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此时此刻(一行禅师修行手记) 一行禅师

活在此时此刻(一行禅师修行手记) 一行禅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一行禅师 著
图书标签:
  • 禅宗
  • 正念
  • 修行
  • 佛教
  • 活在当下
  • 自我提升
  • 心灵成长
  • 一行禅师
  • 冥想
  • 生活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28580
商品编码:3007403687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活在此时此刻(一行禅师修行手记)

定价:49.90元

作者:一行禅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011285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行禅师 修行手记
这本书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并告诉我们全心全意地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一行禅师 现代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梁文道先生受其影响走上佛学道路。

★当你能够改变现在,你就能治愈过去
我们可能被夺取很多东西,但没人能偷走我们的决心或自由,也没人能偷走我们的练习。当你能够改变现在,你就能治愈过去。

★找到内心的岛屿
生活里总有些日子让人感觉不是你的日子,一切都不顺利。如果我们仅依赖外部条件,我们就会迷失。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可以一直依赖的庇护所、一座内心的岛屿。

★在简单寻常的事物中得到安慰,珍重每个此时此刻
它可能是喝一杯茶,等一场雪,一次散步,一段陪伴,心怀愉悦、美好、简单,好好生活,每一件寻常事都可以是冥想的练习。

内容提要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
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
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目录


