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淮南子
:48.00元
作者: 刘安;陈广忠 校; 许慎 注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32582792
字数:
页码:55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陈广忠先生研究《淮南子》三十多年,此书稿为多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对现存较早的《淮南子》北宋本进行点校本,北宋本为许慎、高诱两家注之残卷,此次用作对校的有明《道藏》本、清《道藏辑要》本。用作参校的有明刘绩《补注》本、明朱东光本、明黄锡禧本,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庄逵吉本等,并参考古今中外数十种《淮南子》研究资料,精心校勘而成。力在为读者提供一部新的《淮南子》研究读本。
内容提要
《淮南子》由西汉刘安及其门下宾客编撰而成。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二十一篇,是书“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为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无所不载”。书中思想是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又混有法家、儒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为杂家著作。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广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学、诗词格律、古代汉语等课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35年。已出版主要专著25部(独著21部,合著4部)。主要有:《淮南子译注》(1990)、《刘安评传》(1996)、《淮南子科技思想》(2001)、《淮南子斠诠》(2008)、《淮南子研究书目》(2011)、《淮南子精华》(2010,主编)、《全本全注全译淮南子》(2012)、《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淮南子》(2015)、《淮南鸿烈解》(2013,校理)、《淮南文集》(2014)、《两淮文化》(1996)、《淮河传》(2009)、《韵镜通释》(2004)、《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2004,合作)、《古典文献学》(2006,合作)、《全国高考语文诗词曲文言文解题指要》(2015)等,并发表论文80余篇。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万物归宗鉴》的时候,我本以为又是一本枯燥的古代哲学汇编,没想到它竟然能把那么深奥的概念讲得如此生动有趣。作者在论述人与社会关系时,采用了大量的寓言和历史典故,仿佛在听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既有说服力又不失亲切感。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它对于“名实相符”的探讨,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时代,这本书无疑是一剂清醒剂。它教人如何洞察事物的本质,不被浮华的表象所迷惑。书中对古代政治伦理的分析,也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洞察力,那些关于权力制衡、贤能任用的讨论,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也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喜欢它那种不偏不倚的叙事风格,既不盲目歌颂,也不肆意贬低,而是力求呈现一个完整的、充满张力的历史画面。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拿到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让人不敢轻易合上。这本书简直是社科研究者的案头必备,也是对古代智慧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的绝佳入门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对古代的军事谋略类书籍一向敬而远之,觉得太过冰冷和功利,但这本《兵法存要》却让我彻底改观。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兵”与“德”紧密结合起来。作者反复强调,真正的胜利源于人心所向,而非单纯的武力强盛。书中对阵法、地形的分析固然精妙绝伦,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对将领心性的刻画和培养的重视。那种“将帅之才,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高”的境界,展现了一种极高层次的战略智慧。我尤其喜欢它用“水”来比喻军队的流动性和适应性,那种柔中克刚、因势利导的哲学思想,让人在学习军事策略的同时,也领悟了为人处世的柔韧之道。这本书的语言行文简洁有力,没有一句废话,直击核心,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感觉思路也变得格外清晰。它不仅是军事指导,更是一部关于领导力和危机管理的教科书。
评分这部《养生至简诀》简直是我今年遇到的最实用、最温和的“心灵按摩师”。在如今这个焦虑横行的时代,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回归本源的健康哲学。它没有推销那些复杂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养生秘方,反而强调“顺应四时,不逆生机”的基础原则。作者对人体经络和脏腑的描述,不是生硬的解剖学,而是充满诗意的生命能量流动图景。我尝试着书中提到的几个关于呼吸和冥想的小方法,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睡眠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精神也变得更加平和。它教会我的更重要的东西是“知足”,知道什么该进,什么该退,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放开。这种对生命节奏的精准把握,是任何现代健康App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的文字如清泉般润泽,读起来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被接纳,让人重新拾起了对自我身体的尊重和关爱。
评分这部《山海秘闻录》彻底颠覆了我对古代地理和神话的认知!它不只是简单的地名罗列或者怪力乱数的记载,而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地理史诗。作者似乎拥有绘制“活地图”的能力,每当他描述一处奇山异水,我眼前立刻浮现出清晰、立体,甚至带着古老气息的画面。书中的异兽描绘尤其精彩,那些光怪陆离的生物,不仅仅是想象力的产物,更像是古代人对未知世界恐惧与敬畏的具象化。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九域”划分的部分,它展现了一种早期文明试图构建世界秩序的宏大愿景,那种将已知与未知、人间与彼岸巧妙缝合的叙事技巧,实在高明。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对照着现代地图默默揣摩,那种跨越时空的对照感非常奇妙。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极具画面感和探索欲的作品,它激发了我对古代博物学和地域文化探索的浓厚兴趣,让人读后仿佛完成了一次史诗般的探险之旅。
评分最近翻开的这本《天地玄黄录》,真叫一个大开眼界!作者的笔力简直是鬼斧神工,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宏大磅礴的宇宙图景。我尤其欣赏它对“气”的理解,那种融贯阴阳、化生万物的阐述,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带着一种古老的生命力和哲思。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化作一缕轻烟,在星辰间穿梭,感受着天地初开时的洪荒之力。书中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细致入微,从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到山川河流的脉络走向,无不蕴含着深邃的规律。特别是关于“道法自然”的论述,让我对现代社会中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有了全新的审视。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并非在于征服自然,而在于顺应和融入。这本书的文字古奥却又不失灵动,每一次的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内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藏。它不是一本让你快速翻阅的小说,而是一部需要你沉下心来,与古人对话的典籍。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古代士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