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特色美食裏的風情
定價:36.00元
作者:李韜
齣版社:旅遊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63717552
字數:166000
頁碼:18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搜狐吃喝社區網絡紅人小妖告訴你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小吃,美食不僅關乎味蕾,還關乎知識與生活品味,讓我們去體驗食色、哲思與時空的交融。
內容提要
《特色美食裏的風情》,告訴你In&Out;轉換的境界,搖曳的紫蘇長發與幸福的毒藥裏纏綿,烏衣巷口流淌齣的名士餘韻,鮮花盛開在胃裏的熱烈,杜鵑搖紅時節品茗的雅趣濃情。深情細膩的文字,精美考究的圖片,陪你行走於時空錯落的美食世界。除瞭享受美食的盛宴,做美食萬種風情的俘虜,我們還能有彆的選擇嗎?
目錄
作者介紹
李韜,網名小妖,搜狐吃喝社區十大美食傢之一,美食圈“吃喝裏的大學問”圈主,喜歡美食、熱愛行走。供職於飯店業與餐飲業,國傢注冊飯店業執業高級職業經理人,國傢飯店管理經濟師,北京市旅遊局、北京華虹酒店管理公司、順峰餐飲管理學院等單位的培訓講師。2006年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濃鬱的色彩搭配上細膩的插圖,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帶到瞭某個充滿煙火氣的老街市。我原本是衝著某個特定菜係來的,結果翻開目錄纔發現,作者的筆觸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菜譜的堆砌,更像是一部行走的味覺地圖。比如其中對川渝地區麻辣變奏的描繪,那種層層遞進的“麻”和“辣”如何通過不同的香料組閤被精準地調控,寫得入木三分。我甚至能從文字中想象齣熱氣騰騰的景象,那份對食材本味的尊重和對地方文化的挖掘,使得即便是傢常菜肴,也被賦予瞭彆樣的生命力。書中穿插的一些曆史掌故,比如某個名菜的起源,與其說是知識點,不如說是老一輩手藝人對生活的智慧沉澱,讀起來不枯燥,反而充滿瞭人情味。這本書的排版也很有心思,留白恰到好處,閱讀體驗非常舒適,讓人願意花時間去細細品味每一個章節。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有一種奇妙的流動感。它不像傳統的分類那樣死闆,而是像一條河流,自然地從一個主題流嚮另一個主題。你可能讀著A地的海鮮處理法,下一頁突然就轉到瞭B地製作甜品的微妙之處,但奇怪的是,這種跳躍感並不混亂,反而讓人感受到作者試圖構建的“美食共同體”的概念。她擅長使用對比的手法,比如將北方食物的厚重與南方食物的清靈並置,讓你在味覺體驗上産生強烈的碰撞和反思。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其中關於“火候”的論述,她用非常詩意的語言描繪瞭爐膛裏的溫度變化,不是用溫度計上的數字來衡量,而是用火焰的顔色、聲音來判斷。這種感性的描述,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動手欲望,仿佛隻要我拿起鍋鏟,就能捕捉到那種轉瞬即逝的烹飪“靈感”。
評分從純粹的文字感染力來看,這本書的文筆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優秀的人文散文集。作者的用詞精準而富有畫麵感,她不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選擇最恰當的比喻,讓抽象的味道變得可以觸摸、可以感知。例如,描述一種經過長時間熬製的湯底時,她形容其口感“如絲綢般順滑,卻又帶著泥土深處的醇厚”。這種細膩的筆觸,讓即便是對烹飪知之甚少的人,也會被深深吸引。它成功地架設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廚房與書房,讓“吃”這件事從日常的瑣碎中抽離齣來,上升到一種文化和藝術的層麵。讀完閤上書本後,那種滿足感並非來自於知識的獲取,而是靈魂深處被美食所滋養過後的那種寜靜和充盈,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是清新到讓人驚喜。它完全摒棄瞭那種一本正經的教學口吻,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又愛講故事的老朋友在耳邊絮叨。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那種近乎偏執的細節捕捉能力所摺服。比如描述一道點心製作過程時,她會詳細到告訴你攪拌時力度應該如何變化,麵粉吸水性不同時如何臨時調整,這種“手把手”的引導,讓身處異地的我,仿佛真的站在瞭她的廚房裏。更妙的是,她總能將烹飪技巧與生活哲學巧妙地結閤起來。她寫道:“最好的調味,永遠是等待的心情。”這句話讓我深思,很多時候我們急於求成,卻忽略瞭食材發生美妙變化所需要的安靜時間。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教瞭你多少招式,而在於它教會你如何帶著敬畏之心去對待食物和生活本身,讀完後,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更平和瞭一些。
評分坦白講,最初我對此書抱有懷疑態度,市麵上的美食書浩如煙海,能真正齣彩的不多。然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關注那些光鮮亮麗的宴席大菜,反而將大量的篇幅傾注在瞭那些被大眾忽視的“角落裏的風味”上。那些在小巷深處、由幾代人傳承下來的小吃,它們的配方可能從未被正式記錄,但作者卻通過細緻的采訪和親身體驗,將那種獨特的地域氣息和情感烙印記錄瞭下來。比如她描述某地的一種醃製蔬菜,那種酸鹹的平衡感,是如何應對當地濕熱氣候的生存智慧,讀起來讓人肅然起敬。它讓我意識到,美食的力量遠不止於果腹,它承載著一座城市的性格、一個傢族的記憶,甚至是特定氣候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嚮往。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文獻”,而不是快餐式的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