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2 9787534138232

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2 978753413823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笨鸟 土豆泥 著
图书标签:
  • 素食
  • 创意料理
  • 食谱
  • 健康饮食
  • 烹饪
  • 美食
  • 家常菜
  • 植物性饮食
  • 无肉料理
  • 厨房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末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138232
商品编码:3007763033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2

定价:29.80元

作者:笨鸟 土豆泥

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341382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1.网上*流行、*丰富的素食菜谱,不生病的美味素食。
2. 继续跟笨鸟学做菜, **次跟笨鸟学种菜。笨鸟披露15篇**蔬菜种植心得。
3. 180道四季素食菜谱,不使用肉、蛋、葱、蒜、味精、鸡精、酒,依然能做出美味佳肴。
4. 获第二届新浪大赛生活类金奖,点击率4000000!
5.《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获美食类畅销榜第二名。

读者对象
对素食感兴趣的所有人群、烹调爱好者

内容提要


对于素食的态度,笨鸟和土豆泥也曾经历从不理解到肯定,从无肉不欢到成为一个坚定的素食者的过程。在素食生活中,她们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都获益良多。本书延续了笨鸟和土豆泥崇尚自然、简单生活的处世态度,素食厨房里不用肉、蛋、葱、蒜、味精、鸡精、酒,依然可以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介绍了180道四季菜谱,包括家常素菜、滋润汤水、养人五谷、休闲零食。除了介绍做法外,还加入了笨鸟和土豆泥的烹饪小窍门、健康饮食搭配和素食养生新观念。朴实清新的文字配合精美的图片,让人看后垂涎三尺、跃跃欲试。书中还披露了15篇笨鸟DIY种菜心得,让你在都市生活中也能品味到乡村生活的乐趣。你不但可以天天吃到健康的有机新鲜蔬菜,而且还可以在劳动中寻回初的感动和快乐。 笨鸟和土豆泥的获第二届新浪大赛生活类金奖,多年来不断受到众多素食爱好者的追随和喜爱,网页点击率高达4 000 000,成为当前热门的中文美食。

目录



家常素菜
春笋炒豌豆…9
豆瓣香椿…10
豆泥海苔卷…11
豆皮苦菊苗手卷…12
剁椒砂锅莴笋…13
番茄圆白菜…14
番杏蘸酱…15
腐乳汁炖土豆…16
魔芋冻…17
凉拌芥兰荸荠…18
麻酱菠菜
(附自制芝麻酱)…19
荸荠荷兰豆…20
木耳豌豆…21
荞麦苗甜椒沙拉…22
青白双笋…23
青菜豆花…24
鲜榨菜拌海带…25
清蒸海带卷…26
四喜烤麸…27
香椿豆腐…27
红烧小萝卜…28
油泼辣子…29
滋润汤水
白玉菇春笋汤…30
板栗玉米糖水…31
凤尾竹荪汤…31
桑葚酵素果汁…32
香菇春笋汤…33
鱼腥草红枣茶…34
养人五谷
椒盐发面火烧…35
菌菇刀削面…37
麻酱花卷…38
荠菜团子…39
荠菜馄饨…40
香椿饭团…41
香椿冷面…41
雪菜蚕豆馅馄饨…42
休闲零食
拌饭芝麻海苔…44
桂花荸荠…45


家常素菜
豆豉尖椒苦瓜…47
懒人版虎皮尖椒…48
黄瓜炒花菇…49
坚果仁烧茄子…49
咖喱南瓜…50
烤麸炒黄瓜…51
烤麸小油菜…51
凉拌烤麸蕨根粉条…52
老干妈拌豆腐皮…53
凉拌苦瓜…54
凉拌土豆丝…55
西芹芦笋芒果…56
麻酱冬瓜…57
炝拌黄瓜条…58
茄子烧魔芋…59
松仁豆腐…60
松仁莴笋…60
酸辣长豆角…61
五彩有机大拌菜…62
香辣炒南瓜…63
冰镇苦瓜…64
滋润汤水
便利柠檬冰…65
醇香大麦茶…66
烤麸丝瓜汤…67
香甜玉米汁…68
薏米杏仁露…69
养人五谷
红豆薏米粥…70
莲藕莲子绿豆汤…71
藕丝绿豆薏米粥…71
青辣椒凉面…72
三合油凉面…73
双茄拌面…74
西葫芦烩年糕…75
紫米花生小粽…76
香菇黑豆咸粽…77
茴香素水饺…78
芝麻酱凉面…78
荞麦扒糕…79
西葫芦菜卷…80
休闲零食
芒果冰棍…81
桑葚果肉冰棍…82
乌梅冰棍…83


