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女人:做谁也不是谁的谁 | 作者 | 邓水莲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613804 | 出版日期 | 2012-03-01 |
| 字数 | 页码 | 210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女人:做谁也不是谁的谁》通过职场女人的生存故事,向广大女性产出了一个生存真谛——任何你想心存依靠的,终都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学会在独立中和别人相互依存。 |
| 作者简介 | |
| 邓水莲,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工商管理硕士,混迹于职场十余年,服务过大型民企和知名外企,现任上海锦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 |
| 目录 | |
| 1.成长快乐 原来女人真爱上一个男人,她天生的母性就会显现出来,她会心甘情愿地为这个男人做这做那。男人真爱上一个女人,他天生的孩子气就会显现出来,他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对这个女人生出依赖感来。 2.职场讨债兵 老板爱美人,但更爱能为他赚钱的人! 3.关于“TA” 女人对于男人,永远是爱恨交加的。爱过了,恨过了,女人会说男人也仅仅是“TA”然而,对于“TA”,女人也是爱恨交加的。 4.东家和掌柜之争 东家和掌柜永远在互相的博弈中,谁在制定游戏规则往往终决定于钱在谁的手里,但是玩不玩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 5.另类业务员 如果你做事不走正道,别人也不会让你干正事的。 6.任何时候做好自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人,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7.谈判桌上斗法 对于谦卑的人,要比他更谦卑,可以赢得他的尊重和认可,对于高傲的人,就要比他更高傲,也可以赢得他的尊重和认可,人就是这样,喜欢比自己更“强”的人. 8.剩者是否为胜? 职场从来都没有永远的团队,只有被利益聚在一起的人才。 9.宁可寂寞不要暖味 寂寞,就像这个社会的流感,传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10.旁观者未必清 人在自己没主意的时候,别人其实更加的没主意。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根本就是瞎扯。正所谓,你又不是我,怎知我如何?偏偏我也不知我如何。也许人一生都走在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的路上。 11.职场碟中谍 女人没有钱,什么美女、才女、淑女都是瞎扯,坐在上海金茂大厦88层的观光餐厅喝着咖啡谈恋爱总比蹲在路边的小马路上吃着麻辣烫谈恋爱更浪漫,更令女人向往。 12.姐妹共舞 新环境总能给女人带来新的心情。新的心情总会有很多期待,一个女人只要有期待就是快乐和幸福。 13.谁的才华在飞 14.走出沼泽地 15.谁是谁的谁 16.女教教主 17.给爱情装上窗帘 18.爱恨两茫茫 19.物质生活里的精神寄托 20.爱情即“母爱” 21.看重自己看淡TA 22.潜伏的意识 …… 32.好马也吃回头草 33.永远的谜 尾声:世界因女人而更美 |
| 编辑推荐 | |
| 也许每个女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女人靠自己,可以不可以?当然,这里说的靠自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更是精神上的独立。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女胆的去做了,尽管伤痕累累,有的女人小心翼翼的在尝试着,日子过的战战兢兢。有的女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靠自己,她们认为女人可以依靠的人太多了,理所当然的小时候可以靠父母,结婚了可以靠丈夫,老了还可以靠孩子。然而,任何你想心存依靠的,终都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在独立中和别人相互依存。社会发展到现在,女人开始强大了,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经济也独立了。但是在阴盛阳衰的繁华背后,依然是女人飞洒的眼泪。女人依然是弱势群体。在弱势下面如何强大。如何靠自己。是摆在每个女人面前的问题。是时候该喊:女人当自强了。邓水莲编著的《女人:做谁也不是谁的谁》里面要告诉我们的秘密就是,我们的思想就是世界上的力量,他可以影响世界的运行。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初读下来,我被作者那种近乎残酷的坦诚所震撼。她似乎毫不留情地撕开了我们习惯性戴在脸上的那些社交面具,直面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小心翼翼掩盖起来的真实需求与恐惧。那些描摹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面对选择时的犹豫、挣扎与最终的和解,写得极其细腻,仿佛信手拈来,却又句句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语言风格上,时而像一位犀利的闺蜜在深夜里低语,充满了洞察力和一丝戏谑的自嘲;时而又转变为一种冷静的、近乎哲学的思辨,将个体经验提升到对人性普遍困境的探讨层面。这种叙事节奏的张弛有度,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又忍不住在关键的转折处停下来,反复揣摩其中的深意。它不仅仅是在谈论“女人”这个宏大的议题,更像是在为每一个在“应该成为谁”和“真正是谁”之间徘徊的个体,提供了一份无声的理解与陪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太吸引眼球了,那种浓郁的色彩搭配和略带迷幻的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漩涡里。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随便翻阅,一下子就被书名里那种微妙的抗拒和自我定位的矛盾感击中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直白的情感自助手册,反而像是一个邀请,邀请你进入一个女性内心深处的迷宫。装帧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这本书的内容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分量十足的。我尤其欣赏出版社的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出品,通常意味着内容的严谨性,即便主题是关于个人情感和自我探索,也应该会有一个扎实的社会观察或理论支撑,而不是空泛的说教。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关系”这个永恒的主题,不是简单地教人如何取悦他人,而是如何在一个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中,清晰地界定“我”与“他人”的边界,那种不依附、不强求的独立姿态,才是现代女性真正的自由。
评分从装帧和出版方的角度来看,我对于这本书的持续影响力抱有很高的期望。一本好的书,不应该只在刚出版时引起一阵讨论,而是应该能成为工具书、成为被反复翻阅和标记的对象。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看起来非常适合做批注,留白适中,字里行间似乎都留有让读者填补自己思考的空间。我甚至在想象,这本书或许会成为未来女性成长小组讨论的指定阅读材料,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去探讨现代社会下女性的“自主权”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不承诺幸福的终点,但它描绘了通往自由道路上的每一步风景,那些荆棘、那些岔路口,都被清晰地标注出来,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引导。
评分这本书的篇章结构设计得很有意思,似乎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身份标签”层层递进展开的,从女儿、伴侣、职场人,到最终回归到“自我”。每一次身份的转换,都伴随着一次对既有认知的颠覆。我发现自己总是在阅读某个特定段落时,会不由自主地对照自己的生活经历,甚至会产生一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想”的释然感。这种共鸣感是阅读非虚构类书籍时最宝贵的体验之一。而且,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超越年龄和阅历的成熟与清醒,让人觉得这位作者本人一定是在复杂的人生海域里搏击过、最终才找到自己的航向的。这种经历沉淀下来的智慧,远比那些理论家空谈出来的道理要来得有力量、更具穿透力。
评分我特别关注这本书在探讨“界限感”方面是如何展开的。现今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是多维且互相矛盾的:既要独立有事业,又要顾家有温情;既要温柔贤淑,又要有锋芒毕露的自我主张。这种期望的拉扯,常常让人精疲力尽。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神防火墙”的搭建指南。例如,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如何才能既投入又不至于自我消融?在职场上,如何拒绝那些不合理的道德绑架,同时又不显得过于咄咄逼人?我期待的不是教人如何圆滑处世,而是教人如何在保持善良和真诚的前提下,坚定地维护自己的“领地”。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有力的案例分析,哪怕是虚构的,只要能清晰地展示出“不做谁的谁”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和代价,那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就大大提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