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导游业务(陈书星)
定价:23.00元
作者:陈书星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1221125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八章内容,章为导游人员与导游服务,阐述了导游人员与导游服务的含义、分类、性质和特点;第二章介绍了团队全陪导游、地陪导游和散客导游的服务程序;第三章为旅游接待中的应变处理,主要讲述导游在带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第四章讲述导游人员如何满足旅游者的个别要求;第五章为导游人员的带团技能,此章从四个方面对导游人员如何培养良好的带团技能进行讲述;第六章为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分为导游人员的语言技能和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两大部分;第七章讲述导游服务相关知识;第八章是导游带团案例,摘取了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和专业的点评,便于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加贴近实际。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了解旅游相关专业知识的参考读物。
目录
章 导游人员和导游服务
 节 导游人员
 一、导游人员及其分类
 二、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导游人员的职责
 第二节 导游服务
 一、导游服务的概念
 二、导游服务的类型
 三、导游服务的性质和特点
 四、导游服务在旅游服务中的
 地位和作用
 五、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
 六、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
 七、旅行社业务知识
第二章 导游服务程序
 节 旅游团队和导游服务集体
 一、旅游团队的概念
 二、旅游团队导游服务集体的人员构成及主要任务
 三、旅游团队导游服务集体的合作基础
 第二节 地方陪同导游人员服务程序
 一、准备工作
 二、接站服务
 三、抵达饭店后的服务
 四、核对、商定日程
 五、参观游览服务
 六、食、购、娱等服务
 七、送站服务
 八、后续工作
 第三节 全程陪同导游人员服务程序
 一、准备工作
 二、入境团首站接团服务
 三、饭店内服务
 四、核对、商定日程
 五、各站服务
 六、离站、途中、抵站服务
 七、末站服务
 八、善后工作
 第四节 散客导游服务
 一、散客导游服务的类型和特点
 二、散客导游服务程序
第三章 旅游接待中的应变处理
 节 漏接、空接、错接的预防和处理
 一、漏接的预防及处理
 二、空接的原因及处理
 三、错接的预防及处理
 第二节 旅游活动计划和日程变更的处理
 一、旅游团(者)要求变更计划行程
 二、客观原因需要变更计划和日程
 第三节 误飞机(火车、轮船)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误飞机(火车、轮船)事故的原因
 二、误飞机(火车、轮船)事故的预防
 三、误飞机(火车、轮船)事故的处理
 第四节 旅游者物品遗失的预防和处理
 一、遗失、钱物、行李的预防
 二、遗失的处理
 三、丢失钱物的处理
 四、行李遗失的处理
 第五节 旅游者走失的预防和处理
 一、旅游者走失的原因
 二、旅游者走失的预防
 三、旅游者走失的处理
 第六节 旅游者患病、死亡问题的处理
 第七节 旅游者越轨言行的处理
 一、对攻击和诬蔑言论的处理
 二、对违法行为的处理
 三、对散发宗教宣传品行为的处理
 四、对违规行为的处理
 第八节 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与预防
 一、交通事故
 二、治安事故
 三、火灾事故
 四、食物中毒
 第九节 旅游保健、救护处理
 一、晕车(机、船)的处理与预防
 二、中暑的处理与预防
 三、旅行中跌扭伤的预防和处理
 四、旅行中骨折的预防和处理
 五、旅行中抽筋的预防与处理
 六、旅行中被烧(烫)伤、冻伤、晒伤等的预防和处理
 七、毒蛇咬伤、蝎和蜂蜇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十节 迷失方向的处理
第四章 导游服务个别要求的处理
 节 旅游者个别要求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努力满足游客需要的原则
 二、认真倾听、耐心解释的原则
 三、尊重游客、不卑不亢的原则
 第二节 餐饮、住房、娱乐、购物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一、餐饮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二、住房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三、娱乐活动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四、购物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
 第三节 旅游者要求自由活动的处理
 一、一般情况下允许游客自由活动
 二、需劝阻游客自由活动的情况
 第四节 旅游者其他个别要求的处理
 一、要求探视亲友活动的处理
 二、要求亲友随团活动的处理
 三、中途退团的处理
 四、延长旅游期限的处理
第五章 导游人员的带团技能
 节 导游带团的特点、原则和模式
 一、导游人员带团的特点
 二、导游人员带团的原则
 三、导游人员带团模式
 第二节 导游人员的交际技能
 一、与游客交往的原则
 二、与游客交往的技能
 三、地陪与领队、全陪及司机的合作
 四、导游人员与旅游接待单位的协作
 第三节 处理工作内容与环节的技能
 一、正确引导游客购物
 二、向游客推荐好的附加旅游项目
 三、灵活调整行程,改变游览时间和线路
 四、选择合理的工作位置
 五、给游客摄影停留的时间
 第四节 重点游客的服务技能
 一、对年幼游客的服务
 二、对年老游客的接待
 三、对残疾游客的接待
 四、对信仰宗教游客的接待
第六章 导游人员的语言讲解技能
 节 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
 一、导游语言的运用原则
 二、导游语言的艺术
 第二节 导游交际语言技能
 一、劝服的语言技巧
 二、提醒的语言技巧
 三、回绝的语言技巧
 四、道歉的语言技巧
 第三节 导游人员的讲解技能
 一、导游讲解应遵循的原则
 二、不同场合的导游讲解技巧
 三、常用的导游讲解技巧
 第四节 导游词的写作与运用
 一、导游词的作用
 二、导游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节 货币知识
 一、外汇知识
 二、信用卡的知识
 三、旅行支票的知识
 第二节 保险知识
 一、旅游保险
 二、旅游保险的索赔与理赔
 第三节 航空客运知识
 一、航空旅行常识
 二、铁路客运
 三、水路客运
 第四节 其他知识
 一、国际时差
 二、摄氏、华氏换算
 三、度量衡换算(常用)
 第五节 气象常识
 一、看云识天气
 二、看雾识天气
 三、观动物识天气