家常素菜
酸梅藕片…85
糖醋嫩姜片…86
醋熘嫩姜红薯丝…87
辣椒炒藕丁…88
荷兰豆炒藕片…89
红豆沙藕夹…90
酱烧甘露…91
烤麸炒尖椒…92
麻仁南瓜干丝…93
彩椒炒豆芽…94
酸辣甘露…95
甜辣萝卜干…96
腰果炒甘露…97
黑豆炒菜心…98
清炒佛手瓜…99
五香干丁…100
滋润汤水
什锦蔬菜汤…101
百合雪梨银耳汤…102
芸豆南瓜汤…103
莲藕山药汤…104
折耳根炖莲藕…104
养人五谷
番茄豆酱面…105
椒盐盘丝卷…106
芝麻酱糖饼…107
三黄煎饼…108
糖三角…109
改良版贴饼子…110
两碗紫米粥…111
香菇油菜素包…112
四美拌饭…113
休闲零食
红薯干…114
红豆山药泥…115


家常素菜
醋熘白菜…117
豆豉辣椒蒸芋头…118
豆豉尖椒土豆片…119
干豆角炖红蘑…120
家常烧豆腐…121
辣腐乳汁烧黄豆…122
木耳山药炒青椒…123
冬笋烧黄豆…124
香菇炖花生…125
袖珍苜蓿芽手卷…126
茶香豆腐干…127
冬瓜盅…128
黄豆烧海带…129
简易豆腐脑…130
酱拌土豆…131
椒油炝芹菜…132
咖喱土豆…133
剁椒木耳豆腐…134
麻辣萝卜丝…135
什锦素火锅…135
滋润汤水
核桃露…136
红枣银耳羹…137
黄芪大枣汤…138
精制杏仁茶…139
雪莲果甜玉米汤…140
养人五谷
过桥米线…141
黑米黑豆浆…142
红枣棒楂粥…143
栗香红豆饭…144
糯米枣泥年糕…145
山药紫米饭…146
什锦香菜水饺…147
紫米汤圆…148
烤麸盖饭…149
圆白菜炒饼…150
休闲零食
松子棒棒糖…151
桂花芸豆凉糕…152

我的半有机生活
家常素菜
红豆南瓜盅…155
酸甜樱桃萝卜…156
果汁瓜条…157
雪梨黄瓜丝…158
茴香拌黄豆…159
酱油炒黄瓜…160
辣炒飞碟西葫芦…161
凉拌茼蒿…162
麻酱茄泥…162
纳豆蔬菜沙拉…163
纳豆辣酱…164
生拌茄子…165
香菇油菜豆腐…166
枣泥姜丝苦瓜…167
五彩萝卜丁…168
滋润汤水
鲜红薯叶花生汤…169
南瓜玉米花生汤…170
紫背天葵大枣汤…171
养人五谷
扁豆焖面…172
开花馒头…173
红枣夹饼…174
麻香南瓜包…175
茄子馅包子…176
油菜泡饭…177
随心所欲吃薄荷
薄荷茶…178
薄荷冰莲子…178
薄荷柠檬苏打汽水…179
薄荷冰粥…179
薄荷饼…180

笨鸟学种菜
笨鸟学种菜(一):我的未来不是梦…183
笨鸟学种菜(二):有苗也愁长…185
笨鸟学种菜(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187
笨鸟学种菜(四):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189
笨鸟学种菜(五):我家有菜初长成…192
笨鸟学种菜(六):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193
笨鸟学种菜(七):幸福像花儿一样…195
笨鸟学种菜(八):熟能生巧,渐入佳境…197
笨鸟学种菜(九):黄瓜兄弟叫顺溜…199
笨鸟学种菜(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
笨鸟学种菜(十一):初秋的果实…203
笨鸟学种菜(十二):番茄开花,辣椒红了…205
笨鸟学种菜(十三):秋播开始,肥猫安家…207
笨鸟学种菜(十四):菜园搬家,肥虫惊魂…209
笨鸟学种菜(十五):省心不过油麦菜,给点阳光就灿烂…211

作者介绍


笨鸟和土豆泥,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成都,她们都是朝九晚五的普通工薪族。两个因素食而相识的网友因有着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联手在网络上成功打造了素食厨房,把自家厨房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搬到了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两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素食,尝试素食。

