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

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约翰培恩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教养
  • 亲子沟通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行为管理
  • 正面管教
  • 不同年龄段
  • 孩子发展
  • 育儿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新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20453
商品编码:30053204757
出版时间:2018-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简单教养经-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阶段的孩子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07-01
作者:金.约翰.培恩 译者:时璇 开本: 16开
定价: 39.8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59620453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编辑推荐

主营销语:《游戏力》+《养育男孩》作者联袂推荐:这本书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 卖点分析:1. 《游戏力》+《养育男孩》作者联袂推荐:这本书为我们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 这本书将教养提升到它应该做的事情上。 2. 华德福教育推广大使、畅销书《简单父母经》作者全新升级之作。 作者是国际教育家,是英国、加拿大、澳洲、瑞士等十几个国家教育协会顾问,美国250多所公私立学校的咨询师和培训师。 3. 提出了一个“三层金字塔”教养模式:管理者-园丁-指导者,提倡用简单的方法,达到温暖和冷静的引导。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父母的教养身份也要不同。 4. 分析了各个阶段孩子的叛逆,作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迷茫的孩子。理解了这点,困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才能重新找回清晰的方向。

内容提要

·孩子为什么总是叛逆? ·看了一堆书、学了一堆教养方法,为什么还是管不好孩子? ·我的孩子要怎么教育才好? 身为父母,*头疼的不是无法吸收教养专家的方法,而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特别是,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同一种教养方式是否能全面应对? 本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作者培恩为父母做了一个有效的教养示范,提出了一套“三层金字塔”管教模式。针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阶段,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同,教育的方式也要灵活转变。有时父母要像管理者一样严格,有时要像园丁一样呵护,而有时则只是在一旁当指导者。 明确了这个基本的框架之后,教养才会有清晰的方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对孩子严格,什么时候该放松。父母不困惑,孩子才不迷茫,捣乱叛逆之类的管教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作者简介

金·约翰·培恩,国际教育家,英国、加拿大、澳州、瑞士等十几个国家教育协会顾问,美国250所公私立学校的咨询师与培训师,30余年教育行业经验,15年私人家庭咨询治疗师。他是华盛顿特区童年联盟的合伙人,常在世界各地开办研讨会和训练营,帮助孩子解决各种问题,比如挑衅、冲动、上瘾、自卑等。 同时,他还致力于在北美和英国推广华德福教育,在全球推广“简单教养经计划“。目前,与妻子、两个孩子居住在纽约州。