章 越南生活
吃点心
慢慢地、欢喜地吃饭,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 003

生活时刻
喝茶的两个小时,我们赚不到钱,但可以拥有生活 004

有厕即是乐
快乐的前提是你先感知到 006

树叶
无意识知道如何聆听我们,只要你播下一粒种子 007

佛陀画像
我也想像这样平静安详地坐着 009

万花筒
不要因为那些已经消失的画面焦急哭泣 011

隐士与井
也许,你也曾有过一次心灵之旅,它可能是一块岩石、一颗星星 012

师父的礼物
偈颂能让我们念念分明地活在每一刻 015

师父的僧袍
新衣总是让人欣喜,但随后就被忘记 018

香蕉叶
当一片叶子凋零的时候,树并不会哭泣 021

盛开的仙人掌
我们有时需要一个盛大的仪式,找到简单与美好 023

关门
每一件寻常事,都可以是禅修 025

绿草
趋于的人因为小瑕疵所以可爱 027

洗碗
洗碗的每一刻只为感受生命和生活本身 029

榴梿
爱缺少了理解,只会令人痛苦 031

《海潮音》
参与实践,是改变的步 033

第二章 战争与流亡

后一袋米
我不会站在任何一方,也不会树任何敌人 039

一名法国士兵
宁静是一片强大而治愈的神奇海洋 042

新鲜药草
我也需要时间来生活 049

不放弃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中精神面貌那么重要 051

深观的作用
每一步,都在修习平等心 054

飞机场
危险总是由内而来 055


炎热季节里的冰凉糖水 057

在陆地的海洋里
如果你想要平和,那你就必须平和 059

椰子和尚
和平的讯息无处不在 064

战区正念
非暴力是我们凭借智力就可以学习的事 066

请愿
即使身处窘境,也可以心怀慈悲 068

马丁·路德·金,菩提萨
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愤怒,仇恨和歧视 070

政治犯
没人能夺走我们的决心和自由 072

我来自中方
我们不必困在自己多年前的想法和自我当中 074

阿尔弗雷德·哈斯勒
生命没有界限 076

请呼唤我的真名
彼此体悟,人与人之间才会生出温暖 078

治愈战争之伤
没有什么事物能孤立存在,我们一起治愈和改变 081

修行就是渡船
深入地活在此时此刻,你就能治愈过去 084

次花开
学习、认识和改变消极的事 087

竹林
在漆黑的夜里,我知道你就在那里,因为我在那里 089

第三章 梅村的绽放

风中居所
即使你非常年轻,你也可以找到内心的岛屿 093

享受你的睡袋
睡在这里,也不会阻止我们快乐 096

标致汽车
有时候,空虚消费带不来持续的快乐,而是痛苦 098

莫奈特先生与云松
储存足够美丽、健康和坚强的记忆,可以帮我们渡过艰难时刻 100

雨伞松
我对这个地方一见钟情 103

装订图书
为了享受工作,你会如何做呢? 105

苹果汁和松球
当我们感觉恢复了精神时,周围的一切也将变得清晰 106

写作的快乐
写作的那几个小时,就像是与佛陀坐在一起喝茶 108

莲花茶
花费时间与他人真诚相处,让我们彼此理解并快乐 110

兄妹
你要有转化自己苦恼的见悟 112

菩提树
像忠于我们的家人、朋友那样去照料一棵树 114

学习拥抱
真正的爱,要求深刻地理解 116

钉子
购物时的正念和慈悲心 118

柑橘禅
当你吃柑橘时,这就是生命里重要的事 120

耙树叶
得到清洁的道路和安稳自在 122

呼吸和割草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就像音乐家爱惜自己的乐器 124

数学老师
正念带来见悟,和的改变 126

花园里的棕榈树
不要错过任何能够安静坐下来的机会 128

我恋爱了
如果你的爱依旧狭小,你必须拓宽自己的内心 130

老树开新花
每天醒来,都会有新的见悟 132

躲猫猫
不要为尚未到来和已经失去之事悲伤 134

第四章 天下为家

相互问候
似曾相识的相遇美好而安宁 139


触碰此刻的安宁,给我们带来治愈、转化和奇迹 140

古欧洲之魂
聆听,给我们带来平静、安稳和自由 143

一个集市梦
有时候,梦境告诉我们一些必须聆听的事 146

佛陀的脚印
行走,用佛陀之眼看美丽日落 149

两分钟平静
静默时刻,可以恢复平静、理解和见悟 151

点滴慈悲
回到内心的家 153

《印度时报》
不在内心和关系中播种仇恨、歧视与绝望的种子 155

一次轻松的巴士之旅
此时此刻我已到达的修习 157

橄榄树
如果对一件事看得够深刻,你便会见照真相 159

自由地行走
行禅,带来慈悲、谅解与平静 160

第五章 我已到达

生命就是我们真正的家
澄明就在此时此刻 165

一个班级梦
梦有时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抛弃部分自我,以进步 167

莴苣
理解,并去爱,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170

我们的两只手
当我们懂得理解,就不会痛苦 171

看看你的手
正念修习,带来快乐、平静和宽容 172

给我根烟吧
也要努力做一些事,帮别人减轻痛苦 174

波浪和水
正念修习,令我们明白:出生和死亡其实无法触及到我们 177

谷歌普莱克斯
将自己从不安中释放出来 178

佛陀在车里吗
佛陀的出现、觉醒的力量,陪伴我们一生的每时每刻 181

在乡间小路上行走
正念行走的每一步都带来改变的力量 183

一步
在每一步的到达和静止中修得平静 184

归属
和家人在一起,微笑、静坐、喝茶让我们获得归属感 187

和温柔菩萨
你要坚定有力量,也要有温柔之心和深刻的理解力 189

宇航员
行禅是回归自我的方式之一 191

秋叶
此刻正念呼吸、行走及饮茶就能触碰涅槃 193

寻找家
我真正的家不限于某个地点或时间 194

我不在此
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 197

后记
关于一行禅师
修行不只是讲授,更在于你如何过自己的生活 203

作者介绍


一行禅师(Thích Nht Hnh,1926年10月11日— ),出生于越南中部,现代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
16岁出家,后创立青年社会服务学校、万行佛教学院和Tiep Hien接现团体。
1982年在法国西南部建立“梅村”(Plum Village)禅修道场,推广正念禅修,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难民及儿童,毕生宣扬非暴力的和平理念与正念生活之道。
1967年,被美国马丁路德金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他通晓越、英、法及中文,著有佛学、诗集、小说、传记等100多部作品,被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长居畅销书榜单。
本书为一行禅师本自传作品。