文摘





序言



烹饪的艺术与哲学:跨越食材的界限 一、引言:餐桌上的新篇章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对于“吃”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求。它关乎健康、关乎环境、关乎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饮食哲学,而是旨在探讨在更为广阔的烹饪疆域内,如何运用创意、技巧和对食材本源的理解,构建出一套既令人愉悦又富有深意的饮食体系。 我们相信,真正的烹饪大师,能够从最基础的原料中萃取出无限的可能性。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探索性的旅程,这段旅程无关乎素食、荤食或任何既定的标签,它只关乎“如何烹饪得更好”。我们将深入剖析传统烹饪的精髓,同时拥抱现代科学带来的新洞察,最终呈现出一系列旨在激发灵感、拓宽视野的烹饪实践。 二、基础的重构:理解食材的内在潜力 烹饪的起点,永远是对“物料”的深刻认识。本书的第一部分,致力于打破对常见食材的刻板印象,挖掘其隐藏的口感层次与风味潜力。 2.1 结构与转化:从分子到口感 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这个食材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这个食材如何转化”。例如,对于淀粉类食材,如何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实现从生硬到软糯、从粘稠到松散的质变?我们将详细解析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在非肉类食材中的应用,探讨焦糖化过程如何为蔬菜和谷物带来复杂度极高的风味轮廓。 水合作用的艺术: 探讨不同干燥食材(如豆类、谷物、干香菇)在不同温度和酸碱度下的吸水率和膨胀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如何影响最终菜肴的质地。 蛋白质的变性: 剖析乳制品、蛋类,乃至特定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渣)在加热、搅拌和凝固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学习如何稳定或破坏这些结构以达到理想的口感——无论是丝滑的慕斯还是富有弹性的凝块。 2.2 风味的提取与平衡:层次的堆叠 风味不是单一元素的碰撞,而是复杂交响乐的呈现。本书强调“风味提取”的技术,即如何通过最温和或最剧烈的方式,将食材的精髓释放出来。 提取物的力量: 我们将系统研究高汤(Stock)的制作哲学。这不仅包括传统的骨汤,更深入研究以蔬菜根茎、菌菇、乃至海藻为基础的“基础风味液”的制作,这些液体是构建复杂菜肴骨架的关键。 酸碱度的调控: 深入讲解酸(如醋、柑橘、发酵产物)和碱(如小苏打、草木灰提取物)在平衡、提升和固色方面的作用。如何利用精确的酸度调整,使菜肴的风味更加“明亮”和清晰。 三、技术的革新:跨越传统的边界 现代厨房工具和科学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力。本书的第二部分,重点关注如何将严谨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日常烹饪,提升效率与最终的成品质量。 3.1 温度的精确控制:慢煮与速热的辩证法 温度是烹饪的灵魂,本书倡导摆脱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转而信赖精确的数字。 低温慢煮(Sous Vide)的拓展应用: 深入探讨低温慢煮技术不仅适用于蛋白质,更可以用来“腌制”或“浸渍”蔬菜,使其在不失水、不破坏细胞结构的前提下,高效吸收风味物质。 闪蒸与快速升温: 对比传统炉灶与高温烤箱或专业喷枪(Torch)在瞬间产生脆壳或深度焦化方面的差异,学习何时该用“温柔的慢炖”,何时该用“激烈的冲击”。 3.2 质地的工程学:乳化与悬浮的秘密 许多伟大的酱汁,其奥秘在于稳定的乳化结构。本书将用清晰的图解方式,解析乳化剂(如卵磷脂、果胶、蛋白质)在水油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稳定与解构: 如何利用现代技术稳定最不稳定的酱汁(如清澈的油醋汁或浓郁的蛋黄酱),以及如何利用酶解或化学方法,有控制地“解构”食物,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口感(如泡沫、琼脂状结构等)。 四、叙事性的烹饪:摆盘与体验的设计 一道菜肴的完成,不仅在于其味道,更在于它如何被呈现和被体验。本书的第三部分关注“叙事性烹饪”,即如何将食材、技法和美学融为一体。 4.1 视觉语言:色彩、形状与空间的运用 摆盘不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一种视觉交流。我们将探讨色彩理论在食物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对比色和互补色来突出主体食材,以及如何通过留白(Negative Space)来引导食客的目光。 高度与层次: 学习构建菜肴的垂直维度,利用不同质地的食材(脆片、泥状物、液体)堆叠出清晰的层次感,使每一口都能体验到多重质地的变化。 4.2 味道的节奏:从开胃到收尾 一个完整的餐单,如同一个乐章,需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感。本书分析了如何设计一套菜单的“风味曲线”: 引入(Aperture): 以清爽、微酸或带有植物清香的菜肴开启味蕾。 高潮(Climax): 随后引入口感复杂、风味浓郁、结构厚重的菜品,达到味觉的顶点。 回落与收束(Resolution): 最后,通过平衡的甜点或清口的饮品,平稳地结束用餐体验,留下持久而美好的回味。 五、结语:无限的探索空间 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框架和一套高级工具箱,它不限制食谱的来源,而是鼓励读者将其应用到任何他们热爱的食材中。烹饪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愉悦和连接。