目录

**部分 管教的核心 002 / 第 1 章 叛逆还是迷茫 003 / 回声原理 ·孩子为什么爱惹我们生气? ·游戏:孩子寻找自我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不同阶段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叛逆 ·应对方法:拿走“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017 / 叛逆的根源:内心失衡 ·被围攻的孩子 ·结果:孩子在逃跑,父母在战斗 ·大脑额叶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被情绪淹没的孩子和具备恢复力的孩子 032 / 第 2 章 管教的三个阶段 032 / 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036 / 当内部言语发展时,界限应扩大 ·**阶段:儿童期 ·第二阶段:少年期 ·第三阶段:青少期 041 / 三个不同的发展期,三重管教身份 ·管理者阶段:低龄到9岁左右 ·园丁阶段:10到13岁左右 ·指导者阶段:14岁到青春期后期 044 / 三个篮子,三种管教 ·**个篮子:管理者——我来决定给孩子一个有限的选择 ·第二个篮子:园丁—说出你的计划,我会做决定 ·第三个篮子:指导者—我们一起做决定 第二部分 管理者的原则 054 / 第 3 章 建立界限及让孩子听话的五个步骤 055 / 自我意志强和固执任性 058 / 让孩子“听话”的两大法宝:界限和规范 060 / 为孩子立规矩,先给自己立规矩 064 / 让孩子听话的五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暂停和想象 ·步骤二:从小事做起 ·步骤三:陪伴和冷静 ·步骤四:坚持原则 ·步骤五:执行到底 079 / 情境转变的时候,如何执行? 084 / 让转变有规可循 089 / 第 4 章 让孩子听话的实用技巧 089 / “现在就要”,现在得不到 091 / 你们都要听我说! 095 / 注意力争夺战:手机重要还是我重要? ·亲子关系破裂的四个阶段 ·修复亲子关系的十个小技巧 103 / 第 5 章 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 106 / 让孩子做选择好不好? 107 / 儿童期孩子的大脑回路 110 / 误解孩子的连锁反应 112 / 不要建议,不要请求 116 / 有效沟通的步骤 ·采集和联结 ·直接指示 ·细化指示,分解流程 ·指示+说明 ·先指示,后说明 130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133 / 动作语言的魅力 136 / “面壁思过”的本质是抛弃 140 / 处理争论、回嘴和不当行为的DADD四步法 第三部分 园丁和指导者 148 / 第 6 章 少年期的园丁(10—13岁左右) 150 / 少年期的特点 153 / 区别管教:男孩和女孩 ·与少年期男孩沟通 ·与少年期女孩沟通 166 / 如何成为园丁式父母 169 / 应对有个性的少年 175 / 计划“三明治”:提升沟通能力、锻炼社交技巧 182 / 第 7 章 青少年的指导者(14—19岁) 182 / 成为孩子的指导者 185 / 了解青少年 189 / 青少年的自我主义 190 / 青少年的睡眠问题 194 / 青少年的交友问题 196 / 青春期的不同阶段 ·否定阶段(13-14岁):拒绝改变、大声说“不”的年纪 ·转折点(15-16岁):不确定的年纪 ·肯定阶段(17-18岁):互相认同,大声说“是”的年纪 213 / 指导者的管教原则 ·如何为青少年指明人生方向 ·三个步骤帮助青少年做出判断 ·适时插手,适时旁观 第四部分 让管教回归 224 / 第 8 章 如何灵活转换管教身份 226 / 如何转换 226 / 如何管教多个孩子 228 / 第 9 章 让教养回归简单 234 / 减少物品数量 236 / 规律化,建立可预测性 240 / 少安排活动 243 / 过滤成人信息 245 / 第 10 章 数字时代的管教 246 /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 248 / 电子产品与孩子的社交生活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255 / 电子产品如何影响管教和指导 ·数字时代,孩子的朋友分几类? ·不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社交生活吗? ·数字时代的孤单 265 / 做出改变


