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成就每一個孩子:陳之華解碼芬蘭教育
定價:38.00元
作者:陳之華
齣版社: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5608841
字數:
頁碼:24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旅居北歐六年,齣瞭兩本暢銷書,到處都有人問陳之華:芬蘭教育的特色在哪裏?她總是肯定地說:“以孩子為中心。”不論、學校、老師、傢長,都以孩子的需求為重,協助孩子培養一生受用、帶著走的能力,永遠幫孩子留一扇機會之窗,就是芬蘭教育世界的秘訣所在。從芬蘭赫爾辛基迴到颱北,一年多來,陳之華不改初衷地分享“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點,藉著受遨至各地演講、書寫專欄的機會,近身觀察綫的老師、官員,還有傢長,也從女兒的學習曆程與體製直接對話。陳之華熱切地伏案寫下一篇篇觀察心得,對照芬蘭在師資養成、支援、社會機製上所做的努力,期盼為教育大環境帶來更多提醒:
    教育,視孩子權利為先,強調基本能力的養成;
    學校,重視過程而非結果,不標榜鑒彆度與分數;
    老師,旨在引齣學習樂趣,養成解決習題的能力;
    傢長,給孩子賞識與尊重,學習靠時間不靠壓力。
目錄
作者序 孩子的潛能,無限寬廣
前言 保護,是尊重的開始
章 從赫爾辛基到颱北
01 給孩子成功機會,他們會學得更好
02 自我突破,纔是競賽重點
03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04 差點理論與公路行車之道
05 不同的學習進程
06 學習的樂趣
07 數學,不隻是演練與計算
08 將數學運用於生活纔是成功
09 東西教育觀的差異
10 揚優批劣,不是好的
第二章 老師辛苦瞭
11 老師,纔是關鍵!
12 教師尊嚴,來自專業
13 好成績,來自多元能力的好教師
14 理論與實務並重
15 不是每個人都適閤當老師!
16 老師辛苦瞭!
17 他們,竟然可以選老師!
18 為何不敢跟老師說?
第三章 與孩子一起蛻變
第四章 親師齊力,共同撐起百年大計
第五章 少子化背後的省思
後記 外國月亮,從來就沒有比較圓
作者介紹
陳之華,旅居芬蘭六年,曾居住英國、美國、奈及利亞等國多年,遊曆四十餘國。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曾任職颱灣紐約設計公司、美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等,並曾於美國開設個人工作室,擔任西非洲卡拉巴大學藝術係客座講師、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婦女會理事。現為自由作傢、專欄作者,稿件散見於《颱北畫刊》、《商業周刊》、《小羊月刊》、《康健》、《颱灣立報》、《國立教育資料館》、《國父紀念館館刊》等。現為《親子天下》、《國語日報》、《旅人誌》、《中時部落格》等專欄作者。
    陳之華的作品
    《芬蘭教育全球的秘密》
    (中國青年齣版社,2009年5月)
    《芬蘭教育給教師和父母的45堂必修課》
    (中國青年齣版社,2010年5月)
    《成就每-個孩子——陳之華解碼芬蘭教育》
    (首都師範大學齣版社,2012年8月)
文摘
任何有生命的個體,都應該有屬於自己奔馳的場所,以及自然正常成長的時光,這是尊重任何形式生命體的基本觀念。狗權如此,人權亦是。在北歐社會的基本觀念裏,再小的孩童也理當享有和大人相等的基本看待與對待
    當我們大張旗鼓講求、鼓吹生命教育的同時,是否也該真正平心靜氣地思考,孩子的生命、學生的光陰,好比任何一種生命體,都該受到尊重。即便要有所規範與運用,是否都該先行思考到這些課程、活動、集會的時間花費,其意義能否迴歸到教育的本質、孩子的健康成長,在人與自然間産生必要的關聯性?
    說起“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有時我還會提到,在芬蘭,孩子上完體育課就要去盥洗,而且是洗澡。所以體育課那天,孩子會帶好浴巾和換洗衣物到學校,通常體育課是一連兩堂,老師會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在運動後沐浴、更衣,不會讓他們持續穿著又濕又有汗酸味的體育服過完一天。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孩子需要盥洗?我們小時候又沒有這樣。這是不是太寵學生瞭?
    有趣的是,所有我們小時候沒有經曆過的,並不代錶日後就不會擁有;所有我們小時候經曆過的,也不必然你我的孩子就必須再走一遭。因為時代的步伐,正是不停地嚮前邁進,而人們的生活,也應該是更趨於人性化的美好。當我們大人認真做完將近一小時的運動,會不會汗流浹背、濕衣濕褲?當我們滿頭大汗、
    運用點想象力:想象孩子一大早6點多齣門到學校,如果上過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之後,沒有梳洗換衣,甚至有些孩子還要補習到晚上9點過後纔迴傢,一整天下來,會有多麼不舒服啊!如果大人是如此重視自己的衛生,教育孩子從小要愛清潔,不正應該反映在體育課後的梳洗更衣上嗎?“軟體”是這樣教,“硬體卻數十年如一日地缺乏。大人都希望一整天舒爽度日,為什麼從來沒有思索過孩子在上完體育課、跑完大隊接力、做完球類運動後,身體會齣現什麼樣的自然反應呢?我們是否曾經換個角度或是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他們的感受?
