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日本料理刀工专业教程 鱼类贝类肉类蔬菜加工一本通
定价:59.00元
作者:岛谷宗宏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1154794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四季食材整理四季八寸、四季刺身拼盘、四季煮物、四季火锅、四季寿司……各类菜品全介绍蛤蜊、赤贝、黄瓜、秋葵、冬瓜、南瓜、带鱼、萝卜、金枪鱼……40余种食材详细图解处理技法圆形、银杏叶形、四边形、六边形……近10种装饰形状的食材处理技法图解牛肉、猪肉、鸡肉、配菜、香料……各类肉类配菜等处理方式四季水果与甜点的分切装饰处理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专业的日本料理食材处理教程,书中对包括鱿鱼、虾、贝等鱼类和肉类,鸡蛋,海带和魔芋等食材的加工、摆盘和制作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图解示范,包括工具的选择、手法的示范、造型的设计以及摆盘的注意事项等等,既美观又实用。本书适合专业厨师、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厨师学徒阅读。
目录
第 一章 春季摆盘 5
春季食材 7
春季八寸 8
春季刺身拼盘 11
春季煮物 13
春季火锅 14
春季寿司 17
  妆点春色的摆盘〈八寸〉 18
  妆点春色的摆盘〈刺身拼盘〉 20
  妆点春色的摆盘〈煮物〉 22
  妆点春色的摆盘〈火锅· 寿司〉 24
独活 26
竹笋 28
蜂斗菜 30
六线鱼 31
鲷鱼 32
赤贝 34
饭蛸 36
蛤蜊 37
樱鳟 37
针鱼 38
专栏1 装饰切的工具和诀窍① 40
第二章 夏季摆盘 41
夏季食材 43
夏季八寸 45
夏季刺身拼盘 46
夏季煮物 48
夏季火锅 51
夏季寿司 52
  妆点夏天的摆盘〈八寸〉 54
  妆点夏天的摆盘〈刺身拼盘〉 56
  妆点夏天的摆盘〈煮物· 火锅〉 58
  妆点夏天的装饰切〈寿司〉 60
黄瓜 62
秋葵 65
西红柿 65
长茄子·小茄子·圆茄子 66
冬瓜 68
竹荚鱼 70
鲍鱼 71
章鱼 72
海鳗 74
专栏2 装饰切的工具和诀窍② 76
第三章 秋季装饰切 77
秋季食材 79
秋季八寸 81
秋季刺身拼盘 82
秋季煮物 84
秋季火锅 87
秋季寿司 88
  妆点秋天的装饰切〈八寸〉 90
  妆点秋天的装饰切〈刺身拼盘〉 92
  妆点秋色的装饰切〈煮物· 火锅〉94
  妆点秋色的装饰切〈寿司〉 96
牛蒡 98
土豆 101
南瓜 102
小蔓菁 103
甘薯 104
海老芋·里芋 105
带鱼 106
青花鱼 107
鱿鱼(拖鱿鱼·纹甲鱿鱼) 108
马头鱼 111
专栏3 利用蔬菜特性的装饰切 112
第四章 冬季装饰切 113
冬季食材 114
冬季八寸 116
冬季刺身拼盘 119
冬季煮物 121
冬季火锅 123
冬季寿司 125
  妆点冬季的装饰切〈八寸· 刺身拼盘〉 126
  妆点冬季的装饰切〈煮物〉 128
  妆点冬季的装饰切〈火锅· 寿司〉130
萝卜 132
葱 135
莲藕 136
胡萝卜 138
百合根 141
茨菇 142
蔓菁 144
金枪鱼 145
鲤鱼 146
比目鱼 147
黄甘鱼 147
河豚 148
专栏4 装饰切的心得 150
第五章 装饰切基本技巧 151
圆 152
半月 152
银杏 153
削圆角 153
四边 154
六边 155
五边 155
六方 156
片刀 157
专栏5 兼具实用和美观的装饰切 158
专栏6 鲜鱼的预处理〈水洗〉的基本方法 160
第六章 肉类、加工品、珍味的装饰切和香料、配菜、垫菜等 161
牛 162
猪 162
鸭 163
鸡 163
生面筋 164
鱼糕 164
Xm 165
高野豆腐 165
珍味 165
配菜 166
香料 166
柚子的各种切法 167
拌碟 167
垫菜 168
第七章 当季水果、甜点的
装饰切 169
春季水果 170
夏季水果 170
秋季水果 171
冬季水果 171
春季甜品 172
夏季甜品 172
秋季甜品 173
冬季甜品 173
作者介绍
岛谷宗宏,1972年出生于日本奈良县。在京都新都酒店松滨师从黑崎嘉雄,此后陆续在多家餐馆积累经验,在2003年担任都旬膳月之舟料理长。在2009年日本料理学院第2届日本料理大赛四国地区预选大赛中获得冠军。2010年在东京电视台世界刀工王决定战中获得冠军。2012年担任宫川町水帘初代料理长。凭借其精湛的刀工和细腻的感情,做出的料理获得了从京都到日本外美食家的赞誉。
文摘
序言
从工具匹配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似乎默认读者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当专业的刀具组合。书中提及了数种专业刀具——柳刃、薄刃、出刃,并且详细区分了它们的适用范围。然而,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可能只有一把多功能主厨刀的读者,这本书提供的直接指导就变得有些局限了。它很少提供“如果你只有A刀,如何通过调整手法来模拟B刀的效果”这样的变通方案。换句话说,这本书的“最佳路径”设定非常高,它指向的是一个完美配置的专业厨房环境。这使得初次接触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装备焦虑”,认为不具备全套工具就无法达到书中所描述的效果。