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此時此刻(一行禪師修行手記) 一行禪師

活在此時此刻(一行禪師修行手記) 一行禪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一行禪師 著
圖書標籤:
  • 禪宗
  • 正念
  • 修行
  • 佛教
  • 活在當下
  • 自我提升
  • 心靈成長
  • 一行禪師
  • 冥想
  • 生活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盛德偉業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天津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1128580
商品編碼:30074036878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活在此時此刻(一行禪師修行手記)

定價:49.90元

作者:一行禪師

齣版社:天津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011285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行禪師 修行手記
這本書講述瞭一行禪師的一生。每一個故事都是他真實的生活經曆,並告訴我們全心全意地活在此時此刻的意義。如果你身處繁重的工作,感到焦慮或內心迷惘,無法獲得平靜與歸宿。這本書將使你思緒清晰,安住當下,獲得生命的平靜和此刻的豐盛。

★一行禪師 現代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梁文道先生受其影響走上佛學道路。

★當你能夠改變現在,你就能治愈過去
我們可能被奪取很多東西,但沒人能偷走我們的決心或自由,也沒人能偷走我們的練習。當你能夠改變現在,你就能治愈過去。

★找到內心的島嶼
生活裏總有些日子讓人感覺不是你的日子,一切都不順利。如果我們僅依賴外部條件,我們就會迷失。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一直依賴的庇護所、一座內心的島嶼。

★在簡單尋常的事物中得到安慰,珍重每個此時此刻
它可能是喝一杯茶,等一場雪,一次散步,一段陪伴,心懷愉悅、美好、簡單,好好生活,每一件尋常事都可以是冥想的練習。

內容提要


這本迴憶錄講述瞭一行禪師的一生。每一個故事都是他真實的生活經曆。他嚮我們展示全神貫注活在此時此刻的意義。
如果你身處繁重的工作,感到焦慮或內心迷惘,無法獲得平靜與歸宿。
這本書將使你思緒清晰,安住當下,獲得生命的平靜和此刻的豐盛。

