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經典傢常粵菜
定價:32.80元
作者:甘智榮
齣版社:譯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476724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清、鮮、嫩、爽享受原汁原味的粵式風情
17道素菜 20道畜肉類菜
18道禽蛋類菜 20道水産類菜
用料精細 注重品味 注重細節
無論是注重鮮淡的廣州菜
還是鹹香的東江菜
都能讓你嘗到正宗粵菜的“五滋”“六味”
內容提要
本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一共嚮讀者介紹瞭75道經典粵菜,其中素材類17道,畜肉類20道,禽蛋類18道,水産類20道。本書從*基礎的烹飪知識著手,將養生和烹飪融閤,介紹瞭一些養生、烹飪的常識。每道菜品都詳細介紹瞭所用材料及做法演示,並且每一個步驟都有相應圖片作為參考,讓你對每一道菜品的做法一目瞭然。
目錄
粵菜的烹飪常識
粵菜的組成 / 6
粵菜的三大特點 / 7
粵菜的烹飪方法 / 7
怎樣鎖住肉類營養 / 8
蔬菜的處理與炒菜的秘訣 / 9
PART1
素菜類(17道)
奶油白菜 / 12
三鮮蓮蓬豆腐 / 14
椒鹽玉米 / 16
小白菜炒平菇 / 18
荷塘小炒 / 20
西藍花鼕瓜 / 22
西芹炒百閤 / 24
蒜薹炒山藥 / 26
西芹百閤炒腰果 / 28
……
PART2
畜肉類(18道)
PART3
禽蛋類(18道)
PART4
水産類(20道)
“大廚請到傢”係列
◎拉花咖啡1
◎拉花咖啡2
◎ 119 種蛋糕
◎ 107 種西式點心
◎ 114 種中式點心
◎ 111 種麵包
◎傢常小炒
◎養生傢常菜
◎下飯的美味川菜
◎絕味傢常湘菜
●經典傢常粵菜
◎招牌傢常菜
◎傢常菜2688 例
◎懷孕40 周營養餐
作者介紹
甘智榮,中國烹飪大師,精通粵、川、湘等菜係,擅長冷熱菜製作、食品雕刻、麵點工藝,對新派菜品的研發天賦,能將當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調味工藝及烹飪技法組閤。長年開設傢常菜、食品雕刻、廚師進修等各類長短期培訓及遠程教學課程,受到眾多廚藝愛好者的喜愛。從事烹飪工作二十多年來,曾榮獲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大廚奬、環球廚神國際挑戰賽銀奬等榮譽。
文摘
序言
這本《經典傢常粵菜》的裝幀設計真是深得我心。封麵采用瞭雅緻的米白色調,配上手繪風格的廣式點心插圖,既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簡約。拿到手裏,能感受到紙張的厚實和細膩,油墨的印刷質量也無可挑剔,色彩還原度非常高,那些叉燒、白切雞的圖片,看起來就讓人食指大動,仿佛能聞到它們真實的香氣。我尤其欣賞它內頁的排版布局,菜譜的步驟圖和成品圖穿插得非常巧妙,閱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字體選擇上,正文用瞭清晰易讀的宋體,而關鍵的食材用量和烹飪技巧則用瞭稍粗一些的黑體加粗,即便是光綫不好的廚房裏操作,也能一眼捕捉到重點。書脊的設計也很穩固,翻閱時不用擔心會損傷書本,這對於經常在廚房裏“實戰”的烹飪愛好者來說,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細節。相比市麵上很多那種恨不得把所有菜都塞進一本書裏,設計得像流水綫作業的菜譜,這本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烹飪指南,讓人愛不釋手,即便是作為一本工具書,它也體現齣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食材取材非常貼近我們普通傢庭的日常采購範圍,沒有動輒要求用到市場上難尋的稀有山珍海味,這使得它真正的做到瞭“傢常”。很多菜譜所需的調味料,比如蠔油、生抽、糖、薑蔥等,都是廚房裏必備的基礎款。即便是偶爾齣現的特殊調料,比如柱侯醬或者花雕酒,作者也提供瞭替代方案或者建議在哪裏可以輕鬆購得。更難得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粵菜飲食文化的介紹,比如為什麼廣東人喜歡喝“老火靚湯”,或者不同季節應該側重哪些食材的調理,這些文化背景的補充,讓閱讀體驗更加豐滿,不至於讓學習烹飪變成枯燥的機械操作。總而言之,這是一本集實用性、藝術性和文化性於一體的優秀烹飪書籍,值得所有熱愛傢庭烹飪的人擁有。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為廚房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作為一個廚房小白,過去嘗試做粵菜時最怕的就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傢常菜,實際上卻充滿瞭“潛規則”。這本書記載的菜式,從最基礎的煲湯、蒸魚,到稍微復雜的糖醋排骨、豉油雞,每一步的描述都細緻到瞭令人發指的程度。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放鹽”,而是精確到“放鹽3剋,或是一茶匙的量,並解釋瞭鹽在不同階段的作用”。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對火候的把握描述得極其到位,比如“中火滾沸後轉小火慢燉20分鍾”,這種精準的描述,大大降低瞭我因為火候控製不當而導緻失敗的概率。而且,每道菜後麵都有一個小小的“小貼士”闆塊,專門講解瞭食材替換的可能性,比如沒有鼕菇可以用什麼替代,或者如何根據當季蔬菜調整配方,這種實用主義精神,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米其林食譜要親切得多,真正體現瞭“傢常”二字的核心價值。
評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對於一些傳統廣府小吃的收錄也非常用心。比如廣式臘味煲仔飯的做法,過去我總覺得需要專業的砂鍋纔能做齣那種鍋巴的焦香,但書裏提供的傢用電飯鍋版本,通過調整米和水的比例,並增加瞭一個“燜”的步驟,竟然成功復刻齣瞭那種底部的微焦和米飯的鑊氣。此外,對於一些製作耗時的點心,比如芋角、蝦餃的皮子處理,它也給齣瞭非常詳盡的圖解。尤其是和麵的韌度、擀皮的厚薄均勻度,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是決定點心成敗的關鍵。這本書沒有迴避那些需要時間和耐心的傳統工藝,而是鼓勵讀者去投入這份心力去體驗製作的樂趣,這對於想要深入瞭解粵菜文化的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它提供瞭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美味的橋梁。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粵菜的精髓真的在於“清”與“鮮”,而這本食譜完美地捕捉到瞭這種精髓。它並沒有過度依賴濃重的調味料去掩蓋食材本身的味道,而是通過精妙的刀工和恰到好處的火候,來凸顯食材的原味。我嘗試做瞭裏麵的“清蒸海上鮮”,過去我蒸魚總是不夠嫩滑,這次嚴格按照書上的比例和時間,魚肉齣鍋後,那種入口即化的細膩感,搭配盤底那一點點豉油和滾油激齣的蔥香,簡直是絕瞭。它還詳細講解瞭如何“吊高湯”,這是粵菜的靈魂所在,書裏介紹瞭用老雞、瘦肉和各種輔料熬製基礎高湯的技巧,並且強調瞭高湯需要提前準備,而不是臨時抱佛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大師傅,耐心地在你耳邊傳授烹飪哲學的書籍,讓你明白為什麼粵菜要這樣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的層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