文摘


序言



活在此时此刻——一行禅师的修行智慧 “活在此时此刻”这句简单的禅语,承载着一行禅师数十年如一日的修行体悟,也成为无数渴望内心宁静与觉醒的灵魂的灯塔。本书并非一本堆砌辞藻的哲学论著,也不是一套照本宣科的修行指南,它更像是一位智者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一同踏上一段回归当下、发现真我的旅程。 一行禅师,这位享誉全球的越南禅师、作家、和平主义者,以其深邃的智慧、慈悲的心怀和简洁的语言,将古老的东方禅修智慧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他的教导,如同潺潺流水,滋养着一颗颗焦躁不安的心灵;他的声音,宛如清风拂过,吹散了层层迷雾。本书收录的,正是他针对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普遍面临的焦虑、压力、疏离和迷失,所提供的充满生命力的智慧与指引。 回归当下:从匆忙的生活中找回自己 在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下,我们常常陷入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担忧之中,而遗忘了此刻的珍贵。工作的压力、人际的烦恼、信息的轰炸,这一切都将我们的意识拉扯得支离破碎,让我们错过了生命中最真实的存在。一行禅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当下”的重要性。 “活在此时此刻”并非是要我们放弃对过去的反思或对未来的规划,而是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一切,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只能在“此时此刻”发生。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意识,都牢牢地锚定在当下。过去的已成历史,未来的尚未到来,只有此刻,才是我们真正拥有和能够把握的。 本书将带领我们学习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将注意力带回当下。这可能通过呼吸,通过行走,通过用餐,甚至通过一次简单的刷牙。一行禅师的教导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将深刻的禅修练习融入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他会告诉我们,当你走路时,就只是走路;当你吃饭时,就只是吃饭。感受双脚踩在地面的触感,感受食物在口中的味道,感受每一次呼吸的进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一旦被觉知所点亮,便能成为通往内心宁静的桥梁。 他鼓励我们练习“正念”,这是一种不加评判的对当下体验的觉知。当我们感到愤怒、悲伤或焦虑时,我们不需要压抑或逃避,而是可以温和地观察它们,如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飘过。正念让我们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通过正念,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理解自己的感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慈悲与爱:连接内心的柔软与世界的和谐 在纷扰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孤独感也日益增长。一行禅师的教导,始终贯穿着深厚的慈悲与爱。他认为,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慈悲,以及对他人和世界的隔阂。 慈悲,并非仅仅是同情,更是一种深刻的理解与接纳。它始于对自己内心的温柔关怀。当我们能够温柔地对待自己,理解自己的脆弱与不足,我们才更有可能将这份温柔扩展到他人身上。一行禅师会引导我们练习“自我慈悲”,学会在犯错时原谅自己,在受伤时照顾自己。 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对他人的慈悲。通过理解他人的痛苦,看到他们与我们一样,都在经历生活的起伏,我们更容易放下评判,生起同理心。他会教导我们如何以慈悲的眼光看待冲突,如何用善意化解误解。慈悲不是软弱,而是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连接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能融化人与人之间坚冰。 更进一步,一行禅师还将慈悲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世界。他提倡“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用温柔、真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减少冲突,增进理解,为建立一个更和谐的世界奠定基础。他也会分享如何培养对自然的爱,认识到我们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生命的智慧:洞察苦与乐的真相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常常被苦难所困扰,被欲望所驱使。一行禅师的教导,并非是要我们逃避苦难,而是要我们深入洞察苦的根源,从而找到解脱之道。 他会解释,苦的产生,往往源于我们的执着与无明。我们执着于得到,害怕失去;我们执着于自我,不愿改变。而无明,则是对事物真相的不了解。当我们被虚幻的欲望所蒙蔽,当我们未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便容易在轮回中受苦。 本书将引导我们学习佛陀“四圣谛”的智慧,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理解苦的普遍性,洞察苦的成因(集),认识到苦是可以被超越的(灭),并学习通往解脱的道路(道)。这条道,便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行禅师会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以最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他会告诉我们,当我们体验到愤怒时,那并非是愤怒本身,而是我们对某个不愉快体验的反应。通过深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愤怒背后的恐惧、受伤或需求。这种洞察,能够帮助我们停止对苦的无谓制造。 他也会分享关于“无我”的智慧,并非是要我们否定自己的存在,而是要我们看清“我”的虚幻性。我们所认为的“我”,不过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聚合,是不断变化的存在。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一个固定不变的“我”,便能放下许多不必要的忧虑与负担。 行动的力量:将修行融入日常 “活在此时此刻”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付诸实践。一行禅师的书,最大的特点便是其高度的可操作性。他提供的练习方法,简单易学,却蕴含着改变生命的力量。 本书会详细介绍如何进行“正念呼吸”,这被视为一切禅修的起点。通过专注于每一次吸气和呼气,我们能够将散乱的思绪拉回到当下,获得内心的平静。他还将介绍“正念行走”,学会在行走中感受身体的律动,感受大地,体验每一步都充满觉知。 “正念用餐”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囫囵吞枣,未曾真正品味食物的滋味,也未曾感激食物的来源。通过正念用餐,我们不仅能获得更深的滋养,也能培养感恩之心。 此外,一行禅师还将分享如何将正念融入工作、学习、家庭互动以及应对挑战的各个方面。他会强调,修行不在于逃离生活,而在于在生活中安住,在烦恼中觉醒。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考验,都可能是我们深入修行,展现慈悲与智慧的契机。 结语 《活在此时此刻——一行禅师的修行手记》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并非要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修行者,而是要我们成为一个更真实、更平和、更充满爱的人。通过一行禅师的引导,我们有机会卸下心灵的重负,放下对过去的纠结,对未来的焦虑,全身心地投入到此刻的生命之中。 本书的每一页,都闪烁着一行禅师对人类的深刻关怀与无尽祝福。它鼓励我们,即使身处喧嚣的世界,也能找到内心的净土;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保持一颗宁静与慈悲的心。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旅程,一段回归真我,发现生命之美的旅程。 阅读本书,或许会让你在某个瞬间,停下匆忙的脚步,深吸一口气,然后微笑。那个微笑,便是此时此刻,你与生命最美好的连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有力,那种宁静的蓝调和留白的处理,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拿到手的时候,感觉就像捧着一块温润的玉石,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纸张的触感都透露出一种庄重和平静。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让我从日常的喧嚣中抽离出来的“锚点”,而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不像那些心灵鸡汤那样空泛地鼓吹“积极向上”,而是更像一位年长的智者,用一种不疾不徐的语调,轻柔地引导你去看那些你平时选择忽略的、细微的美好。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连呼吸的节奏似乎都跟着书中的节奏调整了过来。这种身心的同步,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是多么难得啊!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将深刻的哲理融入到最简单生活场景中的能力,比如对一杯茶、一朵花的观察,这些日常瞬间被赋予了全新的、值得被珍视的意义。它没有给我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教会了我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如何真正地“在场”。