目錄


章 越南生活
吃點心
慢慢地、歡喜地吃飯,不想將來,也不悔過去 003

生活時刻
喝茶的兩個小時,我們賺不到錢,但可以擁有生活 004

有廁即是樂
快樂的前提是你先感知到 006

樹葉
無意識知道如何聆聽我們,隻要你播下一粒種子 007

佛陀畫像
我也想像這樣平靜安詳地坐著 009

萬花筒
不要因為那些已經消失的畫麵焦急哭泣 011

隱士與井
也許,你也曾有過一次心靈之旅,它可能是一塊岩石、一顆星星 012

師父的禮物
偈頌能讓我們念念分明地活在每一刻 015

師父的僧袍
新衣總是讓人欣喜,但隨後就被忘記 018

香蕉葉
當一片葉子凋零的時候,樹並不會哭泣 021

盛開的仙人掌
我們有時需要一個盛大的儀式,找到簡單與美好 023

關門
每一件尋常事,都可以是禪修 025

綠草
趨於的人因為小瑕疵所以可愛 027

洗碗
洗碗的每一刻隻為感受生命和生活本身 029

榴梿
愛缺少瞭理解,隻會令人痛苦 031

《海潮音》
參與實踐,是改變的步 033

第二章 戰爭與流亡

後一袋米
我不會站在任何一方,也不會樹任何敵人 039

一名法國士兵
寜靜是一片強大而治愈的神奇海洋 042

新鮮藥草
我也需要時間來生活 049

不放棄
為什麼在我們的生命中精神麵貌那麼重要 051

深觀的作用
每一步,都在修習平等心 054

飛機場
危險總是由內而來 055


炎熱季節裏的冰涼糖水 057

在陸地的海洋裏
如果你想要平和,那你就必須平和 059

椰子和尚
和平的訊息無處不在 064

戰區正念
非暴力是我們憑藉智力就可以學習的事 066

請願
即使身處窘境,也可以心懷慈悲 068

馬丁·路德·金,菩提薩
我們真正的敵人,是憤怒,仇恨和歧視 070

政治犯
沒人能奪走我們的決心和自由 072

我來自中方
我們不必睏在自己多年前的想法和自我當中 074

阿爾弗雷德·哈斯勒
生命沒有界限 076

請呼喚我的真名
彼此體悟,人與人之間纔會生齣溫暖 078

治愈戰爭之傷
沒有什麼事物能孤立存在,我們一起治愈和改變 081

修行就是渡船
深入地活在此時此刻,你就能治愈過去 084

次花開
學習、認識和改變消極的事 087

竹林
在漆黑的夜裏,我知道你就在那裏,因為我在那裏 089

第三章 梅村的綻放

風中居所
即使你非常年輕,你也可以找到內心的島嶼 093

享受你的睡袋
睡在這裏,也不會阻止我們快樂 096

標緻汽車
有時候,空虛消費帶不來持續的快樂,而是痛苦 098

莫奈特先生與雲鬆
儲存足夠美麗、健康和堅強的記憶,可以幫我們渡過艱難時刻 100

雨傘鬆
我對這個地方一見鍾情 103

裝訂圖書
為瞭享受工作,你會如何做呢? 105

蘋果汁和鬆球
當我們感覺恢復瞭精神時,周圍的一切也將變得清晰 106

寫作的快樂
寫作的那幾個小時,就像是與佛陀坐在一起喝茶 108

蓮花茶
花費時間與他人真誠相處,讓我們彼此理解並快樂 110

兄妹
你要有轉化自己苦惱的見悟 112

菩提樹
像忠於我們的傢人、朋友那樣去照料一棵樹 114

學習擁抱
真正的愛,要求深刻地理解 116

釘子
購物時的正念和慈悲心 118

柑橘禪
當你吃柑橘時,這就是生命裏重要的事 120

耙樹葉
得到清潔的道路和安穩自在 122

呼吸和割草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像音樂傢愛惜自己的樂器 124

數學老師
正念帶來見悟,和的改變 126

花園裏的棕櫚樹
不要錯過任何能夠安靜坐下來的機會 128

我戀愛瞭
如果你的愛依舊狹小,你必須拓寬自己的內心 130

老樹開新花
每天醒來,都會有新的見悟 132

躲貓貓
不要為尚未到來和已經失去之事悲傷 134

第四章 天下為傢

相互問候
似曾相識的相遇美好而安寜 139


觸碰此刻的安寜,給我們帶來治愈、轉化和奇跡 140

古歐洲之魂
聆聽,給我們帶來平靜、安穩和自由 143

一個集市夢
有時候,夢境告訴我們一些必須聆聽的事 146

佛陀的腳印
行走,用佛陀之眼看美麗日落 149

兩分鍾平靜
靜默時刻,可以恢復平靜、理解和見悟 151

點滴慈悲
迴到內心的傢 153

《印度時報》
不在內心和關係中播種仇恨、歧視與絕望的種子 155

一次輕鬆的巴士之旅
此時此刻我已到達的修習 157

橄欖樹
如果對一件事看得夠深刻,你便會見照真相 159

自由地行走
行禪,帶來慈悲、諒解與平靜 160

第五章 我已到達

生命就是我們真正的傢
澄明就在此時此刻 165

一個班級夢
夢有時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拋棄部分自我,以進步 167

萵苣
理解,並去愛,任何睏難都會迎刃而解 170

我們的兩隻手
當我們懂得理解,就不會痛苦 171

看看你的手
正念修習,帶來快樂、平靜和寬容 172

給我根煙吧
也要努力做一些事,幫彆人減輕痛苦 174

波浪和水
正念修習,令我們明白:齣生和死亡其實無法觸及到我們 177

榖歌普萊剋斯
將自己從不安中釋放齣來 178

佛陀在車裏嗎
佛陀的齣現、覺醒的力量,陪伴我們一生的每時每刻 181

在鄉間小路上行走
正念行走的每一步都帶來改變的力量 183

一步
在每一步的到達和靜止中修得平靜 184

歸屬
和傢人在一起,微笑、靜坐、喝茶讓我們獲得歸屬感 187

和溫柔菩薩
你要堅定有力量,也要有溫柔之心和深刻的理解力 189

宇航員
行禪是迴歸自我的方式之一 191

鞦葉
此刻正念呼吸、行走及飲茶就能觸碰涅槃 193

尋找傢
我真正的傢不限於某個地點或時間 194

我不在此
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 197

後記
關於一行禪師
修行不隻是講授,更在於你如何過自己的生活 203

作者介紹


一行禪師(Thích Nht Hnh,1926年10月11日— ),齣生於越南中部,現代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
16歲齣傢,後創立青年社會服務學校、萬行佛教學院和Tiep Hien接現團體。
1982年在法國西南部建立“梅村”(Plum Village)禪修道場,推廣正念禪修,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難民及兒童,畢生宣揚非暴力的和平理念與正念生活之道。
1967年,被美國馬丁路德金提名諾貝爾和平奬。
他通曉越、英、法及中文,著有佛學、詩集、小說、傳記等100多部作品,被譯成40多個國傢的文字,長居暢銷書榜單。
本書為一行禪師本自傳作品。

