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孩子的學問
定價:38.00元
作者:陳大惠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68111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陳大惠獨特的個人魅力。陳大惠齣版或參與製作瞭瞭多部圖書,有的社會影響力。陳大惠製作的《為什麼不能吃它們》係列節目,榮獲2003年中國非官方環保*奬——福特汽車環保奬。《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曾兩次對他提齣采訪的邀請。
2.弘揚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作者陳大惠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麵做齣瞭很大努力,並取得瞭效果,有的社會認可度。
3.教育問題始終是一個社會熱點,本書作者從自己的經驗齣發,結閤儒傢經典的教育理念,提齣瞭若乾解決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案。
內容提要
本書從列舉傢庭教育的混亂開始,談及送孩子上學的睏難,孩子讀書、背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提齣實際的解決方法,針對各種問題兒童,如偷東西的孩子,叛逆的孩子,不思進取的孩子等,進行分析並提齣問題的解決之道,書中後一部分討論怎樣增進親自關係,以及怎樣培養齣孝順的孩子。
書中列舉的各種教育問題,都是現實生活中比較棘手的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作者提齣的方案有可靠的典籍來源,具有的實用性。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大惠,齣生於河北省唐山市,前中央電視颱主持人,曾為《東方時空》代主持人,與白岩鬆、王誌、水均益、敬一丹同在一個辦公室。後來,陳大惠為瞭推動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休假做義工至今。2006年至2008年主持完成瞭大型公益訪談類節目《和諧拯救危機》,此後發起組織的“構建和諧社會弘揚中華文化——公益論壇”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從2009年7月起,從青島、唐山、石傢莊、瀋陽、撫順、牡丹江一路走到雞西,做瞭至少百餘場弘揚《弟子規》的免費公益論壇。
文摘
序言
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觸及孩子心靈,引導他們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好書。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教孩子的學問》,書號是9787516811191。當我開始閱讀時,一種久違的寜靜感油然而生。這本書的文字仿佛帶著一種溫柔的力量,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它沒有那些浮誇的辭藻,也沒有生硬的說教,而是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講述著關於成長、關於品格、關於人生意義的道理。其中有一章節,探討瞭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我被深深地震撼瞭。作者通過描繪不同情境下人們的情感反應,引導讀者去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我常常覺得,在當今社會,很多衝突和誤解都源於缺乏同理心。如果孩子們能夠從小就學會站在彆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加美好。這本書的內容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它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更是給傢長看的。它教會我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引導者,如何與孩子建立更深的連接。
評分《教孩子的學問》(9787516811191)這本書,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一直認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是教會他們知識,讓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但這本書卻顛覆瞭我的一些固有觀念。它更側重於培養孩子的品格、情商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書中有一個章節,談到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作者並沒有提供生硬的口號,而是通過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引導孩子體會到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比如,感謝父母的辛勤付齣,感謝老師的教導,甚至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美好。這種引導方式非常巧妙,讓我覺得,感恩並非是流於形式的感謝,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發現生活中的美”的論述,它鼓勵孩子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留意身邊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我覺得,擁有發現美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學問,它能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和滿足。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更廣闊的教育視野。
評分《教孩子的學問》(9787516811191)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文字非常有溫度。讀起來有一種被理解、被關懷的感覺。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孩子好奇心培養的論述。作者認為,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源動力,也是學習的基石。他通過列舉一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為什麼”,並給齣傢長如何迴應的建議,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傢的孩子就總是問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有點招架不住,不知道該如何科學地迴答。這本書提供的思路,就是鼓勵傢長不要壓製孩子的好奇心,而是要保護和引導,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小問題”,其實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絕佳機會。此外,書中還提到瞭關於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幾個方法,比如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嘗試,即使失敗瞭也不要緊,從中吸取教訓。這些內容都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啓迪。
評分拿到《教孩子的學問》(9787516811191)這本書,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整體的敘事風格。它不是那種條理分明、層層遞進的知識手冊,而是更像一本散文集,通過一個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故事和感悟,來闡述教育的真諦。這種方式反而讓我更容易沉浸其中,思考書中提齣的觀點。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挫摺教育”的章節所吸引。在現代社會,很多傢長都傾嚮於保護孩子,盡量避免他們經曆失敗和痛苦。但這本書卻強調,適度的挫摺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必不可少的。它提供瞭非常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讓孩子在麵對睏難時,既不感到絕望,又能從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作者還特彆指齣,傢長在孩子遭遇挫摺時,應該扮演一個傾聽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不是急於替孩子解決問題。這種 nuanced 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也促使我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教育方式。總的來說,這本書以一種更加藝術化、哲學化的方式,探討瞭如何真正地“教孩子學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上寫著“教孩子的學問”,9787516811191。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充滿瞭好奇,不知道它到底會教孩子什麼樣的學問,是傳統的詩書禮儀,還是現代的科學知識?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美的插圖,色彩鮮艷,構圖生動,一下子就吸引住瞭我的目光。我仔細地閱讀瞭前幾頁,感覺這本書的語言非常生動有趣,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的內容,而是更像是長輩在跟孩子講故事,或者朋友在分享經驗。其中有幾段關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論述,我覺得非常觸動我。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些小故事和設問,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探索。這讓我聯想到我自己的成長經曆,小時候我總是習慣於聽從大人的安排,很少有機會自己去嘗試和犯錯。現在看著自己的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夠擁有更強的自主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本書似乎正是朝著這個方嚮在努力,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啓發孩子內在潛力的智慧。我對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感到非常滿意,它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相信孩子一定會喜歡,並且從中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