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受欢迎的养生汤
定价:29.80元
作者:李静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38183245
字数:320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书中不仅讲述了汤膳养生知识,还介绍了各种煲汤技巧,在实际操作方面,详细讲解了200道家常靓汤、适合5种人群的营养汤、各种四季养生汤。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精彩靓丽,装帧简约雅致,是一部值得收藏的饮食养生宝典。
内容提要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无汤不上席,无汤不成宴”,“食疗食养,以汤为先”,这些俗语都阐明了汤在饮食中的重要性。汤饮不仅味美,还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能增进食欲、润滑肠胃、有利消化、补充水分、强身健体、预防疾病。
本书共分五章:章为汤饮与健康,介绍了汤的营养成分、汤的保健功效、如何科学喝汤以及根据不同体质选择不同的汤。第二章为好汤好技巧,介绍了各种汤锅、常见汤饮食材、常见汤饮调料、美味汤底的制作方法、煲汤的注意事项以及煲出营养美味汤的秘诀。第三章为读者讲解了200道家常靓汤的做法。因人食补,第四章介绍了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汤,包括儿童、老年人、成年女性、成年男性、孕产妇等。因时养生,第五章介绍了适合不同季节的多种养生汤。
参照书中做法,您不仅能天天品尝自己煲出的美味靓汤,还能增强体质、保持健康。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介绍药膳时展现出的那种严谨性。很多养生汤谱为了追求口感或者卖相,会忽略药材之间的配伍禁忌。但翻阅这本书,我发现作者对这一点极为谨慎。每一道汤品后面,都有一个简短的“药理小贴士”栏目,清晰地指明了哪些体质的人群不宜饮用,或者哪些食材不能同时入锅。例如,在介绍一道滋阴润燥的汤时,它特别注明了对于脾胃虚寒者,应减少某些寒凉药材的用量,并建议加入几片生姜提温。这种对读者安全的负责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度肃然起敬。更不用说,它对于不同食材的“预处理”步骤也极其到位。比如,有些根茎类的食材需要提前泡发,有些肉类需要焯水去除血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恰恰是决定一锅汤最终成败的关键。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学会了做汤,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对待食材和健康。
评分我个人对传统文化中的“药食同源”理论非常感兴趣,但往往难以找到真正能将理论与日常烹饪结合得好的书籍。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这座桥梁。它没有堆砌复杂的古代典籍,而是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释了中医里关于五味、五色的养生观念如何巧妙地融入到汤的制作中。比如,书中有一章节专门讨论“如何通过汤的颜色来判断身体状况”,这太有意思了!它建议我们在炖煮不同类型的汤时,观察汤水的颜色变化,以此来侧面印证身体的气血平衡。这使得烹饪过程不再是机械地照搬菜谱,而变成了一种带有探索性和自我观察的实践活动。书中对一些药材的来源和炮制方法也有简要介绍,避免了盲目进补的风险。总而言之,这本书将科学的养生知识、实用的烹饪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得恰到好处,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厨房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股清流,和市面上那些充斥着大量低像素图片和浮夸文字的书籍形成了鲜明对比。它采用的是大开本的简约风格,大量的留白,使得每一道汤品的文字描述都显得清晰且不拥挤。最赞的是它的“功能索引”部分,不是按食材分类,而是直接按“需求”来划分,比如“改善失眠”、“缓解季节性过敏”、“提升免疫力”等标签,非常方便查找。我前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总是感觉心神不宁,直接翻到“安神助眠”那一章,找到了一款用莲子和百合做的清汤。它的做法极其简洁,但作者在描述那份宁静感时,用词精准,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仿佛已经沉浸在那份安宁之中。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食谱本身,更在于它所传递的生活哲学——慢下来,好好地为自己和家人煮一碗充满心意的汤。
评分我拿到这本汤谱时,说实话,内心是有点忐忑的,因为我平时下厨的频率不高,尤其对“养生”这种需要精细操作的领域更是敬而远之。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完全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位邻家大姐在跟你分享她家祖传的秘方。语言非常口语化,比如描述炖煮火候时,会用“小火慢煨到汤色乳白,像刚下的初雪那样”这种非常形象的比喻,而不是干巴巴地说“保持在95摄氏度以下文火炖煮两小时”。书中对“时令养生”的解读也颇为独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在春天喝什么,而是结合了当季的天气变化和人的生理状态来推荐汤方。比如,它会详细分析初春湿气重时,脾胃容易困顿,因此推荐的汤品多以健脾祛湿为主,并且会教你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微调配料。这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智慧,是我在其他养生书中从未见过的深度和细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教你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与自然节律和谐相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带着点年代感的米黄色纸张,摸上去粗粝又不失质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厨房里那些老旧的食谱。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现在市面上关于养生的书太多了,大多是些玄之又玄的理论,或者就是把简单的食材配伍复杂化。然而,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烟火气”。它没有太多花哨的排版,直接切入了主题——汤。我最欣赏的是它对食材选择的细致考量,比如关于某一种菌菇,它会告诉你采摘的最佳时节、辨别真伪的窍门,甚至连如何清洗才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都有详细的步骤图解。特别是有一道“冬日暖阳排骨汤”,里面用了好几种不常见的南方药材,作者不仅解释了每种药材的药用价值,还非常贴心地给出了替代方案,考虑到了不同地域读者的便利性。读着读着,我感觉不像在看一本菜谱,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厨房里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用食物来调理身体。那种平和、实在的叙述方式,让人读了心里非常踏实,也更愿意去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