第八章 导游带团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全面有余,聚焦不足”。作者似乎想覆盖导游业务的每一个角落,从前期产品设计到后期客户回访,无所不包。然而,这种大而全的覆盖,导致在一些核心竞争力环节上,阐述得过于浅尝辄止。我个人非常关注“目的地文化深度挖掘与呈现”这一块,这是区分一个普通导游和一个文化向导的关键。我期待能看到如何进行前期调研,如何整合碎片化的地方志、民间传说与现有旅游资源,最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教学。书中对文化资源的介绍,多是知识点的罗列,比如某个地点的历史事件,而非介绍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导游词中,使其既有知识性又不失故事性。打个比方,这本书教你认识了砖块和水泥(知识点),但没有告诉你如何用这些材料去建造一座令人惊叹的艺术殿堂(讲解技巧)。对于希望通过提升讲解深度来获取更高客户满意度和口碑的导游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里,缺少了几件最锋利的“利器”。它更像是一份行业规范手册的拓展读物,而非即时提升业务能力的训练手册。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挺复杂的。一方面,作者的知识面非常广博,无论是旅游经济学还是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都有涉猎,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我能感受到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全面且严谨的导游业务体系。但是,这种“全面”似乎是以牺牲了内容的“深度”和“可操作性”为代价的。它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的目录,将各个知识点罗列出来,但很少深入某一特定点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方法的教授。例如,在讲解“讲解技巧”这一关键环节时,书中给出的建议非常笼统,比如“要生动形象”、“要富有感染力”,这些指导对于初学者来说,几乎等同于没有指导。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如何进行声音的抑扬顿挫训练?如何设计一个能在炎热的午后保持游客注意力的讲解结构?这些“怎么做”的问题,在书中鲜有涉及。我感觉作者更热衷于告诉我们“应该是什么样”,而不是“如何变成那样”。这使得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层面,对我提升带团的即时效果帮助有限。它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经验,想从理论上审视自己工作框架的专业人士,对于我这种渴望立刻上手、优化服务的实践者来说,门槛稍高,且实用价值的转化率不够高。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设计,坦白讲,让我有些困惑。它似乎试图将导游业务的方方面面都塞进去,从法律责任到心理学应用,再到目的地资源开发,知识点跳跃性很大,缺乏一个清晰的主线来串联。比如,前一章还在讨论合同法,下一章就跳到了旅游心理学中的“群体行为”,两者之间的过渡生硬,读者需要自己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构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我看来,一本好的业务书籍,应该像一条河流,知识点层层递进,水流自然顺畅。但这本书更像是知识点的集合地,各个领域孤立存在。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危机公关与投诉处理”的部分,这本该是导游最头疼的环节。但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过于理想化,似乎默认了游客和导游双方都处于完全理性的状态下进行沟通。现实中的投诉往往伴随着情绪的爆发,我期待看到一些更具人性化、更接地气的处理脚本和情绪安抚技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应遵循流程”的层面。这本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但信息密度和有效性需要读者自行筛选,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成本。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或者说一个初入行的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可读性”是一个需要打个问号的问题。语言风格过于书面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旅游导览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其中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导游个人的魅力和独特的讲述方式。这本书却像是用一种冰冷的、教条式的语言来解构这门艺术,把鲜活的现场服务流程描绘得像一份操作手册。比如,提到“服务质量评估”,书中罗列了各种量化指标,但完全没有提及如何在一个嘈杂的、非正式的用餐环境中,去观察和捕捉游客对餐饮的真实满意度,这才是导游日常工作的重点啊。我翻找了很久,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旅行中的美学引导”的内容,比如如何引导游客发现一个普通街角背后的建筑细节,如何用一句诗词来提升一片风景的意境。这些能让一次平淡的旅行升华的“点睛之笔”,在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踪影。它提供的是“合格”导游的基线标准,而非“优秀”甚至“传奇”导游的秘籍。对于追求卓越的从业者而言,这本厚重的书,提供的“营养”略显单薄。
评分这本关于导游业务的书,说实话,我最初是抱着学习行业规范和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来翻阅的。我对导游这个行业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觉得它不仅仅是带人观光,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体验构建的过程。然而,这本书在实际内容上,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管理框架和理论构建,对于一线导游日常会遇到的那些细枝末节、那些突发状况的灵活处理,着墨不多。比如,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分析市场趋势、旅游法规的演变,这些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急需掌握如何应对“游客突然要求更改行程”或“景区临时关闭如何应急”的实操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有些空中楼阁。我期望看到更多基于案例的深度剖析,比如如何用幽默感化解旅途中的尴尬,如何精准拿捏不同年龄层游客的心理需求,如何巧妙地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的语言风格偏学术化,很多专业术语的堆砌,使得阅读过程需要不断地查阅资料,降低了学习的流畅性和趣味性。我理解理论是基础,但对于导游这种高度依赖“人与人互动”的职业,过分偏重书本知识而轻视实战经验的传授,无疑削弱了其作为一本“业务”指导手册的价值。整体感觉,它更像是一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参考书,而非导游案头必备的实战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