《智慧父母养成记:解锁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时刻》 在孩子的成长画卷中,父母永远是那位最核心的描绘者,却也常常是那个最容易感到迷茫的执笔者。我们怀揣着满满的爱意,期盼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却在教育的实践中,一次次跌入“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漩涡。从咿呀学语的幼儿期,到叛逆敏感的青春期,再到走向独立的青年期,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像一本等待被翻阅的精妙书籍,充满了独特的语言、复杂的逻辑和未知的惊喜。而父母,便是那位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策略,才能真正读懂孩子、引导孩子走向光明的读者。 《智慧父母养成记》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更不是一套僵化的育儿手册。它是一次深入的探索,一场关于理解与连接的旅程,旨在帮助每一位家长,无论是新手爸妈还是经验丰富的长辈,都能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与孩子年龄、性格相契合的有效沟通与管教体系。本书将带领您深入剖析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特点以及行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灵活、实用的智慧型教养策略,让您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 第一篇:萌芽期的秘密——看见并回应生命的初啼 生命的初始,是纯粹而脆弱的。孩子呱呱坠地,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在这个阶段,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与宝宝之间安全、可靠的依恋关系。本书将深入探讨婴儿期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如喂养、睡眠、排泄)和心理需求(如拥抱、安抚、回应)。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宝宝无声的语言——啼哭、表情、肢体动作,理解这些信号背后所蕴含的真实需求。 情感连接的基石: 学习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陪伴,用敏感、及时的回应,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心理安全感。这包括理解“拥抱的力量”,让每一次安抚都成为情感的注入;学会“倾听宝宝的眼泪”,分辨不同啼哭的意义,并给予恰当的安慰。 早期认知发展的启蒙: 孩子的大脑在快速发育,每一次互动都是一次学习。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游戏、亲子阅读、日常对话,刺激宝宝的感官发展,培养初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我们将探讨“玩耍中的学习”,如何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变成教育的机会,例如在换尿布时讲解身体部位,在洗澡时认识水和泡沫。 习惯养成的黄金期: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未来独立生活的基础。本书将提供建立规律作息、培养自主进食、引导入睡习惯的实用方法。我们将分析“耐心与一致性”在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过度干预,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权。 情绪管理的初步感知: 孩子的情绪是直接而纯粹的。本书将引导您认识宝宝情绪的表达方式,学习如何安抚孩子的不安、愤怒和沮丧,帮助他们初步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强调“情绪的镜像学习”,父母的冷静和理解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第二篇:探索期的挑战——好奇心与界限的平衡 当孩子迈入蹒跚学步,世界在他们眼中变得更加广阔和迷人。好奇心如同燎原之火,驱动着他们去触摸、去尝试、去探索一切未知。然而,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开始展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时不时地挑战父母设定的规则。如何在这股旺盛的探索欲与必要的规则界限之间找到平衡,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 “不”的力量与“为什么”的解答: 孩子频繁地说“不”,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本书将教授您如何理解孩子“说不”背后的心理,并提供正面回应的技巧,将潜在的冲突转化为沟通的机会。我们将探讨“设定清晰的界限”,如何以坚定但温和的方式表达规矩,并解释规矩背后的原因,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而非盲目服从。 好奇心驱动的学习: 孩子的学习方式是玩中学,学中玩。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利用孩子的天然好奇心,设计各种富有启发性的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我们将介绍“情境式学习”,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引导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超市里认识商品,在公园里观察动植物。 情绪的爆发与疏导: 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起伏较大,发脾气、哭闹是常态。本书将提供一套情绪疏导的实用工具,帮助您理解孩子情绪的根源,学习如何冷静地陪伴孩子度过情绪风暴,并教会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将强调“情绪的接纳与引导”,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从中学习。 初步的社交技能培养: 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多,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本书将提供关于分享、合作、解决冲突的指导,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我们将介绍“榜样的力量”,父母在社交互动中的行为示范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独立期的挣扎——自我意识与规则的博弈 进入学龄期,孩子的大脑发育进入新的高峰,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形成更强的自我认知,渴望被尊重,也更倾向于独立思考和行动。同时,规则意识也在这个阶段得到巩固。如何在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社会规则的约束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是本篇的核心。 理性沟通与协商: 面对学龄儿童,简单的命令式管教已经不再奏效。本书将教授您如何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在必要时进行协商。我们将探讨“说服的艺术”,如何用道理和逻辑赢得孩子的理解,而不是强迫。 责任感的培养: 孩子需要开始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生活中的。本书将提供关于布置家务、管理零花钱、培养学习习惯的策略,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和独立性。我们将强调“适度的放手”,让孩子有机会犯错并从中学习。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不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开始有能力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本书将指导您如何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为他们的努力提供支持。我们将介绍“引导式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孩子的思考,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价值观念的塑造: 随着知识的增长,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本书将关注如何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辨别是非,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我们将讨论“品格教育的日常化”,如何在生活中渗透品格的培养。 第四篇:成长期的转折——青春的迷茫与成长的翅膀 青春期,是孩子生命中最具挑战性也最富生命力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剧变,让他们开始探索自我,寻求独立,同时也充满了迷茫、困惑和叛逆。如何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既给予孩子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又不剥夺他们成长的空间,是父母面临的重大课题。 理解青春期的“变”: 本书将深入剖析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帮助您理解孩子为何会发生看似“难以理解”的变化。我们将强调“共情与理解”,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的烦恼。 危机中的沟通: 青春期的叛逆常常是孩子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本书将提供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关爱、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我们将学习“非暴力沟通”,用平和、尊重的语言化解矛盾。 自主性与支持的平衡: 青春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本书将指导您如何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去尝试、去犯错、去成长,同时又能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持。我们将探讨“放手但不撒手”,在支持中尊重孩子的独立。 生涯规划的启蒙: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需要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本书将提供关于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兴趣、优势,探索职业方向,并为他们制定初步学习计划的建议。我们将强调“鼓励探索与尝试”,让孩子在多元化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五篇:智慧父母的修行——自我成长与家庭和谐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场漫长的旅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长、心态的调整以及与伴侣的协作,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 育儿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父母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书将提供一些自我关怀和压力管理的方法。 亲子关系的优化: 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关系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本书将提供关于如何与大龄孩子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建议,保持开放、信任的关系。 伴侣合作的力量: 共同育儿是家庭和谐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与伴侣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统一育儿理念,共同面对育儿挑战。 持续学习与反思: 育儿是一门永远没有终点的学问。本书鼓励父母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反思自己的育儿实践,并根据孩子的变化调整策略。 《智慧父母养成记》是一本陪伴您走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的书。它不提供速成的秘方,而是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理解、连接和智慧的大门。阅读本书,您将收获的不仅仅是育儿的技巧,更是一种全新的育儿观——一种以尊重、理解和爱为核心,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育儿哲学。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和耐心,解锁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共同谱写一段充满爱与成长的美好乐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市面上这类育儿书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觉得大多都是一些陈词滥调,没有什么实际操作性。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有经验,并且真正热爱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我非常欣赏它那种不卑不亢、理性分析的写作风格。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没有感到任何压力,反而觉得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对话。它提出的很多观点,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关于如何处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压制”或者“忽略”,而是详细地分析了发脾气的原因,并提供了多种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我尤其赞赏它强调的“界限”的重要性,这让我认识到,在爱孩子的同时,也需要为他们设立明确的规则和底线,这才是真正的负责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育儿不是一场与孩子的“战争”,而是一场双向的成长。通过科学的教养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也能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我感觉自己被赋能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最有价值的一本书,它让我从一个非常焦虑的父母,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和从容的家长。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管教”孩子感到困惑,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时候做得不够好,或者适得其反。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育儿道路上的迷茫。它没有给我灌输什么“神奇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并从中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我特别欣赏它关于“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的阐述,这让我不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能够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书中提出的“正面管教”理念,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强调的是鼓励和合作,而不是惩罚和控制。我尝试了一些书中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犯错时,不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温和地引导他们思考,结果出乎意料地好。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有效的管教源于深厚的理解和尊重。我感觉自己获得了强大的内心力量,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孩子的挑战,并从中找到成长的喜悦。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情感连接的宝典。我一直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养育,更是一种相互的学习和成长。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没有教你如何“控制”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并成为一个独立、有责任感的人。我非常欣赏书中那种平等、尊重的沟通方式。它提醒我,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学会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与孩子的矛盾,仅仅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当。这本书提供的很多具体方法,比如“积极肯定”和“非暴力沟通”,都非常实用,并且能够立即在生活中应用。我感觉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融洽,孩子也变得更加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想法。这本书让我明白,最好的管教,是源于爱的教育。它让我重拾了作为父母的信心,并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每一刻。