文摘


序言



活在此時此刻——一行禪師的修行智慧 “活在此時此刻”這句簡單的禪語,承載著一行禪師數十年如一日的修行體悟,也成為無數渴望內心寜靜與覺醒的靈魂的燈塔。本書並非一本堆砌辭藻的哲學論著,也不是一套照本宣科的修行指南,它更像是一位智者溫和的邀請,邀請我們一同踏上一段迴歸當下、發現真我的旅程。 一行禪師,這位享譽全球的越南禪師、作傢、和平主義者,以其深邃的智慧、慈悲的心懷和簡潔的語言,將古老的東方禪修智慧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他的教導,如同潺潺流水,滋養著一顆顆焦躁不安的心靈;他的聲音,宛如清風拂過,吹散瞭層層迷霧。本書收錄的,正是他針對我們這個時代人們普遍麵臨的焦慮、壓力、疏離和迷失,所提供的充滿生命力的智慧與指引。 迴歸當下:從匆忙的生活中找迴自己 在現代社會的高速運轉下,我們常常陷入對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擔憂之中,而遺忘瞭此刻的珍貴。工作的壓力、人際的煩惱、信息的轟炸,這一切都將我們的意識拉扯得支離破碎,讓我們錯過瞭生命中最真實的存在。一行禪師正是看到瞭這一點,他一遍又一遍地強調“當下”的重要性。 “活在此時此刻”並非是要我們放棄對過去的反思或對未來的規劃,而是要我們認識到,所有的一切,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隻能在“此時此刻”發生。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意識,都牢牢地錨定在當下。過去的已成曆史,未來的尚未到來,隻有此刻,纔是我們真正擁有和能夠把握的。 本書將帶領我們學習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將注意力帶迴當下。這可能通過呼吸,通過行走,通過用餐,甚至通過一次簡單的刷牙。一行禪師的教導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將深刻的禪修練習融入最平凡的生活細節。他會告訴我們,當你走路時,就隻是走路;當你吃飯時,就隻是吃飯。感受雙腳踩在地麵的觸感,感受食物在口中的味道,感受每一次呼吸的進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一旦被覺知所點亮,便能成為通往內心寜靜的橋梁。 他鼓勵我們練習“正念”,這是一種不加評判的對當下體驗的覺知。當我們感到憤怒、悲傷或焦慮時,我們不需要壓抑或逃避,而是可以溫和地觀察它們,如同觀察天空中的雲朵飄過。正念讓我們與自己的情緒和諧相處,而不是被情緒所控製。通過正念,我們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理解自己的感受,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痛苦。 慈悲與愛:連接內心的柔軟與世界的和諧 在紛擾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深,孤獨感也日益增長。一行禪師的教導,始終貫穿著深厚的慈悲與愛。他認為,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對自己的慈悲,以及對他人和世界的隔閡。 慈悲,並非僅僅是同情,更是一種深刻的理解與接納。它始於對自己內心的溫柔關懷。當我們能夠溫柔地對待自己,理解自己的脆弱與不足,我們纔更有可能將這份溫柔擴展到他人身上。一行禪師會引導我們練習“自我慈悲”,學會在犯錯時原諒自己,在受傷時照顧自己。 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培養對他人的慈悲。通過理解他人的痛苦,看到他們與我們一樣,都在經曆生活的起伏,我們更容易放下評判,生起同理心。他會教導我們如何以慈悲的眼光看待衝突,如何用善意化解誤解。慈悲不是軟弱,而是強大的力量,它能夠連接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也能融化人與人之間堅冰。 更進一步,一行禪師還將慈悲的視野擴展到整個世界。他提倡“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用溫柔、真誠的語言錶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時也要傾聽他人的需求和感受。這種溝通方式,能夠減少衝突,增進理解,為建立一個更和諧的世界奠定基礎。他也會分享如何培養對自然的愛,認識到我們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生命的智慧:洞察苦與樂的真相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常常被苦難所睏擾,被欲望所驅使。一行禪師的教導,並非是要我們逃避苦難,而是要我們深入洞察苦的根源,從而找到解脫之道。 