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听卡耐基讲幸福:让女人幸福一生的24堂课
定价:32.00元
作者:谢元珍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115275035
字数:
页码: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购1000册以上的用户, 本商品提供订制服务。如需加企业LOGO、腰封,或有其他需求,请发邮件至dushuhui@.。请提供您的姓名、电话、公司名称、需购买的商品链接和数量、您要送达的城市,以及具体需求。
内容提要
被誉为“20世纪的心灵导师”的戴尔·卡耐基写给女性的话,其独到的思想与精神鼓舞了无数人,使万千女性走出了阴霾,另辟崭新的人生,找到了幸福的归宿。
《听卡耐基讲幸福——让女人幸福一生的24堂课》精选卡耐基对幸福的感悟,通过对其深入透彻的分析,为各位女性朋友们总结出了能够使自己幸福一生的24堂课。其中包括:剖析自我、做好自己的方法;职场中做好工作、为人处世、把握机遇、获得成功的奥秘;婚姻生活中守护爱情的秘诀等。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运用得当,每位女性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幸福的坐标。
目录
序言
章 随时准备幸福来敲门
课 魅力是女人美的'容颜'
1 你的情绪谁做主
2 坚强之心的独特魅力
3 忙里偷闲的那一抹从容
4 '糊涂'女人可爱
5 拥有柠檬汁的幸福
第二课 每天给心灵洗个澡
6 止步于'忧虑的岛屿'
7 小事化了淡如菊
8 编织一个春风得意的梦
9 不要只追求遥远的玫瑰园
第三课 做自己和别人的天使
10 为悦己者留住美丽
11 宠爱自己的日子
12 对敌人也可以'柔情似水'
13 飞越沧海的天使心
第四课 做乐观开朗的快乐女人
14 真正的快乐经得起分享
15 别让郁闷的针将自己刺痛
16 幽默是快乐香的'果酱'
17 做个心情72变的小魔女
18 给怨恨一个'休止符'
第五课 做知足女人赢得美满人生
19 留住眼前的蔷薇花
20 聪明女人眼中的'鱼'和'熊掌'
21 总有一颗烟花为你绽放
第六课 平常心让幸福'保鲜'
22 平平淡淡才是真
23 让身外之物像候鸟一样迁徙
24 幸运宠儿的谣言
25 顺其自然的角落里住着幸福
第二章 关上婚姻的门锁住幸福
第七课 婚姻让爱情重新上路
26 为爱及时'美容'
27 婚姻的合伙经营让爱延续
28 爱在婚姻中升华
第八课 在你的地盘儿给老公留点空间
29 不能动男人自由的'奶酪'
30 保护他自己的爱好
31 让他轻松愉悦地倾诉
32 他也需要你的同情和谅解
第九课 幸福家庭'守护者'
33 '第三者'来了
34 轻松的家庭氛围让他留在你身边
35 理财是女人的一项事业
36 '性福'女人的秘诀
第十课 简单处理婚姻中的复杂难题
37 小事升级后的可怕
38 先赞扬,再批评
39 大声说出你的需要
第十一课 比看电视还简单的老公使用手册
40 用提问的方式传达你的命令
41 让他的高尚为你服务
42 给他一顶可以达标的'高帽子'
43 不再付出
第十二课 什么样的女人决定什么样的婚姻
44 结婚前睁大你的双眼
45 只有50分的两个人
46 经济上'傲气',在家有'底气'
47 打是亲骂是爱的局
48 相信爱的童话
第三章 让事业筑起幸福的围墙
第十三课 我工作,我独立
49 感兴趣的工作就是好的工作
50 小细节成就大完美
51 用脑力掰过'手腕'
52 摆正梦想庄园的心态
第十四课 女人的职场'八卦'学
53 让兴趣的香水为话题调味
54 委婉含蓄胜过口若悬河
55 赞美他人就是抬高自己
56 批评是另一种恭维
第十五课 优雅涵养是女人永远不能卸的妆
57 做男人爱不释手的刁蛮公主
58 你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59 做'淑女',更要做'书女'
60 用优雅的风吹开男人的心
第十六课 女人的情商天生适合复杂职场
61 嫉妒和羡慕只是硬币的两面
62 职场女人应做个厉害'粉角色'
63 沟通达人让对方如履薄冰
64 工作着的女人更有魅力优势
第十七课 赢得上司的赏识
65 为你的上司'投资'
66 巧妙吹熄男上司手中的蜡烛
67 小主管晋升的舶来坊
68 高情商让女人成为耀眼的钻石
第十八课 为工作建立一个快乐目标
69 让工作成为'开心果'
70 承载工作热情的氧气池
71 将好目标建立在好习惯之上
第四章 女人的幸福终点站
第十九课 幸福与不幸只有0.01mm
72 让走过的路灯在心里发光
73 学会在顺境中居安思危
74 幸福是个没有终点的旅程
第二十课 幸福的方向是由自己决定的
75 不做剥夺自己幸福的人
76 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
77 当白马王子向你伸出幸福之手
78 做通俗女不做庸俗女
79 握住幸福的'风向标'
第二十一课 懂得放弃的女人更容易幸福
80 身外之物是女人不该领养的'流浪猫'
81 没有月亮就欣赏星星
82 放弃更好才能得到好
83 放手比流泪简单
第二十二课 一起寻找隐形的幸福
84 为生活的黑白片段注入爱的'泡沫'
85 为幸福插上隐形的翅膀
86 给微小的幸福戴上放大镜
87 幸福有时'非主流'
第二十三课 用你的心灵呼唤幸福
88 只要你肯放弃整个天堂
89 玩转微博,每天一句幸福箴言
90 摩擦小化,幸福才会大化
91 做幸福生活的女主角
第二十四课 幸福观测站:幸福其实很容易
92 幸福是女人掌心的'朱砂痣'
93 你就是幸福的插画师
94 旷世女'忍'者的幸福传奇
95 为自己穿上幸福的水晶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一门艺术。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纸张的触感、字体的选择、行距的疏密,都直接影响我能否沉浸其中。这本书的纸质偏向于那种略带磨砂感的米白色,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棒的是,每隔几个章节,都会有一页留白,上面可能只有一句精炼的总结性的引语,像是一次深呼吸。内容上,我发现它巧妙地平衡了东方智慧和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比如,它在探讨“情绪流动性”时,引用了道家的“水”的概念,说情绪像水一样,堵塞就会发臭,疏通则可以滋养万物。这种跨文化的融合让理论变得更加丰满和接地气。特别是关于“原生家庭影响”的那一章,作者的处理非常克制和有同理心,她没有指责过去的创伤,而是引导读者如何从过去的经验中提取力量,而不是被其定义。读完后,我感到一种久违的释然,仿佛心中的某个疙瘩被轻轻解开了,不再是沉重地背负着过去,而是轻快地走向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设计非常有层次感,它不是线性地从A到Z的教学,而是像螺旋上升一样,不断地深化对“自我接纳”的理解。