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定价:29.80元
作者:墨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640755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家教情商课》总结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的孩子。
目录
章 溺爱是一把温柔刀
爱不是无端纵容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
不要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的玩具箱里永远少一件玩具
“小病大惊”要不得
与其溺爱不如多些逆向关怀
让孩子学会分享
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
孩子总要自己学着长大
第二章 坏孩子都是妈妈打骂出来的
一句话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
不要动不动就责打孩子
盛怒之下请先离开一会儿
不做高高在上的妈妈
了解孩子内心的秘密
用鼓励的话语代替棍棒
控制让孩子的内心更灰暗
常青藤教育法:少命令、多交流
信任孩子是对他好的奖励
蹲下来,学会倾听
找出孩子无理取闹的原因
妈妈错了也要道歉
用幽默消除与孩子的代沟
第三章 每一棵小树在成才前都要剪枝
批评孩子时,不要总翻旧账
惩罚孩子,不要恐吓威胁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故意忽视”帮孩子改掉坏毛病
用情感引导代替惩罚
不要当着外人批评孩子
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科学对待孩子的故意犯错
批评孩子不妨加点“糖”
对孩子的无心错误冷处理
对待谎言,预防比惩罚更有效
第四章 把奖励写在墙上
给孩子做一只“自信罐”
赏识教育是一缕精神阳光
奖励比惩罚更有力量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给孩子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美名
别让孩子整天泡在赞美里
及时提醒孩子的自傲
不要用金钱收买孩子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第五章 奖罚得当,从家庭做起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
家庭中更要给孩子制定规则
让孩子高高兴兴做家务
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引导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让孩子知道盲目竞争要不得
作业不是用来惩罚的
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不做追分妈妈
在生活中让孩子爱上学习
第六章 为孩子准备一份心灵素食
奖罚的目的是促进心灵的成长
鼓励孩子走出自卑的阴影
善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夸奖孩子的每一次爱心行为
诚信的孩子值得奖励
向孩子传递宽恕的正能量
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荣誉
保护孩子的梦想
让家庭给孩子快乐的力量
附录 小问题奖惩妙招
孩子偷钱如何管
如何帮孩子戒掉电视瘾
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看待孩子爱玩网络游戏
帮孩子改掉乱扔东西的习惯
作者介绍
墨墨,原名石学庆,1974年生于河南,自由写作者,多家出版社抢手作者,曾游历五湖四海,纵贯大江南北,励志服务于当代人,并希望通过写作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安抚喧嚣城市中无数个躁郁的灵魂。其作品涉及励志、心理自助、经管等多方面。
文摘
序言
“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每天都在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也在不断摸索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母亲。这本书名所传达的“奖惩并施”的理念,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中,奖励与惩罚一直是伴随成长的。陌生则在于,如何在现代育儿的语境下,更科学、更有效地运用这一理念,而不至于走向极端,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超越传统观念的视角。它会不会探讨,有时候,“惩罚”并非一定要板起脸孔,而是可以通过引导、转移注意力,甚至是幽默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什么样的“奖励”才真正能够触动孩子内心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肯定和被爱,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的物质激励?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否会分享一些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踩坑”经历,以及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这本书会不会还涉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耳目一新的启发,让我能够更灵活、更智慧地应对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难题,最终实现“爱与规则并重”的育儿目标。
评分当我看到“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这个书名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绝对不是一本讲授“鸡汤”的育儿书。它更像是一本充满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手册。在育儿的漫长旅程中,我们常常会在奖励孩子进步的喜悦和不得不惩戒他们错误行为的无奈之间摇摆。这本书名,就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矛盾与平衡。我猜想,作者在书中会深入剖析“奖励”和“惩罚”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帮助家长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来制定适宜的奖惩策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复制的“奖励”方案,比如,当孩子克服了某个小困难,或者展现了良好的品德时,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恰当的鼓励,让这种行为成为常态?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关于“惩罚”的更加智慧的引导。比如,如何避免惩罚演变成情绪发泄,如何让惩罚成为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们感到羞辱和恐惧?书中会不会探讨如何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让孩子在可预测的范围内行动?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的是一套清晰的思路,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做一个既有原则又不失温暖的好妈妈。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它不仅仅是一个标题,更像是一种宣言,一种对于现代育儿困境的深刻洞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育儿理念,有些提倡绝对的自由,有些则强调严格的纪律,而夹在中间的父母,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本书名恰恰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如何在鼓励孩子发挥潜能,享受成长乐趣的同时,也为他们设定清晰的界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猜想,作者大概率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者或者心理学家,她/他一定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奖励”和“惩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科学地运用它们。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奖励”和“惩罚”技巧,比如,如何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如何通过积极的强化来引导孩子重复优秀行为,又如何在必要时,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惩罚”措施,使其成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契机。这本书会不会还探讨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安全感和信任感中接受父母的引导?我渴望从中获得一套切实可行的育儿工具,让我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应对挑战,成为一个真正懂得“会奖会罚”的好妈妈。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自己作为母亲的日常,那些甜蜜的时刻,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他们;然而,也有无数次,因为孩子的任性、不听话,我们不得不板起脸,用一些“规则”来约束他们。这本书的标题就仿佛描绘了我们为人父母的真实写照,一半是温柔的鼓励,一半是必要的管教。我猜想,这本书大概率不会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接地气的案例分析,或者说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分享。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在“奖励”和“惩罚”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的。是怎样巧妙地运用鼓励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又是在何种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而这些措施又能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向正途,而不是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因为某件小事哭闹不止时,是应该立刻满足他的要求,还是应该坚持原则?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表现出色时,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才是最有意义的?这本书会不会还涉及到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理解父母的用意,而不是仅仅感受到被控制?我非常渴望从中找到答案,希望能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在育儿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减少迷茫和困惑。
评分读完(或者说,仅仅是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种画面:一位母亲,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鼓励着孩子探索世界;转瞬间,又变得严肃起来,用眼神或话语传递着规矩和界限。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试图探讨的是育儿中一个极其核心,也常常让家长感到纠结的问题——如何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又能让他们懂得尊重规则,承担责任。“会奖会罚”这几个字,直观地传达了一种奖惩分明的教育理念,这与当下社会上流行的“溺爱”或“过度放任”的育儿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个人认为,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离不开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约束。过度溺爱容易让孩子变得任性、缺乏感恩之心;而一味地惩罚,则可能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因此,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科学、有效、并且人性化的“奖惩”指南,那将是所有父母的福音。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奖励”的?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又或是情感上的?同样,对于“惩罚”,作者又会给出怎样的界限和建议?是体罚?还是批评?亦或是剥夺某些权利?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种更加 nuanced(细致入微)的解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