评分

我是一名拥有几个年幼孩子的父母,每天的生活就像一场“战役”。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我解决问题的育儿书籍,但很多书都离我的实际情况太远了。这本书不一样,它充满了非常接地气的建议,读起来让人觉得无比亲切。作者仿佛就是我身边的朋友,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讲述了许多我曾经遇到的棘手问题。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倾听”和“回应”的部分。我以前总是急于给孩子讲道理,或者直接命令他们,却忽略了真正去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只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它提出的“积极关注”和“情绪安抚”的技巧,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而且,这本书并不是那种一味强调“完美父母”的书,它也承认育儿的艰辛,并鼓励父母要关爱自己,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它让我明白,育儿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智慧,更需要爱。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管教孩子,更是关于如何建立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评分

这本书真的像及时雨一样,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能如此幸运地遇到它。作为一名新手父母,我每天都被孩子层出不穷的“挑战”弄得焦头烂额。看着他从一个温顺可爱的小天使,瞬间变成一个喋喋不休、要求多多的小恶魔,我常常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在他开始有自己想法,并且开始反抗我的一些指令时,我更加手足无措。这本书的到来,仿佛给我指明了方向。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里面的每一个观点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没有空洞的理论,也没有教条式的说教,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生动地讲解了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与孩子沟通,如何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读完之后,我感觉我不再是一个孤独无助的父母,而是一个有智慧、有策略的“玩家”,能够更从容地应对育儿路上的种种难题。它让我明白,管教并不是压制,而是一种引导,一种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发展自我的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同理心”的讲解,让我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符合我的期望。这本书真的让我豁然开朗,期待在实际应用中看到它的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