本書對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進行精心的整理和研究,介紹瞭這批文書重現人間的過程,展示瞭徐謂禮墓葬的發掘情況,對文書的形式、內容和價值進行瞭深入的探究,使讀者全麵瞭解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的文物、學術價值。
武義南宋徐謂禮文書,現存共十五個捲子,包括三個部分:“錄白告身”兩捲、“錄白敕黃”一捲、“錄白印紙”十二捲。“告身”是階官的任命狀,“敕黃”是差遣的任命敕牒,“印紙”則相當於考核錶格,而“錄白”是指抄錄這些官方文書的副本。
徐謂禮文書完整記錄瞭徐謂禮從嘉定十四年(1221)以承務郎任監臨安府糧料院起,至淳祐十二年(1252)以朝散大夫知信州,三十年間的仕宦履曆。尤其是“錄白印紙”部分記錄瞭徐謂禮自任京官後曆任的考課內容,包括各類保狀、薦狀、任滿交割批書、任內功過記錄等,反映瞭一個南宋中級官員從中央到地方、從低級到中級的曆官過程。
徐謂禮文書是近代史學創立以來,從墓葬中發現的宋代文書,對研究宋代官製、葬製、紙張製造等意義重大。
包偉民,1956年生於浙江寜波,1988年獲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學位,師從鄧廣銘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宋史、中國古代經濟史、近代東南區域史等。近年主要論著有《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古籍齣版社2001年),《傳統國傢與社會:960-1279年》,(商務印書館2009年)。
鄭嘉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對南宋墓葬考古有深入研究,有多篇學術論文,如《浙江南宋墓葬的地錶塋園製度述略》、《南宋的墓前祠堂》、《南宋的墓碑》等(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浙江宋墓》,科學齣版社2009年)。
這本書的敘事脈絡處理得相當高明,雖然核心內容是文獻,但作者巧妙地構建瞭一個宏大的時代背景作為支撐。通過這些文書的碎片,我們得以窺見南宋時期地方士紳階層的生活側麵、行政管理的實際運作,甚至是社會經濟的微觀結構。它沒有采取那種闆起麵孔的宏大敘事,而是通過具體的、充滿煙火氣的生活細節,將曆史還原成活生生的場景。例如,某份涉及田産糾紛的記錄,細緻到某塊田地的邊界和收成,從中便能推斷齣當時土地製度的細節和普通民眾的生計壓力。這種由小見大的寫作手法,讓曆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觸手可及的真實生活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又不失精緻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扉頁和內文的排版也十分講究,字體選擇很有考量,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透著一股古樸典雅的書捲氣。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引文或手稿的復刻部分,處理得極為用心,細節之處見真章。作為一個對古代文獻和書法藝術都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常常會花很長時間去摩挲那些圖像和文字的布局,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是單純的電子版閱讀無法比擬的。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十分齣色,紋理細膩,不易反光,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整體來看,從外到內,這本書都體現齣一種對文化遺産的敬畏和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很適閤珍藏和細品。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梳理和解讀這些曆史資料時所下的苦功,那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欽佩。它不僅僅是對一份份文書的簡單匯編,更像是一場深入曆史現場的考察。作者的注釋和考證部分尤為精彩,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宋代官話、地方習俗乃至人際關係網絡,都做瞭深入淺齣的闡釋,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理解這些復雜曆史背景的門檻。每當遇到一些關鍵的轉摺點或人物的微妙心態變化時,總能從旁邊的批注中找到有力的佐證,讓人豁然開朗。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文獻研究變得生動起來,仿佛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在曆史的迷宮中逐步揭開謎底。
評分說句實在話,初拿到手時,我還有些擔心內容會過於專業化,讓人望而卻步。畢竟涉及“文書”二字,總容易與枯燥的檔案工作聯係起來。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友好,它不是簡單地把所有文書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據主題或時間綫索進行瞭閤理的分類和編排,使得閱讀的流暢性大大增加。即使是初涉宋史或對該領域瞭解不深的讀者,也能通過目錄的引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先行閱讀,逐步建立起對整體脈絡的認識。這種對讀者體驗的關懷,使得這本書的受眾麵得以拓寬,不僅僅是專業人士,任何對傳統文化有好奇心的人,都能從中獲得豐厚的知識迴報和閱讀樂趣。
評分對於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和宋代文風的學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文書本身的語言風格就極具研究價值,它們是那個時代最真實、未經修飾的“白話”與“雅言”的交融體。細讀這些信件、契約或稟帖,可以看到士人如何處理日常事務時的措辭變化,從恭敬的請教到堅決的申明,其間的語氣轉換和用詞的精準度,是研究古代修辭學和交際規範的絕佳樣本。我特彆留意瞭其中幾篇帶有個人情感色彩的書信,那種剋製而深沉的錶達,與後世文人作品中常見的華麗辭藻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展現瞭一種更為樸素和直接的情感錶達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