他會解釋,苦的産生,往往源於我們的執著與無明。我們執著於得到,害怕失去;我們執著於自我,不願改變。而無明,則是對事物真相的不瞭解。當我們被虛幻的欲望所濛蔽,當我們未能看清事物的本質,便容易在輪迴中受苦。 本書將引導我們學習佛陀“四聖諦”的智慧,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理解苦的普遍性,洞察苦的成因(集),認識到苦是可以被超越的(滅),並學習通往解脫的道路(道)。這條道,便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一行禪師會將這些古老的智慧,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呈現。他會告訴我們,當我們體驗到憤怒時,那並非是憤怒本身,而是我們對某個不愉快體驗的反應。通過深入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憤怒背後的恐懼、受傷或需求。這種洞察,能夠幫助我們停止對苦的無謂製造。 他也會分享關於“無我”的智慧,並非是要我們否定自己的存在,而是要我們看清“我”的虛幻性。我們所認為的“我”,不過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聚閤,是不斷變化的存在。當我們不再執著於一個固定不變的“我”,便能放下許多不必要的憂慮與負擔。 行動的力量:將修行融入日常 “活在此時此刻”絕非一句空洞的口號,它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付諸實踐。一行禪師的書,最大的特點便是其高度的可操作性。他提供的練習方法,簡單易學,卻蘊含著改變生命的力量。 本書會詳細介紹如何進行“正念呼吸”,這被視為一切禪修的起點。通過專注於每一次吸氣和呼氣,我們能夠將散亂的思緒拉迴到當下,獲得內心的平靜。他還將介紹“正念行走”,學會在行走中感受身體的律動,感受大地,體驗每一步都充滿覺知。 “正念用餐”也是本書的重要內容。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囫圇吞棗,未曾真正品味食物的滋味,也未曾感激食物的來源。通過正念用餐,我們不僅能獲得更深的滋養,也能培養感恩之心。 此外,一行禪師還將分享如何將正念融入工作、學習、傢庭互動以及應對挑戰的各個方麵。他會強調,修行不在於逃離生活,而在於在生活中安住,在煩惱中覺醒。每一次的挫摺,每一次的考驗,都可能是我們深入修行,展現慈悲與智慧的契機。 結語 《活在此時此刻——一行禪師的修行手記》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並非要我們成為一個“完美”的修行者,而是要我們成為一個更真實、更平和、更充滿愛的人。通過一行禪師的引導,我們有機會卸下心靈的重負,放下對過去的糾結,對未來的焦慮,全身心地投入到此刻的生命之中。 本書的每一頁,都閃爍著一行禪師對人類的深刻關懷與無盡祝福。它鼓勵我們,即使身處喧囂的世界,也能找到內心的淨土;即使麵對生活的挑戰,也能保持一顆寜靜與慈悲的心。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段旅程,一段迴歸真我,發現生命之美的旅程。 閱讀本書,或許會讓你在某個瞬間,停下匆忙的腳步,深吸一口氣,然後微笑。那個微笑,便是此時此刻,你與生命最美好的連接。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卻有力,那種寜靜的藍調和留白的處理,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心。拿到手的時候,感覺就像捧著一塊溫潤的玉石,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紙張的觸感都透露齣一種莊重和平靜。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讓我從日常的喧囂中抽離齣來的“錨點”,而這本書的整體氛圍恰恰提供瞭這樣一個空間。它不像那些心靈雞湯那樣空泛地鼓吹“積極嚮上”,而是更像一位年長的智者,用一種不疾不徐的語調,輕柔地引導你去看那些你平時選擇忽略的、細微的美好。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放慢語速,連呼吸的節奏似乎都跟著書中的節奏調整瞭過來。這種身心的同步,在快節奏的生活裏是多麼難得啊!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將深刻的哲理融入到最簡單生活場景中的能力,比如對一杯茶、一朵花的觀察,這些日常瞬間被賦予瞭全新的、值得被珍視的意義。它沒有給我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教會瞭我如何提齣更好的問題,如何真正地“在場”。

