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拯救食欲的家常主食
定价:25.00元
作者:瑞雅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552541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喷香软糯香篇
让饭更香的小技巧 2
饭
四季豆大饭 3
蔬菜火腿蛋饭 4
菠萝鱼蛋炒饭 6
穆洛饭 8
菜叶腊肠焖饭 10
话梅茶泡饭 12
土豆香肠丁焖饭 13
咖喱鸡腿丁盖饭 14
肉末酸豆角盖饭 16
鲜蔬肥牛盖饭 17
照烧鸡腿饭 18
鱼香茄子盖饭 20
五彩虾仁炒饭 22
辣白菜蛋炒饭 24
咖喱饭 26
牛肉鸡蛋炒饭 28
肉末茄子饭 29
肉末蒜薹炒饭 30
鸡丁酸菜饭 32
粥品
白菜粥 34
养血利胃粥 35
人参蜂蜜粥 36
核桃仁粥 38
鲍香小粥 40
虾仁油菜粥 42
、线
什锦烩 43
家常凉拌鸡丝线 44
凉、河
川北凉 46
鸡蛋鲜虾炒河 47
韭菜鸡蛋炒河 48
年糕
虾炒年糕 50
菠菜春笋炒年糕 51
香辣虾炒年糕 52
枸杞桂花年糕 54
海苔烤年糕 56
红火辣炒年糕 58
粽子
梅干菜五花肉粽 60
花生粽子 61
金丝小枣粽子 62
汤圆
鸡蛋菠菜汤圆 64
醪糟汤圆 65
原味黑芝麻汤圆 66
寿
青花鱼片寿 68
爱心寿 69
葱丝三文鱼寿 70
作者介绍
瑞雅,一个专业从事生活类图书的策划团队,由来自各知名院校和各大出版社的策划、文案、美术、摄影等专业人士组成,多年来创作出大量高品质、高的图书,得到业内一致好评。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购买这类烹饪书籍时,最怕的就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堆砌。我更喜欢那种实战性极强的指南,而这本书完全符合我的期待。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美食评论家口吻,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语气亲切的长辈在厨房里手把手地教你。里面的步骤分解得非常细致,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食材选择上的独到见解。比如,在处理一些基础的粗粮主食时,她会详细对比不同产地的小麦粉或玉米面的特性,告诉你哪种更适合做松软的口感,哪种更适合做筋道的面皮。这种对原料本味的尊重和深入理解,是很多食谱所缺失的。我尝试了其中一个用糙米和藜麦混合制作的“能量饭团”,原本以为口感会很粗粝,结果却出乎意料地和谐,既有饱腹感,又带着天然的回甘。更重要的是,书中非常注重“效率”。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本书里有很多可以提前准备的“半成品”方案,比如提前熬制好的高汤底,或者预先腌制好的调味酱,这些小技巧极大地缩短了日常做饭的时间,让我在下班后也能轻松享受一顿丰盛的主食大餐。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绝对是五星好评!如今很多食谱为了追求“高大上”,照片拍得光影复杂,让人看不清食物的真实质感,或者干脆用一些夸张的装饰来掩盖食物本身的平庸。但这本《拯救食欲的家常主食》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的摄影风格非常朴实、温暖,色调柔和,完全就是家里厨房灯光下的真实效果。每一道主食,无论是蒸的、煮的、还是烤的,都展现出一种“可触可及”的质感。我尤其喜欢那些穿插在步骤之间的“小贴士”插画,它们用手绘的可爱图案来解释一些烹饪原理,比如面团发酵时的状态,或者油水混合时的乳化过程,这些生动的视觉辅助,比枯燥的文字说明要有效得多。对我来说,烹饪本身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而这本书的整体阅读体验,就好像是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下午茶。它不要求你做到米其林级别,而是鼓励你享受从揉面到出炉的每一个细微过程,这种对过程的关注,恰恰是“拯救”我这种被快节奏生活折磨的“食欲”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发现,很多食谱在谈论主食时,总是将其视为“配角”,是用来填饱肚子的载体,而其本身的调味和风味往往被忽略。这本书的格局显然高出不止一个层次。它真正把“主食”提升到了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地位。它探讨的不仅仅是“怎么做饱”,更是“怎么做好吃”。其中关于“发酵”技术的探讨,令我受益匪浅。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在家中培养和维护自己的酵母菌种,用天然酵母来制作面包和饼干,那种带着微酸和复杂层次感的风味,是任何商业酵母都无法比拟的。我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做了一个全麦酸面包,外壳酥脆,内部气孔均匀,嚼起来满口谷物的香气,配上一块黄油,那种满足感,简直可以直接作为一餐的焦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家常主食绝不应该只是“填饱肚子”的工具,它们应该是风味体验的核心。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传统碳水化合物的重新认识和热爱,让我开始主动去探索不同品种面粉带来的风味差异。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健康”与“美味”之间的矛盾。在当今这个追求低碳水、高蛋白的饮食风潮下,很多关于主食的书籍要么是极度强调低卡路里而牺牲了口感,要么就是完全放飞自我,让人吃完后罪恶感满满。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务实的解决方案。它没有完全摒弃那些让人愉悦的淀粉,而是通过引入大量的膳食纤维丰富的根茎类蔬菜,比如紫薯、山药,甚至是以豆类为基础制作面团,来巧妙地替换一部分精制谷物。比如,它介绍了一种将土豆泥混入面条制作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面条的弹性和天然甜度,还极大地提高了营养密度。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的理念非常现代和人性化:享受美食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不必为此感到内疚,只需要学会更聪明、更健康地去享受它。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拯救”我的食欲——不是通过压抑,而是通过提升和优化,让我能够心安理得、高品质地享用每一餐的主食,这种平衡感,让我对未来的烹饪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烹饪界的一股清流!我一直苦于日常三餐的重复和乏味,每次翻开食谱,不是那些光是看着就让人望而生畏的复杂菜肴,就是那些我已经吃到腻的家常便饭。这本书却不一样,它的名字里就带着一种让人安心和治愈的力量。“拯救食欲”,这四个字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买回来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里面收录的都是那些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巧妙心思的主食做法。比如,它对米饭的烹饪技巧进行了深度挖掘,从不同米的浸泡时间到水量的精确控制,再到最后焖饭时的火候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写得极其详尽,让我这个以前只会“水煮米饭”的人,第一次尝到了那种粒粒分明又糯软适中的完美口感。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面食”的创新处理,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面条、馒头的印象。它没有局限于北方面食的厚重,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的风味元素,用一些非常规的香料和配料,让简单的面团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那些温暖的香气,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你重新燃起了对“吃饱”这件事的热情,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充满了期待和创造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