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簡單教養經-如何有效管教不同階段的孩子 |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 齣版時間:2018-07-01 |
| 作者:金.約翰.培恩 | 譯者:時璿 | 開本: 16開 |
| 定價: 39.8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59620453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主營銷語:《遊戲力》+《養育男孩》作者聯袂推薦:這本書為我們做瞭一個有效的教養示範。 賣點分析:1. 《遊戲力》+《養育男孩》作者聯袂推薦:這本書為我們做瞭一個有效的教養示範。 這本書將教養提升到它應該做的事情上。 2. 華德福教育推廣大使、暢銷書《簡單父母經》作者全新升級之作。 作者是國際教育傢,是英國、加拿大、澳洲、瑞士等十幾個國傢教育協會顧問,美國250多所公私立學校的谘詢師和培訓師。 3. 提齣瞭一個“三層金字塔”教養模式:管理者-園丁-指導者,提倡用簡單的方法,達到溫暖和冷靜的引導。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同,父母的教養身份也要不同。 4. 分析瞭各個階段孩子的叛逆,作者提齣瞭一個基本的概念:沒有叛逆的孩子,隻有迷茫的孩子。理解瞭這點,睏惑的父母和迷茫的孩子纔能重新找迴清晰的方嚮。
·孩子為什麼總是叛逆? ·看瞭一堆書、學瞭一堆教養方法,為什麼還是管不好孩子? ·我的孩子要怎麼教育纔好? 身為父母,*頭疼的不是無法吸收教養專傢的方法,而是如何將這些方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特彆是,針對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階段,同一種教養方式是否能全麵應對? 本書就是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而來,作者培恩為父母做瞭一個有效的教養示範,提齣瞭一套“三層金字塔”管教模式。針對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階段,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同,教育的方式也要靈活轉變。有時父母要像管理者一樣嚴格,有時要像園丁一樣嗬護,而有時則隻是在一旁當指導者。 明確瞭這個基本的框架之後,教養纔會有清晰的方嚮,知道什麼時候該對孩子嚴格,什麼時候該放鬆。父母不睏惑,孩子纔不迷茫,搗亂叛逆之類的管教難題也就能迎刃而解。
金·約翰·培恩,國際教育傢,英國、加拿大、澳州、瑞士等十幾個國傢教育協會顧問,美國250所公私立學校的谘詢師與培訓師,30餘年教育行業經驗,15年私人傢庭谘詢治療師。他是華盛頓特區童年聯盟的閤夥人,常在世界各地開辦研討會和訓練營,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問題,比如挑釁、衝動、上癮、自卑等。 同時,他還緻力於在北美和英國推廣華德福教育,在全球推廣“簡單教養經計劃“。目前,與妻子、兩個孩子居住在紐約州。
**部分 管教的核心 002 / 第 1 章 叛逆還是迷茫 003 / 迴聲原理 ·孩子為什麼愛惹我們生氣? ·遊戲:孩子尋找自我的方式 ·不同性格的孩子,錶現齣不同的叛逆 ·不同階段的孩子,錶現齣不同的叛逆 ·應對方法:拿走“不屬於大衛的部分” 017 / 叛逆的根源:內心失衡 ·被圍攻的孩子 ·結果:孩子在逃跑,父母在戰鬥 ·大腦額葉對孩子行為的影響 ·被情緒淹沒的孩子和具備恢復力的孩子 032 / 第 2 章 管教的三個階段 032 / 如何為孩子立界限 036 / 當內部言語發展時,界限應擴大 ·**階段:兒童期 ·第二階段:少年期 ·第三階段:青少期 041 / 三個不同的發展期,三重管教身份 ·管理者階段:低齡到9歲左右 ·園丁階段:10到13歲左右 ·指導者階段:14歲到青春期後期 044 / 三個籃子,三種管教 ·**個籃子:管理者——我來決定給孩子一個有限的選擇 ·第二個籃子:園丁—說齣你的計劃,我會做決定 ·第三個籃子:指導者—我們一起做決定 第二部分 管理者的原則 054 / 第 3 章 建立界限及讓孩子聽話的五個步驟 055 / 自我意誌強和固執任性 058 / 讓孩子“聽話”的兩大法寶:界限和規範 060 / 為孩子立規矩,先給自己立規矩 064 / 讓孩子聽話的五個關鍵步驟 ·步驟一:暫停和想象 ·步驟二:從小事做起 ·步驟三:陪伴和冷靜 ·步驟四:堅持原則 ·步驟五:執行到底 079 / 情境轉變的時候,如何執行? 084 / 讓轉變有規可循 089 / 第 4 章 讓孩子聽話的實用技巧 089 / “現在就要”,現在得不到 091 / 你們都要聽我說! 095 / 注意力爭奪戰:手機重要還是我重要? ·親子關係破裂的四個階段 ·修復親子關係的十個小技巧 103 / 第 5 章 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106 / 讓孩子做選擇好不好? 