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字汇(线装)(全六册)(名家草体写法的“字典”式工具书) 9787101098600 中

草字汇(线装)(全六册)(名家草体写法的“字典”式工具书) 9787101098600 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石梁 著
图书标签:
  • 书法
  • 草书
  • 字帖
  • 工具书
  • 字典
  • 线装书
  • 名家字帖
  • 书法练习
  • 汉字
  • 书法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8600
商品编码:30121998662
包装:线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草字汇(线装)(全六册)(名家草体写法的“字典”式工具书)

定价:780.00元

作者:(清)石梁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01098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草是中法史上一史悠久的,在法五中利於家自由和想象造,千百年散著恃的魅力。相研究,草源自,形成於代,盛行於唐宋「帖」行之,到元明以後於平淡,其然代官方民均有依照名家草真迹刻帖之,但多是按一家或家排列其成篇草作品,很少有按字字集代名家草法的「字典」式工具,而草的法好者乎是必的。清代乾隆年浙江暨文士石梁(一七六一七九六》所的《草字》,便是一部既保存自漠至明代名家草真迹,又按部首字排列方便索的秀工具。

目录


册一

册二

册三

册四

册五

册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草字汇(线装)(全六册)》—— 探寻笔墨丹青中的文化脉络 在中国浩瀚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草书以其独特的浪漫、自由与写意之美,独树一帜。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寄托思想的重要载体。然而,草书的辨识度历来是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面临的挑战。繁复的笔画、连绵的笔势,往往让初学者望而却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草字汇(线装)(全六册)》应运而生,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寻常的字典,而是一部融汇了深厚学养与精湛技艺的“字典”式工具书,旨在为读者推开一扇通往草书世界的大门,引领大家深入探寻笔墨丹青中流淌的文化脉络。 本书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其“名家草体写法的‘字典’式工具书”的定位上。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汉字及其草书写法,而是精选了历代名家在草书创作中的经典范例,以一种考究、系统的方式呈现。这意味着,读者在这部巨著中看到的,不是孤立的字形,而是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个性和艺术风格的鲜活笔墨。每一幅草书字例,都凝聚着书家多年的功力与对汉字精神的深刻理解,是他们胸中丘壑、腕底乾坤的生动展现。通过对这些名家手迹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草书的基本笔法和结体规律,更能体会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与神韵,感受古人笔下万千气象。 《草字汇》全书分为六册,装帧采用传统的线装形式,更添一份古朴典雅之韵。线装书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书籍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在物理上承载着文字,更蕴含着一种仪式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敬意。这种装帧方式本身就与书中内容所体现的传统书法艺术相得益彰,让读者在翻阅之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六册的篇幅,也足以容纳丰富的字汇和详尽的讲解,保证了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让读者能够系统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作为一本“字典”式工具书,其最核心的功能便是提供清晰、准确的草书字汇。本书收录的字汇量庞大,涵盖了常用汉字和部分生僻字,并针对每一个汉字,提供了多种名家草书的写法。这些写法并非随意拼凑,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力求能够代表该字草书演变的典型脉络,以及不同风格流派的特色。对于每一个字,本书都可能配有相应的释义、演变过程简述,或是与该字相关的文化典故,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立体和深入。例如,对于一个“书”字,读者可能可以看到王羲之的飘逸,怀素的狂放,还是黄庭坚的奇崛,并通过对比,深刻理解同一字在不同时代、不同书家笔下的生命力。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草书辨识的详尽解析。草书最大的难点在于其高度的连绵性和符号化,这使得即使是熟识楷书的人,在面对草书时也可能感到困惑。《草字汇》并非将问题丢给读者,而是着力于提供破解之道。它或许会通过拆解笔画、分析结构、追溯字源等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草字的点画、连笔、省笔以及形变背后的逻辑。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读者能够逐步掌握识别草字的基本方法,从“看天书”到“读懂字”,实现质的飞跃。这种“字典”式的梳理,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字形,更是为了传授一种理解和运用草书的思维方式。 此外,作为一本“名家草体写法”的汇编,《草字汇》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的缩影。书中收录的名家,无一不是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家。从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到唐代的张旭、怀素,再到宋代的黄庭坚、苏轼,乃至明清的书法大家,他们的墨迹都蕴含着各自独特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通过对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草书的品鉴和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草书艺术的丰富多彩,更能从中窥见中国文人气质、审美情趣以及时代变迁的痕迹。这使得《草字汇》超越了一般工具书的范畴,成为了一部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的文化瑰宝。 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贡献。在当下,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许多传统技艺和知识,如果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传播,可能会逐渐湮没。《草字汇》以其严谨的态度和对名家艺术的尊重,将宝贵的草书遗产进行系统性地呈现,为当代书法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部权威、可靠的学习范本。它帮助我们重新连接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让这份珍贵的文化基因得以延续和发扬。 总而言之,《草字汇(线装)(全六册)》是一部集实用性、学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它以精选的名家草体范例为基础,辅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读者提供了一条便捷而高效的草书学习之路。无论是希望提升书法技艺的业余爱好者,还是致力于书法研究的学者,亦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都能在这部巨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它不仅是一部“字典”,更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触摸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笔墨在纸上跳跃所蕴含的无穷生命力。它是一次关于汉字之美、笔墨之韵的深度探索,一次对中国文化基因的珍视与传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虽然是传统线装,但整体的清晰度非常高,这对于临摹至关重要。有时候买到的古籍影印本,字迹模糊不清,影响学习效果。但这套书在影印和制版的细节上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细微的飞白和墨色的浓淡变化,都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就像是把名家的手稿直接放在你面前供你参详一样。我尤其喜欢看那些笔画交叉、连带在一起的地方,通过清晰的图像,能更好地理解书家是如何做到既有气势又不失规范的。它无疑是书法爱好者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压舱石。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有些被它的装帧和厚重感所震撼。线装古籍的质感,在如今这个电子时代,显得尤为珍贵。翻开书页,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触感,一下子就能把你的心绪沉淀下来。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在字形结构上的解析。以前学草书,很多时候是靠“感觉”和模仿,但这本书显然是想把“感觉”转化为“理智”。它把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不同书家的偏好都梳理得井井有条。这对于想要形成自己草书风格的学者来说,简直是提供了无限的参考系。它不是强迫你模仿某一家,而是让你在众多的优秀范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径。