    同樣的思維,也可以反映在學校奉行不輟的各種大小朝會、集會、訓話、典禮及儀節上。“以孩子為中心”為考量的教育方式,絕不是隨意地放縱孩子、寵溺學生,任他們予取予求,甚至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而是換個角度去思考,換個更基本、更人性的角度,迴溯一下你在他們那個年歲時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如果你現在還是他們,又會有什麼樣的感受與反應?如果你都不喜歡,為什麼還要因循舊製、毫無反思能力地去要求他們?隻因為他們“隻是”孩子,就必須被要求接受嗎?
    ……
序言
作者序 孩子的潛能,無限寬廣
前言 保護,是尊重的開始
章 從赫爾辛基到颱北
01 給孩子成功機會,他們會學得更好
02 自我突破,纔是競賽重點
03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04 差點理論與公路行車之道
05 不同的學習進程
06 學習的樂趣
07 數學,不隻是演練與計算
08 將數學運用於生活纔是成功
09 東西教育觀的差異
10 揚優批劣,不是好的
第二章 老師辛苦瞭
11 老師,纔是關鍵!
12 教師尊嚴,來自專業
13 好成績,來自多元能力的好教師
14 理論與實務並重
15 不是每個人都適閤當老師!
16 老師辛苦瞭!
17 他們,竟然可以選老師!
18 為何不敢跟老師說?
第三章 與孩子一起蛻變
第四章 親師齊力,共同撐起百年大計
第五章 少子化背後的省思
後記 外國月亮,從來就沒有比較圓
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孩子、引導孩子成長的教育理念。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陳之華的名字也讓我感到熟悉,知道這肯定是一本經過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作品。我特彆想瞭解的是,芬蘭教育是如何做到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依然能夠保持如此高的教育質量和孩子們的幸福感。書裏會不會提到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比如如何設計課程,如何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更關心的是,芬蘭的教育體係是如何平衡學術成就和社會情感發展的?我們常常陷入一個誤區,認為隻有成績好纔能代錶一切,而忽略瞭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顛覆性的視角,讓我認識到教育的真正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芬蘭教師的世界,瞭解他們是如何通過愛和智慧,去塑造每一個孩子的光明未來。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和啓發。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遊戲化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描述印象深刻。我一直覺得,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是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而芬蘭教育似乎就把這一點做到瞭極緻。書裏詳實的案例和生動的描寫,讓我仿佛身臨其境,看到瞭孩子們在陽光下奔跑,在實驗室裏探索,在團隊閤作中解決難題。我非常認同書中關於“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的觀點。在我們的教育環境中,孩子們往往害怕犯錯,因為錯誤可能會帶來懲罰或者不被認可。而芬蘭教育卻鼓勵孩子們大膽嘗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進步。這種開放和包容的學習氛圍,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抗挫摺能力至關重要。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個體發展的教育模式。我希望能夠將書中的一些理念運用到我的教育實踐中,去創造一個更適閤孩子成長的環境。
評分我一直對芬蘭教育抱有濃厚的興趣,因為我經常在各種媒體上看到關於芬蘭教育的贊譽。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滿足瞭我深入瞭解的願望。我尤其想知道,芬蘭教育是如何在不給孩子造成過重負擔的情況下,培養齣高素質的人纔的。書裏會不會詳細介紹芬蘭的教育體係,包括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個階段?我非常好奇的是,芬蘭的教育理念是如何體現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的。比如,老師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課堂的氛圍是什麼樣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建議,讓我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有用的經驗。同時,我也想瞭解,芬蘭的教育體係是如何與社會文化相結閤的,是如何培養齣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的下一代的。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教育讀物,更是一次關於教育未來的探索之旅。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一直想找時間好好讀一讀。我尤其對“陳之華解碼芬蘭教育”這個副標題很感興趣,因為我對芬蘭的教育模式一直抱有好奇心,也聽說過不少關於它如何培養齣優秀人纔的傳說。我一直覺得,我們現有的教育體係似乎更側重於知識的灌輸和應試技巧的培養,而忽略瞭孩子本身的發展和興趣的引導。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芬蘭的課堂,瞭解他們是如何在不強調分數的情況下,讓孩子們保持學習的熱情,並且發展齣健全的人格和創造力。我特彆好奇的是,芬蘭的老師是如何與學生互動的,他們是否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創造空間?學校的課程設置是怎樣的,是否更加靈活和多元化?傢長在芬蘭教育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方法,讓我能夠對芬蘭教育有一個更深入、更直觀的認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我能找到一些啓發,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觀念中融入一些新的元素,去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評分這本關於芬蘭教育的書,我真的愛不釋手。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教育方法的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教育”這兩個字有瞭全新的理解。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是激發,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而芬蘭教育似乎就是這樣做的。書裏描述的那種輕鬆、自由的學習氛圍,那種鼓勵探索、不怕犯錯的學習態度,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我尤其欣賞書中提到的“讓孩子做自己”的理念。在我們的社會裏,孩子們似乎從小就被賦予瞭各種各樣的期望和標簽,而芬蘭教育卻鼓勵他們去發現自己的獨特性,去探索自己的潛力,去成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我被書中那些生動的細節所吸引,比如孩子們在自然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在閤作中學習。這些都讓我看到瞭教育更美好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深刻地反思瞭我們現有的教育模式,也讓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瞭希望。我希望能將書中的一些理念融入到我未來的教育實踐中,去培養齣更自信、更有創造力的下一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