107 / 兒童期孩子的大腦迴路 110 / 誤解孩子的連鎖反應 112 / 不要建議,不要請求 116 / 有效溝通的步驟 ·采集和聯結 ·直接指示 ·細化指示,分解流程 ·指示+說明 ·先指示,後說明 130 /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133 / 動作語言的魅力 136 / “麵壁思過”的本質是拋棄 140 / 處理爭論、迴嘴和不當行為的DADD四步法 第三部分 園丁和指導者 148 / 第 6 章 少年期的園丁(10—13歲左右) 150 / 少年期的特點 153 / 區彆管教:男孩和女孩 ·與少年期男孩溝通 ·與少年期女孩溝通 166 / 如何成為園丁式父母 169 / 應對有個性的少年 175 / 計劃“三明治”:提升溝通能力、鍛煉社交技巧 182 / 第 7 章 青少年的指導者(14—19歲) 182 / 成為孩子的指導者 185 / 瞭解青少年 189 / 青少年的自我主義 190 / 青少年的睡眠問題 194 / 青少年的交友問題 196 / 青春期的不同階段 ·否定階段(13-14歲):拒絕改變、大聲說“不”的年紀 ·轉摺點(15-16歲):不確定的年紀 ·肯定階段(17-18歲):互相認同,大聲說“是”的年紀 213 / 指導者的管教原則 ·如何為青少年指明人生方嚮 ·三個步驟幫助青少年做齣判斷 ·適時插手,適時旁觀 第四部分 讓管教迴歸 224 / 第 8 章 如何靈活轉換管教身份 226 / 如何轉換 226 / 如何管教多個孩子 228 / 第 9 章 讓教養迴歸簡單 234 / 減少物品數量 236 / 規律化,建立可預測性 240 / 少安排活動 243 / 過濾成人信息 245 / 第 10 章 數字時代的管教 246 / 電子産品對孩子的影響 248 / 電子産品與孩子的社交生活 ·數字時代,孩子的朋友分幾類? ·不使用電子産品,會影響孩子的社交生活嗎? ·數字時代的孤單 255 / 電子産品如何影響管教和指導 ·數字時代,孩子的朋友分幾類? ·不使用電子産品,會影響孩子的社交生活嗎? ·數字時代的孤單 265 / 做齣改變
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孩子建立深厚情感連接的寶典。我一直覺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養育,更是一種相互的學習和成長。這本書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它沒有教你如何“控製”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並成為一個獨立、有責任感的人。我非常欣賞書中那種平等、尊重的溝通方式。它提醒我,在與孩子交流時,要學會傾聽他們的想法,理解他們的感受,並給予積極的迴應。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與孩子的矛盾,僅僅是因為溝通方式不當。這本書提供的很多具體方法,比如“積極肯定”和“非暴力溝通”,都非常實用,並且能夠立即在生活中應用。我感覺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因此變得更加融洽,孩子也變得更加願意與我分享他們的想法。這本書讓我明白,最好的管教,是源於愛的教育。它讓我重拾瞭作為父母的信心,並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每一刻。
評分我是一名擁有幾個年幼孩子的父母,每天的生活就像一場“戰役”。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解決問題的育兒書籍,但很多書都離我的實際情況太遠瞭。這本書不一樣,它充滿瞭非常接地氣的建議,讀起來讓人覺得無比親切。作者仿佛就是我身邊的朋友,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語言,講述瞭許多我曾經遇到的棘手問題。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傾聽”和“迴應”的部分。我以前總是急於給孩子講道理,或者直接命令他們,卻忽略瞭真正去聽他們內心的聲音。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孩子隻是需要被看見、被理解。它提齣的“積極關注”和“情緒安撫”的技巧,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而且,這本書並不是那種一味強調“完美父母”的書,它也承認育兒的艱辛,並鼓勵父母要關愛自己,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溫暖。它讓我明白,育兒是一個過程,需要耐心、智慧,更需要愛。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管教孩子,更是關於如何建立一個和諧、健康的傢庭關係。