一开始是关注外在的行为调整,比如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进入中段后,开始深入到认知层面的重塑,探讨信念系统是如何塑造我们对幸福的感知的;最后几章则聚焦于“意义的构建”,探讨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发现并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喜悦。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培养微小的感恩习惯”的部分。作者提到,幸福不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而是由无数个被我们忽略的小确幸汇聚而成的。她建议每天记录三件“本可以很糟但却很顺利”的小事,这个简单到近乎幼稚的练习,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对日常事件的解读滤镜。它让我从“寻找大幸福”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转而欣赏脚下的风景。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经历了一次细致入微的心灵SPA,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顿悟,但却是扎扎实实的、由内而外的滋养和修正。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过度鼓吹“完美女性”形象的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那只会增加焦虑。然而,这本读物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的“不完美主义”倡导。作者非常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追求幸福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自我怀疑,这种真诚是很难得的。她不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指导读者,而是更像一个战友,在分享她的“伤疤”和从中汲取的教训。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了作者为了某个职业目标而牺牲了个人生活,最终发现那种成功带来的空虚感。这个例子让我深思,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的终点”是否真的存在?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幸福的定义权重新交还给了读者自己。它提供了一套“工具箱”,里面装满了探索自我、连接内在感受的钥匙,但最终要开哪扇门、走哪条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这种赋权的感觉,比任何固定的答案都要宝贵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很吸引人,那种带着点复古和温暖的色调,一下子就让人觉得这是一本能带来慰藉的书。我本来是冲着某个特定章节的内容去的,但翻开目录后发现,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像那种堆砌理论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跟你娓娓道来,分享她的人生感悟。特别是关于“内在的富足”那几个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细腻,她没有直接告诉你“你要怎样才能幸福”,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中的小片段、小场景,让你自己去体会那种心境的转变。举个例子,书中提到一个关于“与自己和解”的小故事,主人公花了很长时间去追逐外界的认可,直到某次旅行中迷路,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这种叙事手法让人很有代入感,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在写下这些文字时的那种沉静的氛围。而且,书中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自我对话练习,不是那种空泛的“积极思考”,而是更具操作性的,比如如何识别并重构那些限制你成长的“心魔”。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很扎实,遣词造句之间流露出一种成熟女性特有的韧性和智慧,读起来非常舒服,即使是读到一些比较沉重的话题,也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反而有一种被理解的踏实感。
评分拿到这本阅读材料时,我最大的期待是能找到一些突破日常困境的“妙招”,毕竟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总是让人感到心力交瘁。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在于它的“慢哲学”。它没有承诺让你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更像一本心灵的“体检报告”。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的章节,它没有谈KPI或者效率最大化,而是强调“高质量的休息”和“有目的的放空”。书中用了很多笔墨去探讨现代女性在多重角色压力下的精神内耗问题,这点非常戳中我。我过去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结果就是自己被掏空。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为自己留白”的必要性,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如何设定“不可侵犯的独处时间”,以及如何巧妙地拒绝那些消耗你能量的请求,而不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更努力地去“做”,而是如何更智慧地去“选择不做”。这种反向的思维引导,对我来说,比任何激昂的口号都来得有效和持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