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儿子在美国上小学--中美儿童教育精华对比及启示
定价:29.80元
作者:杨慧著/摄影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64076719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美国的教育那么好?中国的教育那么差?中国孩子置身美式教育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4个学期,365天观察,上百篇体悟与随笔,中国孩子在美国小学留学的真实记录,中国学者妈亲身感悟和对比分析。
博士妈妈带你一同分析中美教育之差异,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中国也上“常青藤”。
内容提要
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对孩子在美国读小学的经历进行的详细介绍,着眼于中美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的区别,对美式精英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不仅向中国父母揭开了“美国学校、家长是如何教孩子”的神秘面纱,而且给中国家长制定自己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慧,女,1979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屡任PETS考试口语考官,现任职于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副教授。教授高级英语、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等课程。出版专著一部(《童话故事跨文化体裁研究》,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英语口语教材一部(《侃侃而谈:英语口语技巧》,2011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发表学术文章二十余篇,主要有(《网络写作课“写作学习语料库”中的教师评阅》,2005年,《外语电化教学》);主持校级青年创新课题两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语委课题一项,参与社科联重点规划项目一项。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我迷茫的育儿路上点亮了一盏灯。作为一名身在美国的中国家长,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平衡,既不希望儿子完全脱离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又希望他能更好地融入美国的教育环境。这本书的标题——“儿子在美国上小学——中美儿童教育精华对比及启示”,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美国的小学里既学得好,又能够快乐成长。书中是否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课堂氛围,甚至是课后辅导的差异?我很好奇,当美国的小学教育强调“玩中学”和“项目式学习”时,中国的家庭教育又应该如何与之配合,才能最大化孩子的学习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策略,例如如何帮助孩子适应美国课堂的互动模式,如何与美国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即融合东西方教育的优势,为孩子创造一个更丰富、更具适应性的成长环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侧重点。书中对于两国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不仅仅是列举一些表面的差异,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比如,书中可能详细阐述了美国教育如何鼓励学生提问、探索和独立思考,而不是仅仅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同时,也可能分析了中国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专注力和扎实学业基础方面的优势。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中美儿童教育精华对比及启示”的解读,这部分内容应该会为家长提供宝贵的育儿指导。它可能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让我们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这本书的出版,对于那些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希望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它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摆脱单一的教育思维模式,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来培养下一代。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导师,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分享着在中美两国教育领域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尤其欣赏书中“精华对比及启示”的提法,这意味着它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而是会挖掘出两国教育最宝贵、最值得借鉴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我很好奇,书中会对两国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怎样的对比分析。例如,美国教育体系是否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软技能”,而中国教育在“硬技能”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精华”融入到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益。这本书不仅仅是为那些孩子在美国上学的家长准备的,对于任何希望提升孩子教育质量的家长,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它让我们看到,教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反思和调整。
评分这真是一本令人深思的读物!我一直对中美两国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差异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儿子即将踏入小学阶段,这种关注就更加迫切了。这本书的标题很吸引人,它似乎触及到了许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平衡学术成绩和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塑造孩子的品格。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对比两国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以及家长参与度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例如,美国的小学教育是否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中国的教育体系又有哪些独特优势,能在夯实基础知识方面做得更出色?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不同教育理念下孩子的成长轨迹,从而为我们自己的育儿之路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在中美教育的碰撞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同时也为儿子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出版方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本身就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的育儿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启发。作为一名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我一直试图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本书的题目——“儿子在美国上小学——中美儿童教育精华对比及启示”,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其核心价值。我期待书中能深入剖析美国小学教育在鼓励创新、培养兴趣、发展个性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中国传统教育在夯实基础、培养毅力、塑造品格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如何将这两种教育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孩子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不同教育方式对孩子实际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在中美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点。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也让我对自己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在美国的学习和成长,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坚定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