評分這本書真的像及時雨一樣,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能如此幸運地遇到它。作為一名新手父母,我每天都被孩子層齣不窮的“挑戰”弄得焦頭爛額。看著他從一個溫順可愛的小天使,瞬間變成一個喋喋不休、要求多多的小惡魔,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尤其是在他開始有自己想法,並且開始反抗我的一些指令時,我更加手足無措。這本書的到來,仿佛給我指明瞭方嚮。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它,裏麵的每一個觀點都深深地吸引瞭我。它沒有空洞的理論,也沒有教條式的說教,而是用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生動地講解瞭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與孩子溝通,如何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讀完之後,我感覺我不再是一個孤獨無助的父母,而是一個有智慧、有策略的“玩傢”,能夠更從容地應對育兒路上的種種難題。它讓我明白,管教並不是壓製,而是一種引導,一種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發展自我的過程。我特彆喜歡它關於“同理心”的講解,讓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們符閤我的期望。這本書真的讓我豁然開朗,期待在實際應用中看到它的效果。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市麵上這類育兒書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覺得大多都是一些陳詞濫調,沒有什麼實際操作性。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給我的感覺是,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有經驗,並且真正熱愛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我非常欣賞它那種不卑不亢、理性分析的寫作風格。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反而覺得像是在和一位智者對話。它提齣的很多觀點,雖然看似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關於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問題,它並沒有簡單地告訴你要“壓製”或者“忽略”,而是詳細地分析瞭發脾氣的原因,並提供瞭多種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我尤其贊賞它強調的“界限”的重要性,這讓我認識到,在愛孩子的同時,也需要為他們設立明確的規則和底綫,這纔是真正的負責任。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育兒不是一場與孩子的“戰爭”,而是一場雙嚮的成長。通過科學的教養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也能讓我們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我感覺自己被賦能瞭,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創造者。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有價值的一本書,它讓我從一個非常焦慮的父母,變成瞭一個更加自信和從容的傢長。我一直以來都對如何“管教”孩子感到睏惑,總覺得自己在很多時候做得不夠好,或者適得其反。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育兒道路上的迷茫。它沒有給我灌輸什麼“神奇的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思維方式,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並從中找到有效的應對策略。我特彆欣賞它關於“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的闡述,這讓我不再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而是能夠尊重他們的成長節奏。書中提齣的“正麵管教”理念,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強調的是鼓勵和閤作,而不是懲罰和控製。我嘗試瞭一些書中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犯錯時,不再是嚴厲地批評,而是溫和地引導他們思考,結果齣乎意料地好。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有效的管教源於深厚的理解和尊重。我感覺自己獲得瞭強大的內心力量,能夠更從容地麵對孩子的挑戰,並從中找到成長的喜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