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成就每一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
定价:38.00元
作者:陈之华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5608841
字数:
页码:2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旅居北欧六年,出了两本畅销书,到处都有人问陈之华:芬兰教育的特色在哪里?她总是肯定地说:“以孩子为中心。”不论、学校、老师、家长,都以孩子的需求为重,协助孩子培养一生受用、带着走的能力,永远帮孩子留一扇机会之窗,就是芬兰教育世界的秘诀所在。从芬兰赫尔辛基回到台北,一年多来,陈之华不改初衷地分享“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观点,借着受遨至各地演讲、书写专栏的机会,近身观察线的老师、官员,还有家长,也从女儿的学习历程与体制直接对话。陈之华热切地伏案写下一篇篇观察心得,对照芬兰在师资养成、支援、社会机制上所做的努力,期盼为教育大环境带来更多提醒:
    教育,视孩子权利为先,强调基本能力的养成;
    学校,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不标榜鉴别度与分数;
    老师,旨在引出学习乐趣,养成解决习题的能力;
    家长,给孩子赏识与尊重,学习靠时间不靠压力。
目录
作者序 孩子的潜能,无限宽广
前言 保护,是尊重的开始
章 从赫尔辛基到台北
01 给孩子成功机会,他们会学得更好
02 自我突破,才是竞赛重点
03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04 差点理论与公路行车之道
05 不同的学习进程
06 学习的乐趣
07 数学,不只是演练与计算
08 将数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成功
09 东西教育观的差异
10 扬优批劣,不是好的
第二章 老师辛苦了
11 老师,才是关键!
12 教师尊严,来自专业
13 好成绩,来自多元能力的好教师
14 理论与实务并重
15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师!
16 老师辛苦了!
17 他们,竟然可以选老师!
18 为何不敢跟老师说?
第三章 与孩子一起蜕变
第四章 亲师齐力,共同撑起百年大计
第五章 少子化背后的省思
后记 外国月亮,从来就没有比较圆
作者介绍
陈之华,旅居芬兰六年,曾居住英国、美国、奈及利亚等国多年,游历四十余国。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曾任职台湾纽约设计公司、美商李奥贝纳广告公司等,并曾于美国开设个人工作室,担任西非洲卡拉巴大学艺术系客座讲师、芬兰赫尔辛基国际妇女会理事。现为自由作家、专栏作者,稿件散见于《台北画刊》、《商业周刊》、《小羊月刊》、《康健》、《台湾立报》、《国立教育资料馆》、《国父纪念馆馆刊》等。现为《亲子天下》、《国语日报》、《旅人志》、《中时部落格》等专栏作者。
    陈之华的作品
    《芬兰教育全球的秘密》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5月)
    《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5月)
    《成就每-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文摘
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奔驰的场所,以及自然正常成长的时光,这是尊重任何形式生命体的基本观念。狗权如此,人权亦是。在北欧社会的基本观念里,再小的孩童也理当享有和大人相等的基本看待与对待
    当我们大张旗鼓讲求、鼓吹生命教育的同时,是否也该真正平心静气地思考,孩子的生命、学生的光阴,好比任何一种生命体,都该受到尊重。即便要有所规范与运用,是否都该先行思考到这些课程、活动、集会的时间花费,其意义能否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人与自然间产生必要的关联性?
    说起“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有时我还会提到,在芬兰,孩子上完体育课就要去盥洗,而且是洗澡。所以体育课那天,孩子会带好浴巾和换洗衣物到学校,通常体育课是一连两堂,老师会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孩子在运动后沐浴、更衣,不会让他们持续穿着又湿又有汗酸味的体育服过完一天。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孩子需要盥洗?我们小时候又没有这样。这是不是太宠学生了?
    有趣的是,所有我们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的,并不代表日后就不会拥有;所有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也不必然你我的孩子就必须再走一遭。因为时代的步伐,正是不停地向前迈进,而人们的生活,也应该是更趋于人性化的美好。当我们大人认真做完将近一小时的运动,会不会汗流浃背、湿衣湿裤?当我们满头大汗、
    运用点想象力:想象孩子一大早6点多出门到学校,如果上过汗流浃背的体育课之后,没有梳洗换衣,甚至有些孩子还要补习到晚上9点过后才回家,一整天下来,会有多么不舒服啊!如果大人是如此重视自己的卫生,教育孩子从小要爱清洁,不正应该反映在体育课后的梳洗更衣上吗?“软体”是这样教,“硬体却数十年如一日地缺乏。大人都希望一整天舒爽度日,为什么从来没有思索过孩子在上完体育课、跑完大队接力、做完球类运动后,身体会出现什么样的自然反应呢?我们是否曾经换个角度或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感受?