因此,在某些基础的、通用型的切割练习中,如果能增加一节关于“基础刀具的多功能应用”的章节,或者至少明确指出哪些练习可以完全用中式菜刀来替代,那么它的受众范围会大大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已经拥有高端装备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更像一本“刀工哲学”的阐述,而非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切割动作时,都会穿插关于“尊重食材”、“顺应纹理”的理念灌输。这无疑提升了整本书的格调,让你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也在思考背后的烹饪思想。例如,当讲解如何切萝卜丁时,他会花大段篇幅去讨论如何通过切面来影响萝卜在炖煮时对汤汁的吸收效率,这种思维的延展性非常棒。然而,这种哲学层面的探讨,有时候会冲淡掉直接的技能传授的紧迫性。我需要知道的是,我的手腕应该保持多大的内旋角度,而不是过多地去思考食材与我的精神连接。对于我这种目标明确,只想尽快掌握一门手艺并投入实际应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中略显空灵的表达方式,偶尔会让人感觉抓不住重点,仿佛在读一篇关于“庖丁解牛”的古代寓言,而不是一份现代厨房的速成指南。我期待的是更具操作指导性的语言,而不是这种充满禅意的描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说实话,有一种古典学院派的严谨感,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阅读上的小小的挑战。图片的使用非常克制,大多数情况下,作者倾向于用详尽的文字描述来构建操作的场景。比如,在讲解如何处理整鱼去骨时,文字描述的细节程度简直像一份精密的工程蓝图,从鱼鳞的处理到脊骨的剥离,每一步的力度、角度、甚至是刀尖触碰鱼肉的“声音感”,都被细致地描绘了出来。然而,对于动态过程的学习,单纯的文字描述总归是隔了一层。我总忍不住想,如果能配上一张关键步骤的慢动作特写照片,或者是一个辅助的线条示意图,理解起来会不会瞬间清晰许多?特别是涉及到旋转、推拉这类需要空间想象力的操作时,我常常需要在脑海中反复模拟,这比直接看到一个清晰的视觉模型要耗费更多精力。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已经具备一定基础,能够将文字转化为具体动作的进阶学习者准备的,对于我这种视觉驱动的学习者来说,视觉辅助的缺失,使得某些高难度的技巧在文字解读阶段就设立了一道无形的门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书脊和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专业范儿。我特别留意了内页的纸张选择,那种微哑光处理的纸张,即便是面对复杂的图解和密集的文字说明,眼睛也不会感到过于疲劳,这点对于长时间学习刀工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不过,当我翻阅前几页时,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理论基础的讲解,比如不同刀具的材料特性、手柄的握持角度对发力传导的影响,这些内容虽然扎实,但对于我这种急切想上手实践的初学者来说,显得有点过于学术化了。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种直截了当的“一看就会”的分解步骤图,但这本书的前置铺垫略显冗长,虽然是为后续的复杂技巧打基础,可初次翻阅时,那种强烈的“实操感”并没有立刻抓住我。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开篇就能有几组简单易学的入门切法,哪怕只是一个基础的滚刀块,也能迅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硬件配置和初步的理论深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它的“引人入胜”的入口设计,似乎需要读者具备更高的耐心去逐层剥开。
评分内容组织上,这本书的逻辑链条是非常清晰的,它似乎是按照食材的“生物学复杂度”来递进安排章节的。从最基础的几何切割(方形、圆形),到处理质地较软的蔬菜(如番茄的去皮与薄片),再到挑战性的蛋白质处理(生鱼片的薄切与纹理控制),整个知识体系搭建得非常稳固。作者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常见错误分析与纠正”部分,倒是相当实用,它精准地指出了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那些“拍断刀身”或者“切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补救措施,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地方风味独特的食材时,篇幅显得有些不足。比如,对于处理某些特定肌理的禽类或内脏,仅仅是简单地提及了基础处理法,并没有深入到如何针对其特殊结构进行优化切割,以最大程度保留风味和口感的层次。这让我感觉,虽然它覆盖了“广度”,但在某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深度”挖掘上,似乎留下了让人意犹未尽的空间,可能更偏向于通用的日式料理基础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