评分

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好。它不是那种线性叙事的小说,而是由一系列散点、片断式的感悟和观察构成的。这种结构反而更贴近真实的心灵体验——我们的思绪本来就是跳跃的、非线性的。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当下体验”,并用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将它们凝固下来。我特别喜欢那种像诗歌一样的段落,它们短小精悍,但蕴含的力量却能穿透纸张,直达内心深处。这种文字的张力,使得即便是重复阅读某个章节,也能从中发掘出新的层次和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心灵指导书,更是一部充满东方智慧的散文集,文字的韵味和哲理的深度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平衡点,这使得它具有了超越时空、反复品读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对我产生的影响,是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我不是那种读完一本书就立刻能脱胎换骨的人,但这本书却像一枚小小的种子,在我心中悄悄生根发芽。我发现自己开始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停顿下来——比如等红绿灯的时候,或者在厨房里洗碗的时候。以前这些时间总会被我用来刷手机或者心里盘算着下一项任务,但现在,我会试着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这种专注带来的宁静感是惊人的,它让那些本该枯燥的时刻变得充实起来。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我对“效率”的定义。过去我总追求速度和产出,现在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效率或许在于质量和觉知,而不是单纯的时间投入。这种观念的转变,虽然微小,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与时间相处的方式,让我不再感觉时间总是在与我赛跑。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修行手记”这类题材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会充斥着太多晦涩难懂的佛学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完全打破了我对这类书籍的刻板印象。作者的文字仿佛是用最纯净的水洗涤过一般,剔除了所有不必要的修饰和矫揉造作。它不是说教,更像是对一段段真实体验的细腻复述,坦诚得让人感到温暖。我最欣赏的是那种不带评判的接纳态度。书中描述的那些困境、挣扎,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真实写照,但作者却能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去观照它们,不试图去“解决”问题,而是邀请你一同去“体验”问题本身。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我阅读时的心理压力,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接受教导,而是在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它像一面镜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那些习惯性的焦虑和逃避,但同时又提供了温柔的解药——那就是,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了我的预期。很多人在谈论“正念”时,总会将其与冥想垫和特定的时间段绑定在一起,仿佛只有在非常正式的环境下才能练习。但这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它将“当下”的练习无缝地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高深的理念拉回到了地板上、厨房里、通勤的路上。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随时随地启动的“心智工具箱”。我尝试了书中提到的几个简单的观察练习,比如专注地感受身体与椅子接触的感觉,或者仅仅是倾听周围环境的声音,而不是给这些声音贴标签。这些练习非常容易上手,几乎不需要任何准备,但其带来的心绪稳定效果却非常显著。它成功地将“修行”从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变成了一种日常可以触及的、增强生命质感的实践方法,这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