评分

这本《草字汇》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对传统书法,尤其是草书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寻宝图。我一直觉得,草书那种行云流水的韵味,是其他任何字体都无法比拟的,但真正的难点就在于,很多草书的写法千变万化,一不小心就会写得面目全非。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和规范的草书“字典”。我拿着它,对照着自己的练习,能清晰地看到名家们是如何处理每一个笔画的转折和提按的。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字帖,而是更像一本深入解析草书“基因”的工具书。

评分

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工具性”上的深度挖掘。很多书法字典只收录常用字,但对于一些生僻字或者在古籍中频繁出现的特定写法,往往语焉不详。但《草字汇》似乎更下足了功夫去搜罗那些经典中的经典范例。我前段时间在研究宋代的某些文献时,遇到几个难以辨认的连笔草字,拿市面上一些普通草书字典比对,完全找不到头绪。后来翻阅这套书,居然在那浩如烟海的字例中,找到了几个非常接近的写法,让我豁然开朗。这说明编纂者在内容上的考据是下了血本的,它不仅仅是收录字形,更像是在整理书法史上的某个阶段的视觉语言。

评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也许会显得有些“高深”,因为它涉及了大量的草书变化和书家风格的细微差异,这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精妙。但对于有一定功底,想要从“会写”到“写好”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提升阶梯。我个人是把它当作案头常备的参考书,每写完一页小楷或行书,我都会翻阅一下草书的某些篇章,对比一下线条的提炼和韵味的收放。这种跨越书体的审视,反而能让我对笔墨的控制更有全局观。它强迫你思考,同样的“力道”,在不同的字体表现形式下,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