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的结构性知识和进阶的技术,任何一位热衷于食物的探索者,都能在自己的厨房中,搭建起一座属于自己的、充满无限创意的味觉殿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和愉悦,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私藏的秘密食谱。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局限于那些我们熟知的素食食材,她大胆地引入了一些我之前从未尝试过的异域香料和不常见的豆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食材视野。每一次尝试新菜谱都像是一次小小的探险,充满了惊喜。比如她介绍的那几款用坚果和种子制作的“奶酪”替代品,口感的逼真程度和风味的层次感,真的让我这个挑剔的食客都感到惊艳。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文笔非常生活化,她会分享一些自己在烹饪过程中遇到的“小陷阱”和如何巧妙避开它们的小窍门,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比任何官方教程都要实用得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食材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关注主菜的创新,对餐后甜点和日常饮品的讲解也同样深入且富有创意。很多人做素食,常常在甜点环节就束手无策,总觉得少了牛奶和鸡蛋就无法做出令人满足的口感。然而,作者在这本书里提供的几款植物基甜点解决方案,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她巧妙地利用了牛油果、椰浆和特定的天然甜味剂,做出了口感绵密、甜度适中的慕斯和布丁,完全没有那种植物替代品常见的“怪味”。另外,关于如何用新鲜蔬果制作出有层次感的健康饮品,也有不少独到见解。这让我觉得,拥有了这本书,我不仅能搞定正餐,连招待朋友时的精致下午茶也能轻松应对了,真正实现了素食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升级。它让我意识到,素食并非牺牲,而是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探索。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阳光气息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就是个素食主义者,一直在寻找一些能让日常餐桌变得更有趣、更富创意的食谱。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那种充满热情的笔触所感染,她不仅仅是在分享菜谱,更像是在讲述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哲学。每一道菜的介绍都详尽得不得了,从食材的选择到火候的掌控,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传统食材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玩心”,比如她用不同的谷物和豆类组合出那些口感丰富、层次分明的“大餐”,完全打破了我之前对素食只能是清汤寡水的刻板印象。读着读着,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厨房里弥漫的香气,那种新鲜蔬菜和香料混合的独特味道,让人充满了对烹饪的渴望。这简直就是一本能点燃你对厨房热情的工具书,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素食烹饪技能的人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性极强,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一般、更偏向理论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那种把所有菜式胡乱堆砌在一起的食谱集,而是非常有层次地将菜品分门别类,从基础酱料的制作到复杂主食的构建,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引导。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核心烹饪技巧时的那种娓娓道来,她会深入分析不同烹饪方法对蔬菜风味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做”。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菜做出来总是差点意思——原来是火候或者调味比例上的细微差别在起作用。我尝试着按照书里介绍的方法去制作了一款用烤箱慢炖的根茎类蔬菜,那种焦糖化的甜美和食材本身的自然香气完美融合,口感上甚至比我以前吃过的肉类菜肴还要满足。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开始学着用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式去对待我的素食厨房。

评分

坦白讲,我收藏了不少素食食谱,但很多都因为装帧过于单调或者插图过于写实而失去了吸引力。但这本《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2》在视觉呈现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享受。每一道成品菜肴的照片都拍得艺术感十足,色彩的对比、光线的运用,都把食物的质感衬托得淋漓尽致,让人光是看着图片就已经食欲大开。我有个习惯,在决定尝试做某道菜之前,我会先反复欣赏它的成品图,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对“美学”的要求。而且,不同于其他食谱只是罗列步骤,这本书在每道菜的旁边都会配上作者对这道菜“灵感来源”的简短描述,这让菜肴背后的人文故事变得立体起来,我做菜时会更有代入感,仿佛在重现一份充满故事的美食。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