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经典丛书:贞观政要
定价:30.00元
作者:(唐)吴兢 撰,葛景春,张弦生 注译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48284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本书将这部的历史著作用现代的语言加以翻译。
内容提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目录
卷
论君道
论政体第二
卷第二
论任贤第三
论求谏第四
论纳谏第五
直言谏争附
卷第三
君臣鉴戒第六
论择官第七
论封建第八
卷第四
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师傅第十
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
规谏太子第十二
卷第五
论仁义第十三
论忠义第十四
论孝友第十五
论公平第十六
论诚信第十七
卷第六
论俭约第十八
论谦让第十九
论仁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语第二十二
杜谗邪第二十三
论悔过第二十四
论奢纵第二十五
论贪鄙第二十六
卷第七
崇儒学第二十七
论文史第二十八
论礼乐第二十九
卷第八
论务农第三十
论刑法第三十一
论赦令第三十二
论贡赋第三十三
辩兴亡第三十四
卷第九
论征伐第三十五
论安边第三十六
卷第十
论行幸第三十七
论畋猎第三十八
论灾祥第三十九
论慎终第四十
附录
上《贞观政要》表
《贞观政要》序
重刻《贞观政要》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唐朝历史的通俗读物,大多聚焦于宫廷的权谋斗争或是对外征战的辉煌,但《贞观政要》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切入点——它是关于“如何把一个国家治理好”的底层代码。它很少提及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聚焦于朝堂之上的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财政收支的平衡、人才的甄选与淘汰、法律条文的制定与执行的力度。书中对于“过失”的记录尤其珍贵,它没有美化任何一位帝王或大臣,而是直白地记录了他们犯下的错误以及如何从中吸取教训。这种“坦诚相待”的记录风格,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真实。它远不是一本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之作,而是一部血淋淋的、关于权力如何被驾驭和约束的实录。对我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立在深刻自我认知基础上的领导哲学,非常值得反复研读和体会。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做得相当考究,让人在阅读时感到一种庄重和舒适。特别是那些关键的引文和典故,都有清晰的注释,使得我们这些对古代典章制度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我发现,这本书中的许多策略,比如对官员的考察、对舆情的引导,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精细化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告诉我们,一个稳固的政权,绝不是靠武力镇压,而是靠一套有效且可持续的治理体系来维系的。每一次阅读,我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水平的“头脑风暴”,不同的大臣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李世民则在其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这种多元视角的碰撞,远比单向度的灌输来得更具说服力。它展现了一种成熟政治体的运作模式:允许争议,但最终必须达成共识并有效执行。读罢,感觉自己的思维框架都被拓宽了不少,不再局限于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套书时,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开始阅读的,毕竟“国学经典”这四个字听起来就有点让人望而却步。没想到,一旦进入那个节奏,就完全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它不是一本流水账式的编年史,而是以问答、讨论的形式展开,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俭朴”和“奢靡”的论述。太宗提到,国家治理的兴衰往往就在这些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奢侈浪费不仅是耗费国力,更是腐蚀人心、滋生祸患的温床。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们(或者说记录者们)的敏锐洞察力。它不仅仅教你如何做“帝王之术”,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警醒和自律。对于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追求浮华的现象,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反思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这种跨越时空的指导意义,是任何一本现代管理学书籍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这本《贞观政要》真是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对历史和治国之道感兴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书里对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徵君臣之间的对话记录得非常详尽,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耳聆听他们的谏言和论辩。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治国方略,更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逻辑和原委。比如,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史实作为佐证,让我对君民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一个英明的君主,绝不是独断专行,而是懂得如何倾听和采纳正直的批评。魏徵的直言不讳,以及太宗的虚心纳谏,形成了一种完美的互动模式,这种“良性循环”是任何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应该学习的典范。读完之后,我合上书本,心中感慨万千,感觉自己对如何做一个有远见、有担当的领导者,又前进了一大步。这种来自千年前的智慧,穿透了历史的尘埃,至今依然闪耀着光芒,实属难得。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种古代的政治论述会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满了陈旧的条文和说教,但《贞观政要》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更像是一部高质量的剧本,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李世民的雄才大略、魏徵的耿直忠诚,甚至是其他大臣之间的微妙互动,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是我处在那个位置,我会如何决策?书中对于如何选贤任能、如何防范权臣、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的论述,都带着一种极强的实操性。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而是建立在无数次实践检验之上的经验总结。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辩证性,很多问题都不是简单的是非题,而是需要权衡利弊的复杂局面,书中对此的探讨非常细致,让我体会到治理一个庞大帝国所需的智慧是多么的精妙和复杂。每次翻阅,都能在不同的章节中找到新的启发点,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