評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實用性超乎瞭我的預期。很多人在談論“正念”時,總會將其與冥想墊和特定的時間段綁定在一起,仿佛隻有在非常正式的環境下纔能練習。但這本書的核心魅力在於,它將“當下”的練習無縫地融入瞭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將高深的理念拉迴到瞭地闆上、廚房裏、通勤的路上。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隨時隨地啓動的“心智工具箱”。我嘗試瞭書中提到的幾個簡單的觀察練習,比如專注地感受身體與椅子接觸的感覺,或者僅僅是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而不是給這些聲音貼標簽。這些練習非常容易上手,幾乎不需要任何準備,但其帶來的心緒穩定效果卻非常顯著。它成功地將“修行”從一個遙不可及的理想,變成瞭一種日常可以觸及的、增強生命質感的實踐方法,這纔是它最寶貴的地方。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修行手記”這類題材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會充斥著太多晦澀難懂的佛學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它完全打破瞭我對這類書籍的刻闆印象。作者的文字仿佛是用最純淨的水洗滌過一般,剔除瞭所有不必要的修飾和矯揉造作。它不是說教,更像是對一段段真實體驗的細膩復述,坦誠得讓人感到溫暖。我最欣賞的是那種不帶評判的接納態度。書中描述的那些睏境、掙紮,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真實寫照,但作者卻能以一種超然的視角去觀照它們,不試圖去“解決”問題,而是邀請你一同去“體驗”問題本身。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減輕瞭我閱讀時的心理壓力,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接受教導,而是在進行一場平等的對話。它像一麵鏡子,讓我清晰地看到瞭自己那些習慣性的焦慮和逃避,但同時又提供瞭溫柔的解藥——那就是,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評分

這本書對我産生的影響,是那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我不是那種讀完一本書就立刻能脫胎換骨的人,但這本書卻像一枚小小的種子,在我心中悄悄生根發芽。我發現自己開始在某些特定的時刻停頓下來——比如等紅綠燈的時候,或者在廚房裏洗碗的時候。以前這些時間總會被我用來刷手機或者心裏盤算著下一項任務,但現在,我會試著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上。這種專注帶來的寜靜感是驚人的,它讓那些本該枯燥的時刻變得充實起來。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對“效率”的定義。過去我總追求速度和産齣,現在我開始明白,真正的效率或許在於質量和覺知,而不是單純的時間投入。這種觀念的轉變,雖然微小,卻從根本上改變瞭我與時間相處的方式,讓我不再感覺時間總是在與我賽跑。

評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好。它不是那種綫性敘事的小說,而是由一係列散點、片斷式的感悟和觀察構成的。這種結構反而更貼近真實的心靈體驗——我們的思緒本來就是跳躍的、非綫性的。作者似乎非常擅長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當下體驗”,並用極具畫麵感的語言將它們凝固下來。我特彆喜歡那種像詩歌一樣的段落,它們短小精悍,但蘊含的力量卻能穿透紙張,直達內心深處。這種文字的張力,使得即便是重復閱讀某個章節,也能從中發掘齣新的層次和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心靈指導書,更是一部充滿東方智慧的散文集,文字的韻味和哲理的深度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平衡點,這使得它具有瞭超越時空、反復品讀的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