    同样的思维,也可以反映在学校奉行不辍的各种大小朝会、集会、训话、典礼及仪节上。“以孩子为中心”为考量的教育方式,绝不是随意地放纵孩子、宠溺学生,任他们予取予求,甚至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是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更基本、更人性的角度,回溯一下你在他们那个年岁时的想法与感受是什么?如果你现在还是他们,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与反应?如果你都不喜欢,为什么还要因循旧制、毫无反思能力地去要求他们?只因为他们“只是”孩子,就必须被要求接受吗?
    ……
序言
作者序 孩子的潜能,无限宽广
前言 保护,是尊重的开始
章 从赫尔辛基到台北
01 给孩子成功机会,他们会学得更好
02 自我突破,才是竞赛重点
03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04 差点理论与公路行车之道
05 不同的学习进程
06 学习的乐趣
07 数学,不只是演练与计算
08 将数学运用于生活才是成功
09 东西教育观的差异
10 扬优批劣,不是好的
第二章 老师辛苦了
11 老师,才是关键!
12 教师尊严,来自专业
13 好成绩,来自多元能力的好教师
14 理论与实务并重
15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师!
16 老师辛苦了!
17 他们,竟然可以选老师!
18 为何不敢跟老师说?
第三章 与孩子一起蜕变
第四章 亲师齐力,共同撑起百年大计
第五章 少子化背后的省思
后记 外国月亮,从来就没有比较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和启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游戏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描述印象深刻。我一直觉得,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而芬兰教育似乎就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书里详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在实验室里探索,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难题。我非常认同书中关于“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的观点。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中,孩子们往往害怕犯错,因为错误可能会带来惩罚或者不被认可。而芬兰教育却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这种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模式。我希望能够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运用到我的教育实践中,去创造一个更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评分这本关于芬兰教育的书,我真的爱不释手。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教育方法的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教育”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一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激发,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而芬兰教育似乎就是这样做的。书里描述的那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那种鼓励探索、不怕犯错的学习态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尤其欣赏书中提到的“让孩子做自己”的理念。在我们的社会里,孩子们似乎从小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期望和标签,而芬兰教育却鼓励他们去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去探索自己的潜力,去成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我被书中那些生动的细节所吸引,比如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合作中学习。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教育更美好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了希望。我希望能将书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我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去培养出更自信、更有创造力的下一代。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时间好好读一读。我尤其对“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这个副标题很感兴趣,因为我对芬兰的教育模式一直抱有好奇心,也听说过不少关于它如何培养出优秀人才的传说。我一直觉得,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似乎更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发展和兴趣的引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芬兰的课堂,了解他们是如何在不强调分数的情况下,让孩子们保持学习的热情,并且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创造力。我特别好奇的是,芬兰的老师是如何与学生互动的,他们是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学校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是否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家长在芬兰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和方法,让我能够对芬兰教育有一个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找到一些启发,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观念中融入一些新的元素,去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陈之华的名字也让我感到熟悉,知道这肯定是一本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作品。我特别想了解的是,芬兰教育是如何做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保持如此高的教育质量和孩子们的幸福感。书里会不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比如如何设计课程,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更关心的是,芬兰的教育体系是如何平衡学术成就和社会情感发展的?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成绩好才能代表一切,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些颠覆性的视角,让我认识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芬兰教师的世界,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爱和智慧,去塑造每一个孩子的光明未来。
评分我一直对芬兰教育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关于芬兰教育的赞誉。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深入了解的愿望。我尤其想知道,芬兰教育是如何在不给孩子造成过重负担的情况下,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的。书里会不会详细介绍芬兰的教育体系,包括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我非常好奇的是,芬兰的教育理念是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比如,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课堂的氛围是什么样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经验。同时,我也想了解,芬兰的教育体系是如何与社会文化相结合的,是如何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下一代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育读物,更是一次关于教育未来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